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用FQ-PCR法检测HBV-DNA;用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外周血检测表明:HBV-e抗原阳性和HBV-e抗体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8.0%和45.7%,含量分别为10^7.23±2.67和10^4.56±1.47拷贝/ml;临床各组别中,急性肝炎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别(P<0.01);对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组显示:对低拷贝量(<10^6拷贝/m1)的疗效尚可.对高拷贝量(≥10^6拷贝/m1)的疗效较差;拉米夫定治疗组表明:低拷贝量组略好于高拷贝量组,前3个月疗效比较好,但从第4个月皆开始出现耐药株,在治疗1年时发生率可达22.6%。治疗结束后6个月和12个月复查结果表明:拉米夫定治疗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干扰素治疗组。结论实时FQ-PCR法可及时、准确的自动化检测出标本中拷贝数量,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明显优于RT-PCR,它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调整和疗效预期具有比较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FQ-PCR HBV DNA 治疗 干扰素 拉米夫定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法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mdr-1基因的表达,以了解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方法。结果:75例本中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37.3%(28/75),mdr-1基因平均表达量为10^4.88±1.15拷贝/ml。结论:FQ-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具有简便,准确,特异性强,可定量等优点,对化疗方法的制定,疗效的预测及考察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荧光定量检测 RT-PCR MDR-1基因 基因表达 消化系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于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应用PCR技术检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验。结果:PCR技术检出91例阳性患者,占比91.00%;ELISA技术检出83例阳性患者,占比83.00%,两种技术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p

  • 标签: 乙型肝炎 PCR ELISA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实施PCR检验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对于患者均实施PCR检验、结核分枝杆菌试验,将综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PCR检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相比于结核分枝杆菌试验更高,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PCR检验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整体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减少误诊情况。

  • 标签: PCR检验 早期诊断 肺结核 准确性
  • 简介:摘要:食品和药品的检验工作是食品药品安全性的关键部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优点有:快捷、灵敏以及操作便捷等,因此它能够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和药品的检测中。本文目的为探究PCR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PCR技术 食品 药品
  • 简介:摘 要:气溶胶传播途径被世卫组织认为是造成大面积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且封闭空间内空气流通较弱,携带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可以更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从而易导致更高的病毒感染率。开发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的一体化全自动的快速实时监测系统,将有望实现空气中病毒颗粒的高效富集和快速实时监测,遏制疫情蔓延。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环境病毒难以实时检测的问题,填补环境病毒检测领域的市场空白,而且可以促进核酸检测和气体检测设备跨行业的融合发展,催化相关技术领域的快速产业化发展。

  • 标签: 病毒气溶胶 环境检测 公共卫生 基础设施
  • 简介:摘 要:在此次疫情传播过程中,由于气溶胶颗粒可悬浮于空气中,并随空气流动扩散,因此气溶胶传播途径被世卫组织认为是造成大面积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封闭空间内空气流通较弱,携带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可以更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从而易导致更高的病毒感染率。本文讨论了气溶胶采样技术及现有PCR技术的发展水平,分析了开展病毒高效快速的检测与监控的现实可能性,解决如何在疑似高危险感染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如医院、车站、商场)空气中及早发现潜在的传染源的现实需求。

  • 标签: 病毒气溶胶 环境检测 公共卫生 基础设施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估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核酸检测试剂的分析性能及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咸宁市中心医院收集的高浓度阳性患者标本和国家卫生部临检中心和湖北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控样品,对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试剂的精密度,正确度,检测限,分析测量范围等性能参数进行性能验证和评估。 结果 高浓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中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验方法进行分组对照,将其均分为常规组(PPD检验)、研究组(PCR检验),各43例。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显著更高,与常规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

  • 标签: 肺结核 PCR检验 PPD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CR检验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本文随机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让该80例患者应用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检验法进行肺结核的早期诊断,然后再使用PCR检测法进行二次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和诊断价值。结果:应用PCR检出阳性率为85.00%,显著高于使用PPD检出阳性率为45.00%,PCR检验的AUC为(0.810±0.142)明显高于PPD检验的数值(0.520±0.1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CR检验 肺结核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在宫颈癌筛查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探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的200例宫颈癌筛查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和杂交捕获2代技术(HC-Ⅱ)检测HPV-DNA。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而判断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诊断检测出HPV-DNA阳性病患有126例,以此作为金标准。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后,HPV-DNA阳性病患有106例,诊断正确率为84.12%;经杂交捕获2代技术(HC-Ⅱ)检测后,HPV-DNA阳性病患有74例,诊断正确率为58.73%。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其诊断结果准确率高,降低误诊率,可有效筛查宫颈癌患者。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HPV-DNA 宫颈癌筛查 杂交捕获2代技术(HC-Ⅱ)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培养法、夹层杯法用于结核杆菌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攸县人民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208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肺部感染、咳嗽、咯血的患者,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后分别进行PCR、痰培养、夹层杯涂片试验技术检测,比较三种技术阳性检出率及检测时间。结果PCR技术对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40.87%,痰培养法检出率23.08%,夹层杯痰涂片法检出率19.23%;PCR技术法检出率高于夹层杯涂片法、痰培养法(P<0.05),痰培养法检出率略高于夹层杯涂片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样本进入实验室到发出报告时间,夹层杯涂片法、PCR技术明显短于痰培养法,且夹层杯涂片时间短于PCR技术(P<0.05)。结论 PCR技术、培养法、夹层杯涂片法检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价值,其中夹层杯涂片法、PCR技术检测时间短、检出率高,且夹层杯涂片法检测时间更短,但夹层杯涂片法检出率略低,故需要临床更进一步研究。

  • 标签: PCR技术 培养法 夹层杯涂片法 结核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与细胞培养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01月--2020年12月采集的2605例疑似流感样本作为课题对象,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检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法获得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胞培养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p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细胞培养 流感病毒 检测效果
  • 简介:目的:为了评价CYP2D6的基因型和表型的联系以及基因芯片在CYP2D6多基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242健康志愿者,口服dextromethorphan后收集认测定其代谢率,收集20ml血提取DNA,并通过基因特异性PCR和/(或)基因芯片分析CYP2D6*2-*11,*17和多拷贝CYP2D6基因,其中5个基因(*3,*4,*6,*7和*9)用PCR和CYD450基因芯片同时分析。结果:CYP2D6基因型比表型更富有信息和更能反映CYP2D6酶的表达。CYP2D6*3,*4,*6,*6和*9的基因检测在CYP450基因芯片和基因特异性PCR中显示高度的一致性。结论:基因芯片在检测基因多位点的多基因中是一个有发展前途和可靠的方法。

  • 标签: CYP2D6 表型 基因型 PCR 寡核苷酸微陈列杂交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474例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患者,均进行HR-HPVDNAPCR与TCT检测,观察诊断价值。结果474例患者中,有270例患者TCT结果存在异常,而通过活检显示存在72例异常者,TCT检测符合率为26.67%(72/270)。有130例(27.43%)TCT阳性并HPV阳性者患者,其中鳞状细胞癌、高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HPV、低危型HPV、HR-HPV感染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HR-HPVDNAPCR与TCT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聚合酶链反应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阴道细菌检查的80例阴道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设置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执行实时荧光PCR检查和细菌培养法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细菌检出率。结果:实时荧光PCR检验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培养法,(P

  • 标签: 实时荧光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阴道细菌检查的80例阴道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设置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执行实时荧光PCR检查和细菌培养法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细菌检出率。结果:实时荧光PCR检验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培养法,(P

  • 标签: 实时荧光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