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获得性血友A(acquiredhemophiliaA,AHA)是由于循环血液中出现抗凝血因子Ⅷ(FⅧ)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AHA临床上较少见,发病较突然,出血较重,如未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现将在我院就诊的1例2型糖尿伴获得性血友A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牙龈出血、全身皮肤散在瘀斑3d于2016年11月入住我院。既往4年前明确诊断2型糖尿,一直规律使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3月前因肉眼血尿伴腰痛于我院诊断右肾结石,保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无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反复出血及家族出血病史,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 标签: 获得性血友病A 2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牙龈出血 诺和灵30R 抗血小板药物
  • 简介:目的最大限度提高血友A(hemophiliaA,HA)患者及家系成员的基因诊断、携带者检出.方法对22例HA患者和两个家系的成员14人首先采用长距离DNA扩增(LD-PCR)技术,直接检测是否为基因倒位及其携带者;对于非倒位的HA家系依次采用FⅧ基因内的位点BclⅠ(RFLP)、内含子13和22中的STR、FⅧ基因外的DXS52(ST14)位点的多态性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22例HA中12例为重型,8例为中型,2例轻型;12例重型中6例为内含子22倒位,占50%,用该基因信息为一家系2名女性进行了检测均为携带者;联合应用间接遗传连锁分析,对2个家系进行检测,家系C中有1名女性为携带者,家系D中2名女性确定为携带者,1名为正常人.结论联合应用四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几乎可以为所有有家族史的HA家系作出基因诊断和携带者检出.

  • 标签: 联合用药 分子生物学技术 血友病A 遗传因素 基因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先天性心脏(congenitalheartdefect,CH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发展直接影响手术结果及预后.临床上评估PH的手段(如右心导管,肺活检等)因各有局限而影响其应用的广泛性[1].多年来,寻求一种简便、无创或微创指标以准确反映PH程度是CHD外科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EC)改变可能是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生的关键[2~4].在各种原因导致肺血管EC损伤时,EC通过产生及释放EC依赖性因子,参与血管平滑肌的调节,导致PH的发生和发展,其中血管性假血友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是已经明确的反映血管内皮受损的指标之一.vWF是一大分子糖蛋白,由一系列高分子量的多聚体组成,分子量从500道尔顿(kDa)至12000kDa不等,可进一步分解成分子量更小的4种蛋白水解片断(189、176、150和140kDa)而失去生物活性.vWF由EC及骨髓巨核合成,其中EC是主要的合成场所.近年来vWF与CHD-PH相关性研究的文章越来越多,本文就各方面的研究及发展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服用双吗啉/亚胺与继发白血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收集1990年1月至2006年3月间住院的银屑病患者189例,其中合并白血病患者39例,为病例组(服用过双吗啉/亚胺的患者22例);未合并白血病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服用过双吗啉/亚胺的患者19例)。对服药者与未服药者发生白血的风险、白血类型和染色体畸变率进行分析。结果:41例服药者中22例(53.66%)发生了白血,148例未服药者中17例(11.49%)发生了白血。服药者与未服药者的白血发生风险的比值比(OR)为8.92(95%可信区间为3.76-21.44,P〈0.01)。染色体检查显示,服药者12例中,10例有染色体异常(83.33%),未服药者8例中有5例染色体异常(62.50%),二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继发白血类型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M3)为主要类型(53.85%),其次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部分分化型(M2),占25.64%。结论:治疗银屑时继发白血可能与服用双吗啉/亚胺有关,白血类型主要为粒细胞性白血

