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坚持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着力延伸下游产业链,是循环农业的着力点。在山东莱州,秸秆除了还田、“过腹”外,“苞米棒子”还发往海外镀金,使小秸秆身价翻倍,拉动了全市农业综合发展的大循环。

  • 标签: 大循环 秸秆 莱州 农业综合发展 高效利用 循环利用
  • 简介: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畜争粮、粮饲争地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奶、蛋、皮毛等绿色畜产品需求的增加而趋于激烈。以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草食畜牧业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农作物秸秆来源广阔,可以说取之不尽,其用途很多,是最经济有效的利用方式。

  • 标签: 草食畜牧业 绿色畜产品 耕地 人口 需求 增加
  • 简介: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作物秸杆传统利用的价值和地位也急剧下降,我们阜阳地区小麦秸杆焚烧现像尤为突出。夏收秋种之时,还是“峰烟”四起,“硝烟”弥漫,致使河南周口地区就我们阜阳地区焚烧小麦秸杆造成环境污染告到了安徽省环保局。如何搞好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寻取变废为宝的新途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 标签: 农作物秸杆 秸秆综合利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 秸杆综合利用 秸杆焚烧 阜阳地区
  • 简介:立冬过后,江苏省东海县积极引导、鼓励合作社社员变冬闲为增收,利用县域100万亩水稻产生的秸秆,采用加工机械编织草帘、草苫、草绳等草制品,销售到山东、河南、安徽及周边地区,用于大棚蔬菜、鲜切花、果树冬季的保暖,使过去无人问津的“烂稻草”,变成了“软金条”。据悉,目前东海县已拥有草帘加工机械近10万台,使30多万名社员实现了就地就业增收。

  • 标签: 东海县 草帘 秸秆 环保 加工机械 周边地区
  • 简介:9R-40型秸秆揉碎机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厂生产.是广泛用于粗饲料加工的一种新型机器。它集揉切碎和粉碎等机型之优点,可将农作物秸秆(玉米、高梁、小麦等秸秆1、牧草、藤蔓等作物茎秆揉碎成丝状段.既可以直接用于饲喂牲畜.也可以将其青贮、氨化、碱化或进行其它加工(压块、压饼)。揉碎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工作平稳、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即可用于个体加工,也可用于中小型饲养场和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帮手。

  • 标签: 农作物秸秆 揉碎 粗饲料加工 内蒙古农业大学 饲料利用率 作物茎秆
  • 简介:近几年来东北黑土地保持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为了破解玉米秸秆覆盖全量覆盖下免耕播种这个难题,由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牵头,先后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玉米秸秆全覆盖少免耕机械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了《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等行距平作栽培技术规程》,逐步实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等行距平作栽培技术模式,已经在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域推广运用。

  • 标签: 机械化栽培技术 玉米秸秆覆盖 平作 行距 内蒙古自治区 全程机械化
  • 简介: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749万亩,每年产生玉米秸秆1200万吨以上,其中20%用于燃料,10%用于还田,20%作为家畜饲料,其余一半的秸秆得不到利用,不仅资源浪费,而且对大气、河流造成污染。因此,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利用秸秆,对于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玉米秸秆 综合利用技术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应用 种植面积
  • 简介: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就业门路狭窄,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充分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可以补粮食、补地力、补效益、补就业,实现粮食秸秆并举、以秸秆带动产业、以产业提高效益、以效益促进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 标签: 农作物秸秆 农村经济
  • 简介:2003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投入5300万元用于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2007年投人3000万元,专项用于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5年来共推广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约6万台,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拥有量达到14万台,全省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1700万亩,综合利用水平达到50%,其中禁烧区达到60%,比2002年提高了30%。使每年1000多万吨秸秆直接还田,加工的700万吨饲草为100万头牛提供了充足的饲草资源,为农民增加收入10亿多元。秸秆大面积焚烧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大大减少了废气排放和环境污染,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 标签: 综合利用工作 秸秆机械化 秸秆综合利用 板块 技术推广工作 秸秆直接还田
  • 简介:临淄区地处鲁中地区东北部,是知名的高产高效农业大区。区域内常年种植玉米44.5万亩,由于旋耕解决不了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表秸秆问题,无法种植冬小麦,秋收之后,农民往往大量焚烧玉米秸秆,严重影响交通、污染环境,成为政府最头痛的难事之一。对此区委区政府每年都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成立玉米秸秆禁烧工作组,严禁焚烧玉米秸秆,但收效甚微。

