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吗啡的雌性大鼠,当动情周期发生改变后,其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雌性大鼠,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定期进行阴道细胞学观察直至大鼠动情周期紊乱.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免疫组织化学测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结果①维持吗啡用药7周时,60%(18/30)大鼠发生动情周期紊乱,用药10周,76.7%(23/30)动情周期被抑制;②长期应用吗啡,造成动情周期紊乱时,F3H、LH、E2、P基础分泌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5,P<0.01,P<0.05);若长期应用吗啡后未出现动情周期紊乱,各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③长期应用吗啡后,无论大鼠动情周期是否被抑制,非动情期及动情期大鼠性腺各组织中ER平均吸光度(A)值均显著降低(P<0.01,P<0.001).结论长期使用吗啡对下丘脑-垂体-卵巢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 标签: 吗啡 雌性大鼠 性腺轴功能 雌激素受体 吗啡依赖
  • 简介:目的探讨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颞浅动脉跨区反流型皮瓣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12例。结果自2001年以来完成手术12例,患者头部电烧伤创面均得到较好整复。除1例出现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经加强换药等处理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结论应用颞浅动脉跨区反流型皮瓣早期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反流轴型皮瓣 头部损伤 电烧伤
  • 简介:目的比较正常饲料或高热量饲料喂养大鼠,在有或无慢性应激长期刺激后,再给以一次急性应激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功能的改变。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饲料组(对照组)、高热量饲料(HCD)组、正常饲料慢性应激(CS)组及高热量饲料慢性应激(HCD+CS)组。5周后,首先检测血脂并进行胰岛素敏感性试验;然后再给以一次急性应激,检测急性应激前后血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及血糖浓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D及HCD+CS组出现明显的血脂异常,但CS组无明显改变;三组均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IR)及HPA激活,但HCD+CS组变化更明显。急性应激后,与对照组一样,三组HPA可进一步激活,但HCD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其它组。血糖变化与HPA激活相对应。结论长期高热量饲料喂养可明显提高因长期慢性应激或急性应激引起的HPA激活,尤其可使急性应激后的HPA激活程度大大提高。这种HPA的激活,与血糖升高、IR、血脂异常相对应。

  • 标签: 高热量饲料 慢性应激 急性应激 HPA轴
  • 简介:目的:已知不良宫内环境(如缺血、应激)可引起胎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发育异常,导致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海马作为HPA的重要调节中枢,其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发生与HPA功能发育相关。本研究旨在观察孕期咖啡因暴露所致IUGR大鼠的HPA功能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孕中晚期咖啡因(20、60、180mg/kg·d,ig)暴露所致大鼠1UGR模型,孕20d取胎鼠,real.timePCR技术检测胎海马GR、胎肾上腺甾体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和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胎盘2型1113.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2)的mRNA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胎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浓度;进一步建立胎海马神经元培养系统,以咖啡因(0-300μM,24h或300μM,0-72h)处理神经元,real-timePCR技术检测GR、DNA甲基转移酶(Dnmtl、Dnmt3a和Dnmt3b)的mRNA表达。结果及结论:孕期咖啡因暴露可显著抑制胎肾上腺StAR/P450scc的表达,同时胎盘11β-HSD-2表达降低,胎鼠外周血ACTH及CORT水平增加,胎海马GR表达增高,证实孕期咖啡因暴露存在“母源性糖皮质激素过暴露”现象,进而影响胎海马GR功能并导致HPA发育异常;结合体外研究发现,咖啡因能直接引起海马GR表达增加,同时Dnmt3a和Dnmt3b表达降低,进一步提示胎海马GR的表达调控改变参与了咖啡因所致HPA发育异常,这可能与咖啡因引起胎海马GR的甲基化改变有关。

  • 标签: IUGR大鼠 海马神经元 HPA轴 发育异常 咖啡因 表达调控
  • 简介:医疗单位药房是药品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保证分零药品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院药房曾历经将原包装药品投放在大小一样的磨口玻璃瓶中按医师处方调配;保留原包装瓶按医师处方调配等方式,通过分析,后一种方式更科学。

  • 标签: 药房 玻璃磨口装置瓶 药品管理 药品有效期 “避光”药品 “遮光”药品
  • 简介:在急救和一些特殊治疗时,常需要快速补液。通常是向输液瓶内注气或以选用大口径的穿刺针或导管,对液体行加压推注。但压力不能恒定和持续,重复操作又费时费事,不能适应临床治疗的需要。我们研究的这套装置,利用氧气筒中的高压氧对输液进行加压,圆满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实践证明此装置操作简单而实用,现介绍如下:1材料、制作和性能(参见附图)