  • 标签: 乙双吗啉/乙亚胺 银屑病 白血病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戊奎醚(长托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应用盐酸戊奎醚治疗,初治者:盐酸戊奎醚0.5mg肌肉注射,早晚各1次:效差者:盐酸戊奎醚0.8mg肌肉注射,早晚各1次。对照组20例,用强痛定50mg肌肉注射治疗。早晚各1次。按“痛经程度划分标准”分级,作为对痛经治疗疗效的评估标准。并建档进行远期跟踪观察。结果治疗组37例治疗1-2次症状基本消失,评分(3.6±1.1)分属显效;10例患者治疗一疗程后基本治愈,评分(5.0±1.9)分属有效;有3例患者治疗时症状改善,但反复发作,属效差。对照组用强痛定治疗后。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4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戊奎醚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强痛定。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盐酸戊乙奎醚
  • 简介:紧张性头痛(TTH)与头颈部肌肉的持续痉挛或造成肌肉中的缺血诱发头痛有关,临床无明显特效药物,作者自1999~2001年对43例TTH病人用盐酸哌立松(eperisoenehydrochloride,商品名妙纳)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乙哌立松 紧张性头痛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犬血浆中灯盏素的浓度,研究灯盏素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只家犬静脉注射灯盏素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灯盏素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灯盏素的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其T1/2pi、T1/2α和T1/2β分别为1.05±0.80min,6.99±2.76min和51.61±28.78min;Vc为880.1±508.3mL;CL为189.6±53.8mL@min-1;AU0-90和AUC0-∞分别为574.43±133.95μg@min@mL-1和599.34±132.00μg@min@mL-1.结论静脉注射给药后,血浆中灯盏素浓度迅速下降.灯盏素在家犬体内消除较快,提示临床给药方法或给药间隔时间的确定、制剂开发的剂型选择都应该考虑其T1/2.

  • 标签: 灯盏乙素 血药浓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动物实验
  • 简介:从苏木(CaesalpiniasappanL.)提取物的乙酸酯萃取部位分离出1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考察分别鉴定为菜油甾醇(1),原苏木素A(2),胡萝卜苷(3),β-谷甾醇(4),熊果酸(5),齐墩果酸(6),缠结素(7),丁香树脂酚(8),3,4,5-三甲氧基苯酚(9),丁香醛(10),松柏醛(11),香草酸(1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13),3,8,9-trihydroxy-6H-ben-zo[c]chromen-6-one(14),苏木酮A(15)。化合物5~7,9~13为首次从苏木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苏木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瑞香狼毒乙酸酯提取物的毒性化学成分。方法瑞香狼毒饮片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梯度提取,经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获取其半数致死量,采用HPLC-TOF/MS检测乙酸酯提取物灌胃后小鼠血液及组织中的化学成分分布情况,应用MTT法检测体内吸收成分对正常肝细胞系L-02的毒性作用。结果瑞香狼毒毒性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酯部位,对小鼠的LD50为4.656g·kg-1;其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表枇杷素、瑞香酚、狼毒色原酮、新狼毒素A、狼毒素及异狼毒素小鼠灌胃吸收后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其中肝组织分布浓度相对最高,对肝细胞系L-02的IC50分别为:表枇杷素(107.23±6.43)μmol·L^(-1)、瑞香酚(63.62±3.18)μmol·L^(-1)、新狼毒素A(44.17±2.98)μmol·L^(-1)、狼毒色原酮(38.32±2.87)μmol·L^(-1)、狼毒素(24.40±1.71)μmol·L^(-1)、异狼毒素(10.01±0.61)μmol·L^(-1),异狼毒素对肝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结论黄酮类成分为瑞香狼毒的主要毒性成分,对肝细胞系的增殖毒性顺序为异狼毒素〉狼毒素〉狼毒色原酮〉新狼毒素A〉瑞香酚〉表枇杷素。

  • 标签: 瑞香狼毒 黄酮类成分 急性毒性 液质联用 组织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灵敏、特异的测定全血和局部肌肉组织中乳酸酯浓度的GC-MS分析方法,研究新制剂中的助溶剂乳酸酯在大鼠体内和局部肌肉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乳酸酯在制剂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SD大鼠单次左后肢股外侧肌注射乳酸酯88.24mg/kg,于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全血和局部肌肉组织样品,用腈沉淀蛋白,然后通过GC-MS分析方法检测各样品中乳酸酯的浓度。结果:在大鼠全血中,乳酸酯浓度在100-24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在94.1-103.5%;Tmax为1.42±0.20min,AUC0-t为4491±1084ng·min/mL,T1/2为6.90±3.21min。在大鼠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乳酸酯浓度在300-7200n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UC0-t为694492±523692ng·h/g,T1/2为0.168±0.055h。结论:本测定方法灵敏、特异、准确,适用于助溶剂乳酸酯在大鼠全血和局部肌肉组织中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研究。大鼠肌肉注射乳酸酯后,能迅速吸收入血,并能迅速清除,不易在给药部位局部肌肉组织和体内蓄积。

