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Aurora激酶是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Aurora激酶在多数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中均高表达,表明Aurora激酶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新靶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Aurora家族的三个成员,对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抑制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AURORA激酶 有丝分裂 AURORA激酶抑制剂 癌症治疗
  • 简介:2017年12月下旬,拜耳公司和LoxoOncology公司合作开发的口服选择性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Tropomyosin-relatedkinase,Trk)抑制Larotrectinib在美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携带NTRK融合基因的成人或儿童实体瘤。之前Larotrectinib已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认定。该事件是精准医学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也是基于精准医学设计的创新性临床试验-篮子试验(BasketTrial)的又一伟大实践。靶向NTRK融合基因

  • 标签: 小分子激 激酶抑制剂 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简介: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是一种细胞内含血红素的酶,是色氨酸降解的犬尿氨酸途径的起始和限速酶。IDO1在肿瘤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中过表达,促使恶性肿瘤从免疫监视中逃脱。IDO1抑制已经成为癌症免疫治疗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醌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显示出良好的IDO1抑制活性,本文主要概述一些新型醌类IDO1抑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抑制剂 醌类
  • 简介:酪氨酸激酶抑制(TKI)(替尼类)为一类能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物,它通过抑制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表达位置的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起到抗肿瘤的功效。本文通过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平均分子量、氢键、极性表面积和可旋转键数等变量进行类药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得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范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设计研发中。

  • 标签: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替尼类 抗肿瘤药物 类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专业文献进行综述与评估。结果及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近年来其进展迅速,上市和临床应用广泛,其抑制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可使肿瘤细胞分裂阻滞。成为研发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的重要方向。

  • 标签: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 进展 评价
  • 简介:本文通过对已有小分子库进行虚拟筛选,得到了可与BACE1活性中心Asp228、Asp32形成氢键作用的苯甲脒片段,并在其基础上,设计出了3-苯乙基苯甲脒类BACE1抑制。虽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对BACE1抑制活性较弱,但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3-苯乙基苯甲脒类化合物来提高对BACE1抑制活性。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症 BACE1抑制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苯甲脒
  • 简介: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中Raf激酶,特刊是B-Raf由于在肿瘤中的突变率高,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充的重要靶点之一。一些Raf抑制在早期临床研究中有特犀性抑制活性,显现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Raf激酶 B-RafV600E 选择性抑制剂
  • 简介:目的(Objective)结合虚拟筛选和高通量筛选,寻找Rho激酶抑制,为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Method)采用Accelrys公司DiscoveryStudio2.0软件,通过CommmonFeaturePharmacophoreGeneration模块对已知Rho激酶抑制结构进行分析,找出药效团,对化合物数据库的样品进行初筛。通过Ligandfit模块将初筛得到的先导物进行分子对接,

  • 标签: 激酶抑制剂 RHO激酶 高通量筛选 虚拟筛选 选方 心脑血管
  • 简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是一类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SGLT2抑制的研发一直致力于相对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高度选择性抑制SGLT2。然而,动物基因组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抑制肠道SGLT1也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药物靶点。Sotagliflozin是一种SGLT1/SGLT2双重抑制,具有独特的非胰岛素依赖型降糖机制,通过抑制SGLT1而减少经胃肠道入血的葡萄糖,也通过抑制SGLT2而增加葡萄糖的排出发挥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SGLT1/SGLT2双重抑制剂 Sotagliflozin 2型糖尿病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PD-1抑制联合其他方式的用药方案以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其中,治疗组19例,给予患者PD-1抑制联合其他方式治疗,常规组18例,给予患者常规抗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6个月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常规组,结果差异呈现(P<0.05),且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质量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生存率97.74%,高于对照组66.67%,结果差异呈现(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PD-1抑制联合其他方式的用药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水平,对患者治疗质量以及6个月生存质量改善均有一定帮助,可推广到临床。

  • 标签: PD-1抑制剂 联合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效果
  • 简介:血管生成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潜在靶向机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均为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多能生长因子。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的新药nintedanib,2014年10月被FDA批准上市。其作为一种作用于VEGFR、PDGFR、FGFR的小分子三联血管激酶抑制,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肝衰竭和癌症,包括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肾细胞癌等,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独特药理作用,在一系列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且安全性及耐受性均较好。

  • 标签: nintedani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肺纤维化 抗癌
  • 简介:摘要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 BTK)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成了B细胞参与或者介导的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最有前景的一个药物开发靶点。全球共有6款BTK抑制获批上市,这些药物在B细胞肿瘤临床应用上具有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还在不断开拓新的适应症。全球还有30多种BTK抑制处在各种疾病和临床实验中。未来BTK抑制临床开发的几个发展趋势:鉴于共价不可逆的抑制存在脱靶和耐药性,未来非共价可逆抑制或是重点方向;不断探索新的适应症,特别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取得突破;和肿瘤其他药物联用或细胞治疗方法联用取得比单药更好的疗效也是方向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BTK抑制药物2023年在全球销售达到129亿美元,随着新适应症和多药联用进一步打开市场,展望2030年达到235亿美元峰值也是可能实现的。中国药企在BTK抑制药物开发有着重要的贡献。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方法获得的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苯甲酰肼衍生物,通过1HNMR、13CNMR和MS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RSK2激酶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初步揭示了抑制RSK2活性的构效关系,并通过模建的RSK2氮端三维结构揭示了该系列化合物抑制RSK2的作用机制。

  • 标签: RSK2激酶抑制剂 苯甲酰肼衍生物 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 简介:CD38是一类ADPR环化酶家族的II型或III型跨膜糖蛋白。作为一种多功能信号酶,它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和细胞中。CD38在体内能够催化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H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生成具有钙动员活性的第二信使核苷酸小分子:cADPR(环腺苷二磷酸核糖)和NAADP(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等。通过作用于钙信号通路,这些Ca^2+信使小分子可以在生理条件下调控细胞内钙库钙离子的释放和外钙的内流,进而调节细胞的功能与生命活动。本论文中,采用基于配体和基于受体的虚拟筛选策略来比较野生型底物和己知抑制作为虚拟筛选第一步问询式的优劣性,并得到了结构新颖的抑制分子。采用了OpenEye公司的ROCS与EON组件对SPECS库的共216000个化合物以两类问询式进行相似性搜索,一类是天然底物包括NAADP及NAD^+,一类是抑制分子H2。相似性搜索得到化合物后,分别对每个化合物进行了结合模式分析及ADME预测等,最终购买由天然底物出发得到的17个化合物及由已有抑制出发得到的10个化合物进行测活。根据对筛选得到的分子的分子量比较、分子活性比较、结合模式比较,由抑制H2作为问询式出发更有可能得到结构新颖且活性更好的抑制

  • 标签: CD38 虚拟筛选 天然底物 非共价抑制剂
  • 简介:概述文献报道的质子泵抑制类药品的不良反应,为该类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不良反应
  • 简介: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DNA-蛋白质结构,其主要作用为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能力.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构成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种特殊反转录酶.端粒酶激活见于大多数的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而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端粒酶活性.因此认为端粒酶激活对于维持多数肿瘤组织细胞增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端粒酶也成为肿瘤化学治疗的新靶点.抑制端粒酶的策略不少,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端粒酶RNA的模板作用就是一个切入点;抑制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则可能是抑制其活性的另一手段.另外,一些可能的端粒酶抑制亦已见报道,例如,核苷类似物,蛋白激酶C抑制,细胞分化诱导剂等.尽管不少机制尚待明确,但前景依然光明.

  • 标签: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抑制剂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