  • 标签: 加压输液 新装置 氧气筒 皮管 安全孔 夹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氧气和吸氧装置的调查,了解氧气和吸氧装置污染情况,为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湿化瓶内的液体56份、对氧气筒阀门未充气、充气和消毒后取氧气各2秒钟共90份进行培养。结果在56份氧气管道和湿化瓶及液体内革兰氏阴性菌27份,生长率为48.21%,其中绿脓杆占12份。调查氧气阀门污染严重,细菌含量较高。结论近年来,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呈上升趋势,是下呼吸道感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危重病人和抵抗力低的宿主。提示我们对吸氧装置应严格进行消毒,给氧过程认真按规程和无菌操作技术。此外,在氧气选择上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选用医疗用氧气。

  • 标签: 氧气 吸氧装置 消毒 无菌操作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学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现代医院王学松对连续被动运动装置(CPM)进行利用,便于手术过后开展连续而缓和的被动运动,其在膝关节手术康复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应用于上肢却并不多,相关报道也偏少。此次对手关节使用连续被动运动装置的方法、其构造情况和其应用到临床中的经验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了分析了其优点和存在的缺陷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综述国际上近年来吸入粉雾剂给药装置的研究进展状况,指出我国应加快对微粉化气雾剂药品的研发,尤其应注重对纳米技术在吸入粉雾剂中的应用.

  • 标签: 肺部给药 吸入粉雾剂 给药装置 纳米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X射线受检者应用防护隔离装置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方法采取某种装置装置前与装置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进行分析比较,得知该项装置的防护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结果该项装置可以有效屏蔽非受检位置,使得照射剂量明显下降,相比装置前照射剂量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屏蔽防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优化医疗照射剂量,从而有效减少对受检者带来的辐射危害性,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X射线 防护隔离装置 受检者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组分配伍四逆汤对甲减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影响。方法ig0.1%丙基硫氧嘧啶(PTU)混悬液法分别造模6、11、16、20周,用左甲状腺素钠片(9μg/kg)及组分配伍四逆汤(生药9.6g/kg)对模型动物治疗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水平的变化。结果甲减程度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造模6、11、16周甲减大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L、T4、TRH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左甲状腺素钠片组及组分配伍四逆汤组大鼠血清中L、T4、TR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TSH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造模20周甲减大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3、T4、TRH水平显著降低(P〈0.01),TSH水平明显升高(P〈0.01),左甲状腺素钠片组和组分配伍四逆汤组血清L、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左甲状腺素钠片组及组分配伍四逆汤组大鼠血清T3、T4无统计学差异,TRH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TSH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下丘脑.垂体一甲状腺在甲减发展过程中整体功能在退化,组分配伍四逆汤的调节作用是动态变化的,应在初期及早给予。

  • 标签: 四逆汤 组分配伍 甲减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动态变化
  • 简介:第65届美国神经病学会(AAN)年会发布的一项初步研究表明,使用一种便携式手持装置进行无创迷走神经刺激(nVNS)是治疗急性偏头痛的一种有效、耐受性良好并且安全的方法。为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种可能有效的手段。(源自:药品资讯网)

  • 标签: 神经刺激装置 迷走神经刺激 急性偏头痛 治疗 神经病 便携式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冲洗装置在左半结肠梗阻手术中行全结肠灌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于术中应用腹腔镜冲洗装置经阑尾行全结肠灌洗后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结果:81例患者均完成Ⅰ期切除吻合,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无吻合口漏发生,无腹腔感染病例。结论:腹腔镜冲洗装置在全结肠灌洗中操作简便,肠道灌洗速度快,压力可控,灌洗彻底,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全结肠灌洗 腹腔镜冲洗装置 Ⅰ期手术 左半结肠梗阻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肢体小切口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60例需行手及腕部小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原则分为橡皮片引流组(术后橡皮片引流)、自制引流组(术后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引流)各3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自制引流组临床疗效评分(8.72±2.08)分,伤口愈合时间(7.12±0.32)d,与橡皮片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引流组并发症率为3.3%(1/30),橡皮片引流组并发症率为16.67%(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二次手术清创情况。结论在肢体小切口,尤其是手掌、腕部及指部术后采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引流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型 负压引流装置 肢体小切口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心室辅助装置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 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双室组和左室组,每组35例,双室组采用双室辅助装置治疗模式,及左室组采取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中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左心室辅助装置 双室辅助装置治疗 终末期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