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肠结核的疾病特点,提高医护人员对于肠道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结合近年肠结核的研究成果及各项治疗进展,总结其发病机理、致病特点、治疗方法。结果与结论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核病日益减少,但是在我国县、镇及卫生水平不高的地区仍大量存在,肠道结核是除肺结核以外的多发结核性疾病,所以仍需要医护工作者提高对此疾病的认知程度。

  • 标签: 肠结核 诊断 治疗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并分析普外科病房中循证护理的临床疗效,以不断提高我国的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18例,将上述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使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由59例普外科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在心理状况改善情况,还是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循证护理是现代普外科病房中常用的护理方式,其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普外科病房 临床效果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头孢他啶(商品名:新安欣)在胆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胆道感染患者64例。所有患者采用头孢他啶(剂量为4~6g/d)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64例患者,痊愈55例,有效5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为93.7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头孢他啶在胆道感染中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孢他啶 新安欣 胆道感染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分别行DR摄片及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统计骨折部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肋骨骨折确诊率及骨折合并症检出情况.结果7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共157处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多发(63.1%)多于单发(36.9%),大多发生于4~10肋(82.2%)及腋段(52.9%).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确诊率(96.2%)显著高于DR平片(80.3%,P〈0.01);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漏诊率(3.8%)显著低于DR平片(19.7%,P〈0.01).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尚发现其他部位骨折19处及肺部合并症16例.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极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及并发症方面其临床价值明显优于DR平片.

  • 标签: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DR平片
  • 简介:本刊从2003年起开辟继续教育园地栏目,以专家论坛及问答的形式对一些医药知识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医师、药师、护师们的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每期有问答题,请读者裁下本期问答题(复印无效),连同本人的答案于2013年8月25日前寄回本杂志社,地址:上海市长海路168号,邮编200433。

  • 标签: 皮肤病 银屑病 药学 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观察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抚触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做术前准备,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治疗方面的沟通;抚触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抚触组患儿的总配合率为88.52%,对照组为54.10%。两组比较,抚触组患儿的总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全麻围术期的眼科疾病患儿施加抚触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抚触护理可以给患儿带来感情支持,在住院期间保持最佳的自然状态,有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 标签: 护理 手术期间 治疗应用
  • 简介:按摩是祖国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数千年宝贵经验的积累.凝聚众医家精典之所长与广大明医之聪明智慧.按摩虽看似简单,实际运用却不容易,如就扭挫伤而言,本就属损伤性疾病,倘此时施以暴力手法治疗,非但得不到满意疗效,相反更会加重损伤程度.再如骨折、脱位,若误诊为一般扭挫伤,并按其法施治,亦势必造成严重后果.笔者总结20余年临床安全按摩之经验,并例举数例说明,以供参考、借鉴.

