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嫉妒心不仅可以使人们走向歧途,而且令人内心非常矛盾,情绪极为紧张,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的功能紊乱,造成头痛、胃痛、变态心理,甚至精神失常等身心疾病。因而心胸狭窄、嫉妒心理是人们身心健康的大敌。

  • 标签: 心胸狭窄 暴躁 性格 嫉妒心理 功能紊乱 中枢神经
  • 简介:目的研究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后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管状胃组,各3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检测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24hpH值,记录接受检查的时间以及Demeester评分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查总时间、立位时间及卧位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的DeMeester总评分(22.68±32.25)分、24h酸反流次数(17.22±24.14)次、〉5min的反流持续时间(2.62±3.72)min、最长反流持续时间(24.01±33.8)min、pH〈4.00的总时间(82.11±119.17)min,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3.31±52.45)分、(66.35±87.23)次、(5.76±7.58)min、(35.51±38.02)min、(164.87±201.53)min,高于对照组的(22.68±32.25)分、(17.22±24.14)次、(2.62±3.72)min、(24.01±33.85)min、(82.11±119.17)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能够使食管癌患者在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程度减轻,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胃食管反流
  • 简介:食管癌属于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首选方法为食管切除后使用管形胃重建食管。本研究对象均为高龄残胃食管癌接受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患者,残胃是指患者过往存在胃部手术史,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大,机体健康状态一般,手术风险较大,且高龄患者心理脆弱,容易产生围手术期生理应激反应,患者担忧手术结果产生术前焦虑表现。

  • 标签: 残胃食管癌 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切除 胃部手术 生理应激反应 代食
  • 简介:最近,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们鉴定出了食管癌发生的关键因子。AndySharrocks教授以及其临床合作者YengAng博士等人利用一种新型的手段,寻找人类基因组中与该类癌细胞产生有关的分子标记。

  • 标签: 食管癌 PLOS 癌细胞产生 人类基因组 分子标记 癌发生
  • 简介:食管外科领域,胃是消化道重建的首选器官。最早期开展的是全胃代食管,近年来,开展的管状胃代食管得到了大力推广,管状胃更符合食管的解剖生理,在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比全胃更具优势。本文就管状胃在临床应用中优势、不足、存在的争议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现状 进展
  • 简介:目的探究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184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发生EGVB分为出血组(98例)和未出血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EGVB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小板计数(PLT)、门静脉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有无红色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8.8440、4.5660、7.5919、2.8720、4.3689、3.6832、3.9051、57.6919、23.0039,P〈0.05)。结论有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分级高、凝血酶原时间长、白蛋白高、PLT低、门静脉内径宽、脾静脉主干内径宽、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和有红色征是肝硬化EGVB的危险因素,对肝硬化EGVB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DCRT,观察组给予3D-CRT同步联合TP方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随访后的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25/30)、66.7%(20/30)、56.7%(17/30);对照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0.0%(18/30)、40.0%(12/30)、30.0%(9/30);观察组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毒副反应,但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均可完成治疗,耐受性良好。结论3D-CRT同步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且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毒副反应患者可以承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是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中晚期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TP方案化疗
  • 简介: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p感染率,分析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Hp感染率为44%(22/50),低于对照组的66%(3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反流性食管炎Hp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性食管炎等级越高,Hp阳性率越低。结论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呈负相关关系,Hp感染严重时,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情会减轻,所以Hp对于反流性食管炎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反流性食管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把6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方法,研究组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采用JOA评分标准对两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优21例,良4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对照组优13例,良6例,中9例,差2例,优良率为63.3%。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80.5±9.9)min,出血量(109.6±9.8)mL;对照组手术时间(145.5±20.5)min,出血量(395.2±25.5)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全身炎性反应轻、手术对腰椎稳定性负面影响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皮全脊柱内镜 精准减压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呕吐恶心、反酸、胸口烧灼感)积分及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呕吐恶心、反酸、胸部烧灼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呕吐恶心、反酸、胸部烧灼感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伊托必利 法莫替丁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全部成功通过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其中25例为Rossetti胃底折叠术,35例为Toupet胃底折叠术,40例为Nissen胃底折叠术。患者手术耗时45~210min,术中失血5~105ml,手术中未出现转开腹病例、死亡病例,围手术期无不良病症产生。手术效果确切,多数患者对抗反流手术远期效果认可高。结论重视辨识解剖标志,准确找到外科面,按照技术操作要求,是腹腔镜抗反流术成功的前提;术后,提供饮食规范指导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抗反流手术 生物补片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铝镁加混悬液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铝镁加混悬液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反流次数,患者治疗依从应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兰索拉唑 铝镁加混悬液
  • 简介:临床药师参与了一例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即参与患者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用药监护。协助临床医师确定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了用药教育与用药监护,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事实证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与分析及用药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有助于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门静脉血栓 临床药师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PC组38例与PO组32例。PC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PO组采取紫杉醇+奥沙利铂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均持续化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化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象异常、肌肉关节疼痛、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组患者消化道不适发生率低于PC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短期疗效相当,但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对患者胃肠道影响较小。

  • 标签: 食管肿瘤 紫杉醇 顺铂 奥沙利铂 疗效比较研究 药物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