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发展农机化,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农机作用的发挥,与农机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密切相关.加强高技能培养,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对保障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农机高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必须拥有大批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来管理使用.这就要求广大农机从业人员在技术上达到相应的技能标准,并了解和掌握各种先进机具的结构、性能及操作规程,才能更好地发挥机械的效能.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机从业人员已达600多万,但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还不到7%,高技能数量与农机的大量增长严重失调,成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 标签: 农机高技能 浅议农机 高技能人才培养
  • 简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只有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加快农机化发展,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是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 标签: 技能培训 新型 农民人才
  • 简介: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安排课程及组织教育教学互动的基本依据,在整个人才培养环节中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对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国家出具有指导性意见,但是没有明确的、详细的规章法则。文章针对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 标签: 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 建议
  • 简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过程中需要党建工作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创新。应当从党建思想创新、党建组织创新、党建作风创新等方面着手,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创新,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党组织工作要渗透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去,以促进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 标签: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党建工作
  • 简介:对目前产学研合作中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地方院校机械动力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建立产学研模式的必要性,对机械动力类专业的产学研培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构建了地方院校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实践表明,地方院校机械动力类专业产学研模式切实可行,为今后地方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示范作用。

  • 标签: 产学研合作 地方院校 机械动力类 培养模式
  • 简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的问题,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各门课程融会贯通,且课程教学应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建立教学实习的新模式,在实训中模拟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了解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针对性强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一技之长"。

  • 标签: 高职院校 专业技能 课程改革
  • 简介:正值三夏关键时节。6月11日上午,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农场内一派繁忙的夏收夏种景象。一声令下,几十台80马力大型拖拉机即刻启动,准确挂接农具,开出一条条笔直的沟垄,来自全国29支代表队的农机手们展开了激烈角逐,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这是由农业部主办的首届全国农机技能竞赛现场之一。

  • 标签: 技能竞赛 农机手 大型拖拉机 盐城市 江苏省 农业部
  • 简介:农民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要有大量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而且还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机从业人员。如何提高农民就业技能,推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当前及今后时期农机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标签: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农民就业 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机管理部门 从业人员
  • 简介:随着国家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逐步推行,职业鉴定工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由此也推动了我们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迅速发展.通过实践,我们感到,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面向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也是赋予农机部门的重要职能.这项工作做好了,不仅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民增收,更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机从业人员学习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 标签: 农业机械 职业技能鉴定 就业准入制度 鉴定质量 法规政策 队伍建设
  • 简介: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组通过在重庆市的实地调查,就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问题进行了调研。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将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科技服务“三农”的突出地位,围绕全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取得了“培训一个农民,致富一户家庭,促进—方发展”的良好效果。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两翼农户两年累计户均增收7900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6480元。一、发展情况和主要做法重庆是一个具有大农业、大农村背景的直辖市,农村人口1839万人,占总人口的61.7%,农业从业人口869万,占农村人口47.3%。目前,重庆市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有40.4万人(生产型人才12.4万人、经营型人才4.4万人、技能服务型人才3.6万人、技能带动型人才15.6万人和社会服务型人才4.4万人),拥有农民技术职称的人数24.46万人(农民高级技师0.15万人、技师3.76万人、助理技师6.96万人和技术员13.59万人)。2011年重庆市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比2010年的36.09万人增长了11.9%,实现了较快发展。

  • 标签: 农村人口 人才培训 实用人才 高级技师 重庆市 科技贡献率
  • 简介:文章依据《教育心理学》关于技能形成的理论,结合自己在焊接工艺一体化教学过程的体会,分析了焊接熔池的成因、特点及其对焊缝成形影响,探讨了焊接熔池控制对学生焊接技能培训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 标签: 焊接技能 培训关键 熔池控制
  • 简介:农业技能培训,具有公益性、实用性特征和信息化、社会化特点,培训示范基地作为农机化培训实训基地,在现阶段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中起着关键的核心和纽带作用。本文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具体工作来说明培训鉴定的重要性。

  • 标签: 基层职业技能 培训 鉴定 示范基地 建设工作
  • 简介: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入了新时期。该法对国家农业推广机构的性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等都做了明确的定性和部署。这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来讲,无疑是一大利好。对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农机推广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技推广队伍 人才 农业推广
  • 简介: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第一台XBL-3/5旋播机的问世,目前已发展成为年可生产旋耕机、旋播机、旋播施肥机、免耕播种机等6大系列40多种型号产品的中型企业。该企业重视技术创新,拥有变速旋耕机、多功能甩刀、小麦宽幅开沟播种装置、可调株距玉米播种装置等32项国家专利技术。

  • 标签: 技术创新 创新人才 激励 品牌 中型企业 播种装置
  • 简介:当前许多企业都面临“一流的设备、二流的管理、三流的产品”的窘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乏技术娴熟、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正是黄金时期。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尽快培养大批“能工巧匠”已势在必行。

  • 标签: 职业技能教育 模块教学 教学方式
  • 简介:农机中职教育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农机行业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关系到未来农业机械化产业的全面发展。通过深度调研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机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师资情况是制约农机中职专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提出师资队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并建议在地方本科高校设置农机中职师资专业,可结合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提高农机类中职专业的培养水平。

  • 标签: 中职教育 农机 培养现状 师资
  • 简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学科密切协调,需要教师全员参与。本文阐述了在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通过改革基础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等教学途径,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标签: 素质教育 实践教学 创新意识
  • 简介:化学的“典型性”指化学的“模型化”。中职化学具有自身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广阔性、独特性和发散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 标签: 中职化学 思维特点 创新潜能
  • 简介: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应整合各种校园文化的资源,进一步改变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的时间和内容,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从而形成一个在时间上贯通从入校到离校,内容上涵盖课堂内外的系统化的培养体系,达到创新教育从学校向社会的延伸。

  • 标签: 大学生 创新意识 培养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