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水土保持对1954—2005年黄河年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24个备选自变量因子中筛选出的由"河口镇到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水土流失治理度"和"ln‘河口镇到龙门区间年降雨量’"3个自变量组成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883,在α=0.00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该回归方程"解释"了1954—2005年黄河年沙量76.5%的变化;2)水土流失治理度能够很好地"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年沙量减少的趋势;3)当河口镇到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处于最大观测值时,水土流失治理度由0增加到50%,计算年沙量减少幅度超过20亿t/a;4)治理程度相同时,水土保持对黄河年沙量的影响是降雨量大的大于降雨量较小的。

  • 标签: 输沙量 水土保持 减沙 黄河
  • 简介:为进一步探讨森林植被对流域尺度径流和沙的影响,给黄土区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黄土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嵌套流域的聚类分析,选取地形地貌特征相似的森林流域和无林流域,对其雨季径流和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植被可以大幅度地延缓产流时间、减少小流域的暴雨洪峰流量;随着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流域雨季径流量、径流深和径流系数减少,无林流域比森林流域的雨季径流深和径流系数高5-20倍,少林流域比多林流域的雨季径流深和径流系数高2.7-2.9倍;少林流域暴雨径流沙量是多林流域的3-6倍,且前者暴雨径流沙过程线的变化比后者剧烈得多。由于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影响的复杂性和尺度依赖性,森林在区域(或大流域)尺度的水文功能评价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森林植被 流域径流 输沙 聚类分析 黄土区
  • 简介:是决定土壤侵蚀的地形因素。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的坡因子反映坡与侵蚀的关系,是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重要指标,在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保持规划中被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从坡与侵蚀的关系、坡因子算法以及坡因子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的提取3方面,系统回顾坡因子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在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坡因子存在的5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土壤侵蚀 坡长因子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为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东北黑土区流域侵蚀产沙建立宏观认识,以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区,选择不同尺度的典型流域,通过收集降水、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资料,计算不同尺度流域土壤流失量;采用流域出口量水堰和水文站径流泥沙观测资料,计算流域沙量,从而得出不同空间尺度典型流域悬移质泥沙移比(SDR)。研究区小尺度流域全年SDR为0.33,大中尺度流域SDR变化于0.005~0.365之间,平均仅0.051。本区SDR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小尺度流域雨季SDR为0.38,春季融雪侵蚀期仅为0.17;流域面积(A)和主河道比降(SLP)是影响大中尺度流域SDR的重要因素;SDR与A呈幂函数递减关系,这在丘陵漫岗区更为显著;山区的流域的SDR随SLP的增加而递增。研究成果有助于建立本区土壤侵蚀与流域产沙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沙输移比 土壤流失量 输沙量 流域面积 主河道比降 黑土区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全面推行河制的意见》后,引起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社会对河管理体制改革充满了期待。福建省于2017年2月制定出台了《福建省全面推行河制实施方案》,省、市、县、乡四级设置河办公室,走在全国前列。小流域作为一个基本的自然地理单元,对河流水系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源头一公里"的重要意义,小流域清,则江河清。本文以小流域为单元,探讨适应河制管理体制的福建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途径与对策,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

  • 标签: 河长制 生态清洁型 小流域 福建省
  • 简介:为解决固沙技术中水与肥的“瓶颈”问题,在模拟沙地中研究添加控释肥与吸水剂对固沙植物甘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控释肥对吸水剂的吸水率影响不同,各种控释肥料在沙土中分解释放速度远小于尿素;添加一定量的控释肥均可促进甘草的生长发育,表现在株高、根、侧根数、叶片发育、生物量(干质量)和对营养元素(N、P、K)的吸收等方面。因此,在固沙植物栽培中添加控释肥与吸水剂的技术是可行的,为解决固沙植物的水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甘草 高吸水树脂 控释肥料 固沙技术
  • 简介:南方红豆杉集药用、材用、观赏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其在福建野生状况分布广,自然形成历史,生长适应性广,资源来源丰富,但上世纪80年代,由于木材出口,致使80%红豆杉古大树被采伐,所以资源锐减。因其种皮透性差,休眠期,种子繁殖难度大。为了大力发展这一珍贵树种,经过反复科学试验,已经掌握了一整套培育大苗的技术

  • 标签: 种子 采集 处理 管理 大苗培育
  • 简介:本文着重探讨在茶、果园地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方种植薏苡,利用薏苡茎秆作为以草代木栽培花菇和种仁供食用、药用的前景.扩大薏苡作为经济作物又是水保植物的推广和应用的深度,达到防止水土流失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综合治理效果和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 标签: 薏苡 利用技术 效益分析 探讨
  • 简介:福建柏为我国特有树种,由于品种间优劣差异较大,影响了大面积人工造林质量。为了加快珍贵树种基地建设步伐,应大力建设福建柏优良种源基地,以实现福建柏造林良种化。本文根据白濑国有林场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福建柏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以便为全省福建柏种子园或相关树种种子园营建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 标签: 福建柏 种子园 营建技术
  • 简介:在城市周边的山地取土、取石,留下了大量破碎、裸露的山体,严重破坏了地表结构,既影响了城市周边山地的生态景观,也极易引发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对裸露山体的整治和植被恢复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岩壁修理改造利用、耕作层重建与土壤改造、人工造林适宜树种选育、人工造林配套技术、小流域综合整治等技术措施,以期为裸露山体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参考。

