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受检者防护隔离装置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X射线受检者防护隔离装置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在利刘建国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X射线受检者应用防护隔离装置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方法采取某种装置对装置前与装置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进行分析比较,得知该项装置的防护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结果该项装置可以有效屏蔽非受检位置,使得照射剂量明显下降,相比装置前照射剂量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屏蔽防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优化医疗照射剂量,从而有效减少对受检者带来的辐射危害性,值得推荐采纳。

【关键词】X射线;防护隔离装置;受检者

【中图分类号】R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226-01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对X射线受检者应用防护隔离装置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现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受检者和X射线球管间部位给予一个探测器的联动防护装置,该项装置的设置目的在于对屏蔽掉的受检部位少量直射线进行吸收,同时对屏蔽掉的没有接受检查的部位的大量散射线进行吸收。

其组成部分包括2.0mm铅当量三块铅板,规格为1.2m×0.8m,其中一块铅板包括一个窗口,窗口大小为35.5cm×43.2cm,当曝光后可自动复位防护装置,便于进行检查,可利于进行多种体位的摄片。

1.2操作方法

给予德国MUPIXTOP医用X射线机进行操作,参数设置分别为150kv与800mA,摄影条件为1.8m,给予该项防护措施对5cm的标准模体进行分析整理,其中检测仪器为加压电离巡测仪,并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进行操作。

1.3评价指标

比较给予防护隔离装置前后的剂量情况,比较数据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代入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小于0.05进行表示。

2结果

分析给予防护装置前与装置后进行剂量检测的结果,详见下表1。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导致对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使得健康体检不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与接受,我国每年进行体检时必须进行胸透或者胸部X射线摄影检查,其中后者在对人们进行体检的同时无形当中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1-2]。由于医疗照射较为特殊,每天检查的人数较多,应用范围较广,导致集体剂量的负担较多,进行医疗照射诊断疾病时若不对照射野进行调节,导致照射野较大,若进行调节将使得照射野相比影像板尺寸较大,导致需要进行反复投照,且不需要采取何种的防护措施等[3]。其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目前已经成为了医生进行X射线检查的普遍检查方案,而我国存在某些二级以上医院进行检查时无法落实互认制度[4],导致出现重复检查现象,期望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改进。

本次研究采取主动屏蔽防护器材进行检查使用,将一铅板与受检者紧贴,并尽量将照射野和铅屏风窗口保持相对一致的范围,可帮助体检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护。另外,选用的医用X射线机质量检测合格,并依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5]实施临床检测。而摄影条件为高KV,主要是由于相比普通X射线摄片来说,胸部摄片占据比重为85%以上[6],该项胸片技术将利于临床医师更好的进行疾病诊断,达到较佳的分辨率与层次,利于疾病的检查等。另外,高KV胸部摄影技术显示KV值较高时,其中的散射线就较多,将对体检者产生更大的辐射危害,因此,本次研究中给予该项摄影技术进行操作。

本次研究选用的防护隔离装置有效避免了进行X射线检查时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使得受检者进行疾病诊疗时防止了可以致病的辐射剂量;同时,将以往穿铅衣、戴铅帽等习惯改变,以防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7];受检者对该项检查较为认可并接受,医院无需购置铅衣、铅帽等铅橡胶物质,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防止出现医院交叉感染现象;另外,该项装置操作简便、便捷高效、使用灵活、便于清洁等,有关研究显示[8],其防护率可以达到99.95%以上,值得在我国基层医院中推荐采纳。

本次研究对受检者采取防护隔离装置后,显示给予防护隔离装置前的剂量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其中装置前照射野上距离为5cm时,其剂量为551,装置后为0.20,距离为10cm时剂量为351,装置后的0.17,照射野下距离为5cm时,装置前剂量为557,装置后为0.21,位于照射野下10cm装置前剂量为367,装置后为0.18,位于照射野左5cm时,装置前剂量为525,装置后为0.17,位于照射野左10cm时,装置前剂量为335,装置后为0.16,位于照射野右5cm时,装置前剂量为511,装置后为0.16,位于照射野右10cm时,装置前剂量为328,装置后为0.15。

综上可知,采取屏蔽防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优化医疗照射剂量,从而有效减少对受检者带来的辐射危害性,值得推荐采纳。

参考文献:

[1]杨在利,郑国忠,贾斌等.X射线受检者防护隔离装置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5,24(6):608-610.

[2]万斌,刘磊,稂耘等.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用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的成分、形貌和生长机制[J].腐蚀与防护,2016,37(1):22-25,29.

[3]祁建敏,王真,李正宏等.Z-FFR聚变靶室物理状态分析与聚变X射线防护的初步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27(1):259-263.

[4]刘建.加强防护管理在健康体检者胸部X线检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7-8.

[5]余巧生,仝青英,王耀彬等.移动式X线防护屏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5):38-40.

[6]郭玮珍,谭光享,刘小莲等.广东省2013年120台车载X射线诊断机放射卫生防护情况调查与分析[C].//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435-438.

[7]陈新沛,代秀红,王骏等.髋关节X线摄影中性腺防护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5):136-137,151.

[8]郑晓静,司晓一.骨伤科医院手术室护士X线防护情况调查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1,26(1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