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科研需要大量的试剂耗材进行支持。试剂耗材的采购与管理,直接影响到医院科研工作的开展。然而,由于医院科研部门和采购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采购流程不规范、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医院科研用试剂耗材的采购管理存在一些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医院科研试剂耗材采购与管理的研究,进一步探究方法与对策,提高医院科研试剂耗材采购与管理质量

  • 标签: 医院科研用试剂耗材 采购 管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分析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慢性病患者分析,共有200人,实施问卷调查,观察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到单因素变量有家庭人均收入、对政策的了解、对政策重要性的认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前的药物满意度、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政策宣传满意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家庭人均收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独立因素,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为了保证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需重视患者对中选药品的信任,积极降低药品采取价格,保证药品采购覆盖面的扩大,从而减少门诊就诊期间的费用,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改善。

  • 标签: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 患者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莫西沙星的带量采购品种与原研品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4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住院信息,根据所用药物分为带量采购组82例和原研组62例,统计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周期中的临床有效率,并利用决策树模型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期望成本,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经济性。结果:带量采购组和原研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71%、93.54%,原研组显著优于带量采购组;两组的平均期望成本分别为:15927.38元、17145.81元;有效率的C/E分别为194.93、183.28,原研组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带量采购组。敏感性分析支持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结论:原研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带量采购组,同时原研组具有更低的成本-效果比,相较于带量采购组具有经济学优势。

  • 标签: []莫西沙星 带量采购 社区获得性肺炎 决策树分析法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莫西沙星的带量采购品种与原研品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4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住院信息,根据所用药物分为带量采购组82例和原研组62例,统计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周期中的临床有效率,并利用决策树模型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期望成本,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经济性。结果:带量采购组和原研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71%、93.54%,原研组显著优于带量采购组;两组的平均期望成本分别为:15927.38元、17145.81元;有效率的C/E分别为194.93、183.28,原研组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带量采购组。敏感性分析支持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结论:原研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带量采购组,同时原研组具有更低的成本-效果比,相较于带量采购组具有经济学优势。

  • 标签: []莫西沙星 带量采购 社区获得性肺炎 决策树分析法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安全用药已成为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以开展口服固体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分别基于风险评估、生产要素控制以及跟踪整改等角度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流程和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质量安全 风险管理 药品生产 工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案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编制的82例病案,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份。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病案质量管理。结果 观察组病案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加强病案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病案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套科学的、严谨的、全面的管理体系,旨在确保药品的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都符合高质量标准,从而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健康。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基本概念,探究药品质量管理策略。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药品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站采血工作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将血站接收的142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7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站采血 护理质量 不良反应率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2021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实行常规的护理管理,后者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实施护理前后护理人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胸外科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药品经营企业作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主体,在实施GSP过程中,要制订出一套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识别和管控,保证管理体系的执行和经营环节的药品质量安全,达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 标签: 质量风险管理 药品经营企业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地位,是维持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质量风险管理的实践运用展开探讨与分析,对于缺乏严谨性,以及工人责任意识不高等问题,分别从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两个方面着手进行针对性处理和解决,通过做好人员、生产物料、完备软件,以及硬件生产等方面,为药品生产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 标签: 质量风险管理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实践运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环节控制管理对于供应室器械质量及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为获得以上目的结论,本研究设置两组进行效果对比,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控制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环节控制管理,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消毒供应室器械,对照组选取时间范围为2022年7月至2022年11月,观察组选取时间范围为2022年7月至2022年11月,合计选取200件,对比两组器械清洗质量及包装质量。结果:在接受环节控制管理后,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及包装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环节控制管理 消毒供应室 器械清洗质量 包装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环节控制管理对于供应室器械质量及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为获得以上目的结论,本研究设置两组进行效果对比,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控制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环节控制管理,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消毒供应室器械,对照组选取时间范围为2022年7月至2022年11月,观察组选取时间范围为2022年7月至2022年11月,合计选取200件,对比两组器械清洗质量及包装质量。结果:在接受环节控制管理后,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及包装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环节控制管理 消毒供应室 器械清洗质量 包装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供职的6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员工的满意度以及消毒合格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清洁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药品检测报告是判定药品质量安全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结合我国当前药品检测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药品检测报告的信息差错等诸多问题,给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带来了不利影响。相关部门应对药品检测报告质量高度重视,积极分析影响药品检测报告质量的常见问题,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制定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使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都能够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药品检测报告质量的常见问题及质量提升策略。

  • 标签: 药品检测 报告质量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制乳香中挥发油成分的鉴别及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挥发油成分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法;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采用HPLC法。结果  运用建立的TLC鉴别方法,乳香对照药材及醋乳香和炒乳香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测得24批次制乳香的含量范围为1.95%~4.84%。结论  建立的制乳香中挥发油成分的TLC鉴别方法、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 重复性好,可作为制乳香定性、定量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制乳香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鉴别 含量
  • 简介:【摘要】目前,主成分分析法在中药质量分析、质量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主成分分析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主成分分析 中药 质量分析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应用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检验标本400份,随机表法分为2组,一组为探讨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另一组为参照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对比两组不合格标本率、危急值通报及时率、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探讨组不合格标本率低于参照组,危急值通报及时率、诊断结果符合率均高于参照组,存在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能够使其整体诊断符合率提高,并能够减少不合格标本。

  • 标签: 检验科 持续质量改进 危急值 不合格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