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1概述1.1指南制定的方法和背景本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在近年临床研究证据及2008年学组编写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基础上,参考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AHA/ASA)发布的相关指南,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指南 美国卒中协会 血管外科学 临床研究证据 美国心脏协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狭窄支架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收治84例肺动脉狭窄行支架治疗的患者资料,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肺动脉狭窄患者经支架等相关治疗结合护理干预,62例显效,16例见效,总有效率为92.9%,均未发生并发症,76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动脉 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食管支架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30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食管支架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情况、肺功能与气促指数指标做观察比较。结果吞咽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气促指数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食管支架的应用,对改善患者吞咽情况以及其他肺功能指标等,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食管支架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全面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3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100%。结论加强腰椎管狭窄症全面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9例肾动脉狭窄行支架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效果。结果49例患者经全面的护理干预后,39例显效,9例见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1例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4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9%。结论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肾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包括男性患者26人,女性患者34人。对临床60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41个月进行跟踪回访,发现恢复优良患者有49例,良好有8例,一般有2例,无改善1例,恢复优良的患者占总患者的81.7%。结论胸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症状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诊断时应辅以影像学结果进行判断。治疗胸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中以手术减压较为常见,具体手术方法方式可根据挤压的部位以致压物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胸椎管狭窄 手术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47例患者均采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方案治疗,对照组47例患者均予以常规开胸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水平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7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清扫淋巴结相应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对比,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方案,可切实降低患者机体伤害,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强化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腔镜手术 方法 疗效
  • 简介:患者男,53岁,因“进食哽噎2月余”入院。上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黏膜欠光整,上段平T4椎体水平局限性狭窄,其上段扩张,食管下段见一线样充盈缺损(图1A),诊断为食管憩室、双食管畸形。胸部CT:食管内可见一纤细管状结构影,强化程度类似于食管壁(图1B),上段平T2椎体水平处与食管共壁,下段近贲门处与食管共壁,CT诊断为双食管畸形(管状型)。

  • 标签: 成年人 双食管畸形 管状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因进食有哽噎感半月余入院。患者自诉半月前因吃鱼后出现进食有哽噎感,后在当地卫生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仍觉咽喉部有异物感,进食时有异物阻塞感伴放射至右侧胸背部疼痛,于近10天来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伴咳黄色脓痰,有臭味,每日痰大约20ml,近3天来患者每日下午出现发热,最高温度38.2℃,持续数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遂来我院就诊,被收至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既往患者有血吸虫病史30余年,

  • 标签: 食管异物 穿孔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其发病因及机制也有了较为广泛的认识。现归纳如下,以期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病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不显著,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开放手术更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5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尿道内切开 尿道狭窄 综合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应用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469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逆行、顺行或者逆行+顺行三种途径置入安全导丝后,先使用电刀内切开输尿管狭窄段全层,再使用21F球囊扩张器扩张,留置双J管,定期复查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469例中采用逆行途径370例,顺行途径50例,顺行+逆行途径49例。术中1例因移植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内切开大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止血成功,现长期更换支架管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电刀切开术后出血5例,保守治疗成功。术后1年获随访381例,275例(72.2%)一次手术治愈;106例出现狭窄复发,其中57例行2-5次腔镜下狭窄段扩张后治愈,5例改作开放手术治愈,13例改用金属网状支架植入术治愈,17例长期定期更换双J管,8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6例行患肾切除术。结论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是安全、可靠、有效的,特别对于狭窄段较短、程度较轻和患肾功能较好的病例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电刀内切开 球囊扩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接收的疑似肾动脉狭窄患者7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肾动脉造影DSA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确诊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53例,1例误诊,2例漏诊,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4.8%、92.2%,肾动脉造影确诊48例,5例漏诊,3例误诊,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2%、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51%的确诊率为95.83%,明显高于肾动脉造影的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特点,是肾动脉狭窄患者诊断的首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动脉狭窄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进行CTA检查后,根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61例)和非高血压组(19例)。分析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均较高,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颅外血管病变与多支病变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年龄(r=1.551,P〈0.05)、高血压病(r=2.106,P〈0.05)、糖尿病(r=1.834,P〈0.05)、高血脂(r=1.996,P〈0.05)等均为脑血管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为脑动脉狭窄,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颅外血管病变,且血管狭窄重度狭窄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临床干预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二级预防。

  • 标签: 脑梗死 脑血管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形象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情况。方法选取92例疑似颈部动脉狭窄患者(184条颈动脉血管)。对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运用NASCET法与截面积法分别计算动脉狭窄程度,再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一致性。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彩超NASCET法与截面积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Kappa检验显示彩超与DSA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71)。结论彩超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是临床中用于颈动脉狭窄高危患者的重要筛查方法。

  • 标签: 颈部动脉狭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简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疗输尿管疾病的方法从开放手术往微创方向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a'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sy,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钬激光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技术、腹腔镜微创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使许多上尿路疾病患者免除了开放治疗的痛苦。但是,技术更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相应的并发症,例如医源性输尿管狭窄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医源性 危险因素 泌尿外科 经尿道输尿管镜 钬激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诊断移植肾肾动脉重度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8例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及12例中度狭窄患者彩色多普勒各项指标,包括肾动脉峰值流速(PSV)、峰值流速后比(肾主动脉PSV/叶间动脉PSV)、峰值流速前比(肾动脉主干PSV/所吻合髂动脉PSV)和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及叶间动脉加速时间(AT)。结果16例狭窄部位发生在吻合口处,4例发生在肾动脉主干;狭窄处PSV,峰值流速后比、峰值流速前比及叶间动脉AT均出现明显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能准确评价移植肾肾动脉重度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移植肾 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