  • 标签: 裸露山体 整治 植被恢复
  • 简介:研发出一种高强度、多孔隙的新型"绿色生态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护坡工程建设中。采用的方法是:在护坡区填上客土,播下草种后夯实土壤,浇筑一层8~10cm厚的"生态混凝土",让土壤中萌芽的草本植物穿透多孔隙的混凝土层后,快速在护坡表面形成致密的绿色植被群,起到良好的护坡、绿化作用。

  • 标签: 多孔隙混凝土 护坡绿化 新技术应用
  • 简介:稀土废矿区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NH4^+离子,这是一批宝贵的氮素资源。根据土废矿区土壤的深入分析,采用在废矿区种植桉树、香根草、鸭拓草、宽叶雀稗等植物的方法,取得极显著的快速绿化治理效果,为稀土废矿区治理找到了一个投资省、见效快、效果好的新模式。

  • 标签: 水土流失区 稀土矿废矿区 治理方法
  • 简介:本文根据输变电工程建设沿途穿越平原、丘陵、山区等多种地貌类型,造成的水土流失沿输电线路呈离散型分布,单个面积不大,但强度较大,危害严重的特点,讨论了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并提出了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技术

  • 标签: 输变电工程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 简介:芒萁世代生活史研究表明,芒萁从孢子萌发到植株形成,需要一定的荫蔽与水湿条件,创建适宜芒萁孢子生长的遮荫与水湿条件是人工培育芒萁袋栽苗成功的关键。芒萁人工培育可釆用孢子体移植法与孢子直播法二种形式:芒萁孢子体移栽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芒萁孢子的萌发、培育,待芒萁孢子体长到2~3cm时,再移植入栽培袋内继续培育;孢子直播法则是将含芒萁孢子的水直接喷洒在苗床上,并为芒萁孢子的萌发、生长创造优越的遮荫与水湿条件,待苗床上芒萁幼孢子体长成2~3cm高的植株时,再移植入栽培袋内培育。用芒萁孢子直播法与芒萁孢子体移植法培育成功的芒萁袋栽苗,用于长汀县极强度水土流失区绿化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芒萁 有性繁殖 孢子体移植法 孢子直播法
  • 简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分类体系,并服务于研究与生产,在论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概念、分类现状基础上,依据措施实施的方式、作用和目标,并结合农艺环节,将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划分为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蓄水保墒技术、以提高土壤抗蚀力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和以增加植物覆盖为主的栽培技术3大类,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坑田、半旱式耕作、深耕翻、保墒、覆盖、深松、少耕、培肥土壤、合理配置作物、播种保苗、栽培13个亚类和等高耕作等44个型,以供参考。

  • 标签: 农业技术措施 分类 水土保持
  • 简介:切沟侵蚀作为一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现象,不仅破坏土地资源,也是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切沟侵蚀机制复杂,研究手段欠缺,切沟侵蚀研究进展缓慢。切沟侵蚀监测技术是研究切沟不同发育阶段侵蚀速率和构建切沟预报模型的基础。近年来,高精度GPS、三维激光地形测量以及RS和GIS等切沟侵蚀监测技术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高分辨率遥感的应用为较大时空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提供了可能性。世界范围的切沟侵蚀监测成果表明不同地区切沟侵蚀速率主要为0.16~15m/a。切沟侵蚀预报技术进展缓慢,现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的切沟侵蚀预报模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和卫星影像及三维激光测量等新技术,开展较大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是近期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发展趋势,而从长远来看,发展切沟发育和侵蚀的经验和机制模型、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切沟侵蚀预报是切沟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切沟 GPS 三维激光测量 监测技术 侵蚀速率 预报模型
  • 简介:选用2年生撑绿竹侧枝新萌发的茎尖进行组织诱导,丛芽苗经过继代繁殖,并筛选壮苗生根培养基以及观察不同发根时间,进行不同基质移栽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2mg/LBA和0.5mg/LNAA的激素组合在培养基上诱导成芽数达40个,诱导率为66%;丛芽苗继代增殖选用1.4mg/LBA和0.5mg/LNAA激素组合、培养时间以30d最适宜,这时芽苗长势浓绿;组培苗移植以发根时间30d为佳,移栽基质选择竹炭肥较好。

  • 标签: 撑绿竹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研究
  • 简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法制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在分析我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发布的,参比国外有关技术标准,初步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框架.

  • 标签: 标准体系建设 中国 技术标准体系 水利部 健康发展 法制建设
  • 简介:解决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是火烧后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有选择地种植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且具有开发前景的树种,是火烧迹地人工更新,加速森林植被恢复的最佳选择。为了探索森林火灾后迹地的巨尾桉造林技术,使森林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本文对淘溪小流域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扩大生产,采取合理的营林技术措施和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火烧迹地 巨尾桉 技术 效益
  • 简介:从行业自身发展情况出发,本文对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及其集成技术在包括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调度和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以及现代化农田水利建设等水利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 标签: 信息技术 水利领域 应用 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