  • 标签: 按摩 诊断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polyp,E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0月因异常子宫出血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32例患者。结果:32例患者中无一例由超声检查明确诊断,而宫腔镜却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32例中经病理检查确诊者27例。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0%、84.38%。结论: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准确性较超声检查高,值得运用与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超声 宫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5T可旋式磁共振成像仪,膝关节表面线圈检查,对2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分别采用自旋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自旋双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做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扫描。结果磁共振成像能清楚显示到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骨挫伤。本组280患者中韧带损伤14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1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8例,内侧副韧带损伤68例,外侧副韧带损伤32例;半月板损伤18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12例,内侧半月板损42伤,内、外侧半月板损伤26例;骨挫伤81例,胫骨挫伤45例,股骨挫伤11例,胫、股骨同时挫伤25例。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膝关节 损伤 磁共振
  • 简介:目的探究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以来,在本院进行检查治疗的40位肝脓肿患者,经手术后得到确诊的病例,对其相关病历资料及检查图像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观察本次40位患者的CT检查图像,判断CT扫描对肝脓肿的确诊率,确定其诊断价值。结果在经过双排螺旋CT扫描检查的40位患者中,38名患者被诊断为肝脓肿,其中1例肝转移瘤和1例肝血管瘤被误诊,确诊率为95%,误诊率为5%。在这40位患者中,单发脓肿25例,多发脓肿15例;脓肿直径约在2~12cm范围内。本次调查的患者中,脓肿的发生部位以肝右叶居多16例,其次为肝左叶11例,累及两叶者仅有3例。结论在经过双排螺旋CT扫描后的图像上,对肝脓肿可以显示出非常明显的征象,确诊率高,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排螺旋CT 肝脓肿 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脐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检查诊断的脐尿管相关疾病患者23例。患者均为婴幼儿,平均年龄为1岁。结果:10例为单纯脐尿管周围组织感染;10例为脐尿管瘘伴感染;3例为脐尿管囊肿,经手术病理或抗炎治疗后复查。超声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超声诊断脐尿管疾病具有可靠、无创的优点,是婴幼儿脐尿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脐尿管 超声诊断 婴幼儿
  • 简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根据组织学将其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可随其在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及足月产后产生.葡萄胎是继发于妊娠,其绒毛变性成水泡状及滋养层的成分增生,侵蚀性葡萄胎是葡萄胎对子宫肌层的局部浸润,绒癌是广泛转移的肿瘤,由恶性滋养层细胞组成,而没有水泡状绒毛,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很少见。现将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彩色多普勒显像 诊断价值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侵蚀性葡萄胎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和IL-11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评价双磷酸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10例,其中骨转移组100例,无骨转移组110例.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介素-11(IL-11)水平.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双磷酸盐骨膦治疗.对比3组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对比乳腺癌骨转移联合检测Tracp5b、IL-11和单独检测Tracp5b、IL-11和CE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3].比较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IL-11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和乳腺癌无骨转移组(P〈0.01).联合检测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IL-11、CEA的敏感度(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CEA的特异度(P〈0.01).治疗后血清Tracp5b、IL-11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血清CEA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联合检测破骨细胞相关性指标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明显降低了漏诊率,优于CEA的诊断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骨转移 TRACP5B IL-11 双磷酸盐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应用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给予超声进行诊断,观察和对比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在300个结节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甲状腺结节性质有228个,占总数76%,误诊有72个,占总数24%。其中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诊断为良性病变有24个,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诊断为恶性病变有5个,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间误诊有43个。结论甲状腺结节肿大与甲状腺结节肿瘤病变鉴别认识不足.同时甲状腺结节肿大超声诊断图呈现多样化状态,而甲状腺结节良性肿瘤与甲状腺结节癌超声诊断特征掌握不全。

  • 标签: 甲状腺 结节性 超声诊断 误诊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伤后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干预对海水浸泡兔腹部开放伤炎性介质、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将12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均予建立腹部开放伤模型后用海水浸泡60min,然后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液静脉滴注,实验组给予乌司他丁50000U/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分别于人工海水浸泡前、浸泡60min及用药60min时检测两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2、IL-8、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浓度的变化。结果浸泡60min后,两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Na+、K+、Cl-均较浸泡前升高,而MAP、CVP则降低(P〈0.05);用药后60min,实验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和Na+、K+、Cl-均低于对照组,但与浸泡6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CVP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和Na+、K+、Cl-高于浸泡60min,MAP低于浸泡60min(P〈0.05,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紊乱,可能能够阻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病理过程。

  • 标签: 乌司他丁 腹腔 开放伤 海水 浸泡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应用便携式超声联合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血管损伤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在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制造不同部位血管损伤动物模型,应用便携式超声和血管造影在损伤后不同时间分析血管损伤的影像特点,比较其诊断效果。结果10只实验猪共10处血管损伤,超声和血管造影于模型建立即刻、10min、30min分别诊断出2、5、7处血肿和10、8、6处造影剂外渗,伤后不同时间超声和造影影像具有不同的特点。结论在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应用便携式超声联合血管造影快速诊断血管损伤准确可行。

  • 标签: 综合手术救治方舱 血管造影 超声 动脉损伤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估MRI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手术确诊的子宫内膜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将所有患者的术前MRI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对于子宫深肌层侵犯的诊断敏感性为56%,特异性为85%;对于子宫颈管浸润的诊断敏感性为47%,特异性为83%;对于淋巴结转移高危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76%。结论MRI在术前诊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方面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医生术前参考,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磁共振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碧蓝应用于产科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患者中需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碧蓝局部麻醉镇痛,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镇痛。结果2组患者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缝合时间、切口部位的红肿时间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碧蓝应用于产科患者会阴侧切缝合术中镇痛效果好,切口部位出血少,缩短了切口缝合时间及伤1:7红肿时间,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 会阴侧切缝合术 碧蓝 利多卡因
  • 简介:胃十二指肠穿孔属于急腹症范畴,然而,对于隐匿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不易发现,如何及时、有效地提供可靠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宣汉县人民医院手术证实的16例隐匿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腹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检查在隐匿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穿孔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隐匿性 超声检查 县人民医院
  • 简介:目的观察纤雄支气管镜对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同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已确诊的64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只对其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案,试验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2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89.35%,相比之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有效率仅48.58%,即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lavage,BAL),治疗疗效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是临床上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一种理想方法。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