  • 标签: []乳酸乙酯 助溶剂 药动学 GC-MS 肌肉组织
  • 简介:摘要 目的:验证HPLC法测定醋延胡索饮片中的延胡索素含量,探索不同炮制温度醋延胡索饮片中延胡索素的相关性,以及内在差异;方法: 色谱方法为:采用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结果:醋炙温度的变化会影响醋延胡索中延胡索素的含量。结论:本检测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能准确的指导日常醋炙温度参数的设置,用140℃进行醋炙延胡索素含量最高。

  • 标签: 醋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醋炙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癫痫病患者中采取左拉西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5~2023.05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从中选取符合标准者进行研究。此次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应用的药物分别为丙戊酸钠、左拉西坦,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癫痫 左乙拉西坦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羟苯甲、、丙、丁酯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1%的冰醋酸(60:4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羟苯甲、、丙、丁酯的自身对照溶液在各供试品溶液0.25%~4%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对羟基苯甲酸、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的检测限分别为0.5065。0.4935,0.4900,0.4975,0.5430ng,5组分之间的校正因子均在0.8~1.3范围内,5组分的响应因子(峰面积/供试品的浓度,y)与其化学结构侧链上含碳数(n)成正比,Y=-0.0727n+1.2179E-09,r=0.993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同时适用于羟苯甲、、丙、丁酯有关物质的测定。

  • 标签: HPLC 有关物质 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 羟苯丁酯
  • 简介:目的对宁夏枸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用85%的乙醇进行提取,所得浸膏用水分散后,经石油醚-乙酸酯系统进行萃取,将所得的乙酸酯层经正相硅胶、SephadexLH-20、反向硅胶(RP-18)、高效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烟酰胺(nicotinamide,1)、顺式对羟基肉桂酸(Z-p-hydroxy-cinnamicacid,2)、反式对羟基肉桂酸(E-p-hydroxy-cinnamicacid,3)、东莨菪素(scopoletin,4)、异莨菪亭(isoscopoletin,5)、槲皮素(quercetin,6)、artamenone(7)、2-furylcarbinol-(5’-11)-1,3-cyclopentadiene[5,4-c]-1H-cinnoline(8)。结论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宁夏枸杞 烟酰胺 对羟基肉桂酸 东莨菪素 成分研究
  • 简介:目的对不同剂量盐酸戊奎醚(长托宁)作为全麻术前用药术毕直接新斯的明肌松拮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者90例,按照长托宁剂量不同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0.010mg/kg,Ⅱ组0.015mg/kg,Ⅲ组0.02mg/kg,全麻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术毕给予新斯的明1.0mg用于拮抗肌松剂的残余作用。观察新斯的明给药前(T0)、给药后2min(T1)、给药后5min(T2)、给药后10min(T3)、拔管后(T4)、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拔管时及拔管后5min气道分泌物。结果三组患者在给新斯的明前、后的Bp、HR和SpO2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拔管时及拔管后5min气道分泌物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剂量的长托宁作为全麻术前用药术毕直接新斯的明肌松拮抗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减少了术毕肌松拈抗时合用阿托品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

  • 标签: 术前用药法 新斯的明 肌肉松弛 拮抗剂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枣仁胶囊中左旋延胡索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DiscoveryC18(150mm×4.6mm,5/xm),以甲醇-0.1%磷酸(63:37,pH=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左旋延胡索素质量浓度在63.52~635.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n=7),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0.7%(n=6)。结论HPLC法灵敏、快捷、准确,可用于复方枣仁胶囊中左旋延胡索素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复方枣仁胶囊 左旋延胡索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