  • 标签: 玉米秸秆还田 秸秆综合利用 高产高效农业 鲁中地区 污染环境 秸秆禁烧
  • 简介: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常年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1亿多亩,秸秆能源储量丰富,年总量达到4182.76万吨,2014年以来,安徽省实行了最严格的秸秆禁烧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还田机具和技术,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形成了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等其它多种方式为辅的综合利用方式,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体系和有效工作机制亦已基本确立。一、秸秆机械化还田主要特点1.面积大幅增加全省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先行措施和禁烧的重要手段,加强机具调度,注重宣传示范,效果初显。

  • 标签: 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省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秸秆综合利用 播种面积 秸秆禁烧
  • 简介: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要的技术手段是以微生物制剂为主要制剂,以当地的丰富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和豆秸等为原料,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将生物技术并辅以配套的节水灌溉技术等进行设施园艺环境改良。此技术把生物制剂和农作物秸秆充分施人土壤后,可快速形成高效有益活体菌群,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刺激作物生长,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及免疫力,有效预防和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化肥及有机肥的利用率,修复土壤,重建沃土。

  • 标签: 秸秆生物反应堆 节水灌溉技术 设施农业 农作物秸秆 微生物制剂 应用
  • 简介: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我省小麦、玉米和水稻二人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由于秸秆质地粗硬,牛、羊等牲畜的适口性差,牲畜消耗有限,其它可供利用的渠道又少。因此,农民常常把多余的秸秆丢弃在沟边、地头,有的直接在田间“一烧了之”。这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因此必须着力解决秸秆

  • 标签: 秸秆综合利用 机械化技术 牲畜 推广 小麦 农作物
  • 简介:本文从秸秆的特性及秸秆处理机理,着重阐述了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来提高秸秆的饲用价值,并介绍了几种我国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几种处理秸秆的方法。提出:在我国目前应加紧研制生产小型秸秆调制机;在有些地方建立工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大力推广应用氨化处理技术,充分利用农业秸秆发展饲料生产,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资源。农业生产可以产生出大量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应用到畜牧业生产中,是不可忽视的潜在饲料资源。目前我国的农业副产品数目可观,其中秸秆每年就有6~7亿多吨,但真正应用于畜牧业生产的却微乎甚微,大部分秸秆被废弃或被烧掉,造成极大浪费,如何利用这部分有机物质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 标签: 饲料资源 氨化处理 饲用价值 处理机理 畜牧业生产 调制方法
  • 简介:据了解,现有的秸秆热风炉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开发以生物质资源为燃料的新型高效热风炉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供热成本。本文主要研究开发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秸秆热风炉,为烘干粮食、农副产品以及工业物料提供热源;研究设计了散热式大炉膛燃烧室主热交换与蛇形热管副热交换相结合的换热形式,采用了燃料在自动链式炉排上直接梯度燃烧的结构和设计了导热温度控制系统,使秸秆颗粒、压块燃料在燃烧炉膛内充分可控燃烧,实现生物质能向热能的高效转化。

  • 标签: 链式炉排 热风炉 研究与开发 秸秆 间接 温度控制系统
  • 简介:随着大范围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生产环境大大改善,农民已不愿从事艰苦的田间人力捡拾小麦秸秆,造成小麦秸秆大量滞留田间,给秋作物种植及田间管理带来了困难。农民在小麦收获后对田间的大量秸秆往往一焚了之,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影响了交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化技术采用小麦秸秆打捆机,可一次完成田间小麦秸秆的捡拾、挤压、打捆,

  • 标签: 小麦秸秆 打捆机 技术前景 秋作物 4A型 小麦收获
  • 简介: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是将收获后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部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再根据下茬作物种植的要求应用秸秆还田机械进行埋茬,然后进行播种;秸秆还田后通过增施一定量氮肥和腐熟剂促使秸秆腐解,避免秸秆腐解与作物争氮。实施旱田秸秆还田的要配套实施适度镇压措施,实施水田秸秆还田的要在水稻栽插前使田水自然落干,以利于有害气体排放。

  • 标签: 秸秆还田机械 机械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 轮作 稻麦 有害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