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黄黄的虎仔,惶惶的妈咪妈咪回忆:虎仔出生后第三天就被抱到新生儿科住院了,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他是顺产,胖乎乎的,而且我的奶水来得也快,生下他后半小时医生就建议我哺乳,说是尽早开奶。看着他的小嘴一个劲地吮吸,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充满了我全身每个细胞。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科 早开奶 幸福感
  • 简介:黄疸多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以及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胆液渗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关于阳黄的治疗,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可清楚地体现出辨证施治的特点。例如:对于阳黄中湿热偏盛者用茵陈蒿汤,热盛里实者用大黄硝石汤,对于湿盛于热者用茵陈五苓散,主要是辨别湿热的轻重.给后世治疗黄疸以很大的启示。本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现将黄疸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黄疸 中医 辨证论治 大黄硝石汤 茵陈五苓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生儿出生后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发生,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症状。我科从2001年5月份开始实施婴儿抚触后,因能增快婴儿粪便排泄,明显减轻了黄疸的发生,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婴儿黄疸 婴儿抚触 减轻 生理现象 粪便排泄 临床观察
  • 作者: 李富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营山县人民医院李富由于我国二胎政策开放,新生儿的数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不论是刚刚迎接新生命降生的爸爸妈妈还是再次迎接新生儿降生的父母们,婴儿的健康成长是他们最大的希望,然而因为新出生的婴儿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较弱,可能或多或少的会发生一些异常情况,对父母来说都是牵肠挂肚十分紧张。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治愈,但病理性黄疸可以引起新生儿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发生无法估计的结局。小编通过收集资料证实,有65%以上的新生儿父母对于新生儿黄疸并不是十分清楚和了解,所以小编想带领读者们一同去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是如何发生、出现何种表现,进行什么治疗,对新生儿黄疸有着更全面的理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小婴儿黄疸的病因,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年龄32天~2.5月小婴儿黄疸5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常见的致病原因为感染,其中CMV感染占居首位,经丽科伟抗病毒,抗生素抗感染及其它对症治疗,大部分病例治愈。结论CMV感染是小婴儿黄疸最常见的病因。CMV几乎可以侵犯机体的所有器官,其中肝脏是CMV的重要靶器官,明确病因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婴儿 黄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早期发现新生儿黄疸干预管理办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我院发生新生儿黄疸20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5例新生儿黄疸病因是早产、窒息、新生儿肺炎、母乳性黄疸等。其中146例(71.2%)为高危几室新生儿,33例(16.1%)为母婴同室新生儿,26例(12.7%)为出院随访新生儿。经蓝光照射8h·d^-1,疗程3d,治愈好转率100%。结论:加强宣教,全层管理新生儿,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黄疸,干预治疗疗效好,无胆红素脑病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管理 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黄疸型肝炎的发病原因,提高诊断水平及诊治效果。方法通过对2004年11月~2007年1月未明原因的非甲非乙非丙非丁型黄疸肝炎病例入院后进一步诊断结果的回顾,了解其筛查基本方法,并参闼有关文献,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药物性肝病1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7例,急性戊型肝炎7例(包括急性戊型肝炎与自身免疫肝病并存2例),脂肪性或酒精性肝病3例;2006年8月以后普遍筛查中增添抗HEV-IGM后。发现急性戊型肝炎6例。结论对于某些初诊排除甲、乙、丙、丁型肝炎及肝硬化、肝癌、溶血性、梗阻性黄疸黄疸型肝炎,主要考虑药物性、自身免疫性、酒精性或脂肪性肝病等,亦不能排除急性戊肝。其中抗HEV-IgM比抗HEV-IgG的灵敏性要高,同时检测可提高戊肝诊断率,减少漏诊。

  • 标签: 黄疸型肝炎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黄疸新生儿脑MRI是否存在异常表现及胆红素对脑亚临床损害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9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据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分为轻度组16例(TSB0.0~229.0μmol/l),中度组49例(TSB229.0~342.0μmol/l),重度组38例(TSB≥342.0μmol/l),予头颅常规MRI检查,分析MRI结果。结果MRI异常改变有轻度5例、中度8例、重度8例。三组间胆红素值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间头颅MRI异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组与足月组胆红素值和两组间头颅MRI异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红素值低水平时脑MRI上就可能出现异常表现,提示中枢神经损害的可能。同时MRI也为无ABE临床表现的NHB患儿可能存在脑亚临床损害提供早期影像学征象,为早期在诊断、治疗﹑早期干预提供线索。

  • 标签: MRI 异常改变 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近期,有关专家观察了茵陈泽泻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用茵陈泽泻汤,药物组成:茵陈40~100g,大黄5~15g,泽泻20~30g,虎杖15g,丹参15g,板蓝根30g,白茅根30g,车前子15g,生山楂30g,金钱草30g。随症加减:呕吐加竹茹;脾虚加茯苓;谷丙转氨酶较高加五味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用法:日1剂水煎服,小儿酌减。结果显示:本组128例患者,痊愈12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

  • 标签: 茵陈泽泻汤加减 急性黄疸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乙型肝炎
  • 简介: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而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一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发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积极控制黄疸指数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指数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家庭治疗的最佳方素。方法选自我科2005年5月至2008年2月,门诊就诊符合母乳黄疸的患儿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分娩方式、治疗前经皮胆红素值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用蒙脱石散1.5g/次,5次/d,喂乳前30min用10%葡萄糖溶液10mL调均口服,同时给茵栀黄口服液5mL/次,5次/d口服。对照组用鲁米那5~8rag/(kg·d),分5次口服,同时给尼可刹米注射液100mg/(kg·d),分5次口服。结果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冶疗组为(72.36±30.12)μmol/L,对照组为(38.39±16.78)μmol/L,t=5.738P〉0.01。治愈天数,治疗组为(6.1±1.5)d,对照组为(9.2±5.5)d,t=5.927P〉0.01。结论蒙脱石散加菌栀黄口服夜组冶疗单纯性母乳性黄疽疗效优于鲁米那加尼可刹米注射组,而且是一种筒便、安全、易行、家长及小儿易接受的值得我们基层医院推广的方法。

  • 标签: 黄疸 母乳性 家庭治疗 胆红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