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为提升大学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以中药制药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索性地组织开放性实验,通过课外实践引导大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堂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培养科研思维、质疑精神及动手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 标签: 中药制药 开放性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 简介:远程在线考试是信息化时代考试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标准化考试常用的方式。文章介绍了卫星远程在线考试的意义、平台建设、系统应用、组织与实施,提出要多个部门共同协作配合,全军远程医学考试中心统一部署与监管,构建高效的考试管理模式;站点医院做好考前技术准备和考中技术保障,确保系统运行通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考试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卫星远程在线考试工作顺利完成。

  • 标签: 远程医学 卫星通信 在线考试 远程教育
  • 简介:因市场环境、竞争对手、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加上人力资源具有流动性特征,所以企业原有的薪酬体系在运行若干时间以后,会或多或少地与企业业务运营不相匹配,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还可能会对企业的管理产生一定的阻碍,故而在恰当的时机,企业应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

  • 标签: 薪酬体系 药店 市场环境 经营状况 人力资源 企业
  • 简介:现有的药物化学教材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从事新药研究开发工作的需要,仅凭局部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革思路和具体建议,讨论改革可能面临的困难.

  • 标签: 药物化学 教材体系 教学改革
  • 简介: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是骨与关节以及肌肉、血管、皮肤等结缔组织发生弥漫性病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代表病种有系统性红斑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gren’ssyndrome,pSS)等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病。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ERYTHEMATOSUS 类风湿关节炎 CONNECTIVE 弥漫性病变 生物制剂
  • 简介:实践教学是中药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其课时占比较高,肩负着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乃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任。实践教学包含的课程门数多,涉及不同教学环节,且学生各有特点,人生规划和发展方向迥异,需要进行差异化培养。规划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不同的人才培养路径,从而实现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

  • 标签: 实践教学体系 中药学专业 研究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 构建
  • 简介:为制药行业输送优秀专业人才是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促进制药工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是提高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西南大学药学院紧紧把握获批国家级“药学虚拟实验教学中心”这一契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与原有实验教学体系实现无缝对接,共同发挥作用,结合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校内实习实训车间,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 标签: 虚实结合 虚拟仿真 制药工程 实验教学体系
  • 简介:传统的病人在手术后,多遵从医嘱回家修养,尤其是老年病患,但实际上,回家疗养大部分属于“低品质生活”,因此,在康复领域的创业者有一个概念,那就是康复注重的不是治疗,而是功能,“恢复患者的功能”是康复的首要目的。

  • 标签: 康复医疗 发达地区 康复领域 手术后 创业者
  • 简介:目的:观察莫西沙星灌胃给药在肺炎大鼠血液及肺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建立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模型,莫西沙星按照42mg·kg-1灌胃给药,采用微透析技术对肺炎大鼠的血液及肺组织同步取样,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莫西沙星游离药物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液中游离药物浓度Tmax为(1.00±0.00)h,Cmax为(4.83±0.05)mg·L-1,肺组织内Tmax为(0.95±0.10)h,Cmax为(4.84±0.02)mg·L-1。之后两者同步下降,莫西沙星在肺组织内的穿透率为(1.256±0.321)。消除半衰期(t1/2)在血液内为(2.16±0.12)h,肺组织内为(3.27±0.48)h(P〈0.05)。血液及肺组织的AUC(0-inf)分别为(16.94±1.52)mg·h-1·L-1和(18.57±1.17)mg·h-1·L-1(P〈0.05)。分布系数(AUC肺/AUC血液)为(1.216±0.041)。结论:在该剂量条件下,莫西沙星灌胃给药后,在肺炎大鼠肺组织的穿透率高,血液及肺组织内的游离药物浓度较高,远超过了最低抑菌浓度和防耐药突变浓度,可以有效清除肺炎链球菌,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莫西沙星 肺炎 微透析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快速且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用于测定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沙奎那韦的浓度,并将其应用于初步筛选实验,以评价黄酮类化合物对沙奎那韦脑内分布影响的作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沙奎那韦和内标利托那韦通过液-液萃取的方式进行提取,色谱分离过程使用C18反相色谱柱(150mm×2.1mm,5.0μm)。质谱检测过程使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电喷雾正离子模式、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对沙奎那韦和内标进行检测。血浆中测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至10ng/mL,其最低浓度为定量下限。方法日间日内精密度为7.5%–12.1%,准确度介于90.5%与107.2%之间。脑组织中测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至10ng/g,其最低浓度为定量下限。方法日间日内精密度为7.3%–11.9%,准确度介于90.8%与107.4%之间。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初步筛选实验,评价了19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沙奎那韦脑内分布影响的作用,结果显示biochaninA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沙奎那韦的脑内分布。

  • 标签: 沙奎那韦 液质联用 黄酮类化合物 脑组织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球流行病学统计,乳腺癌占新发肿瘤的23%,占总肿瘤病死人数的14%([1]),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Ets变异体1(ETV1)是Ets基因家族重要的成员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ETV1可通过融合基因等方式影响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途径([2]).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 变异体 癌组织 ETS 流行病学统计 浸润性导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皮肤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皮移植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23例(57.5%),有效15例(37.5%),无效2例(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40.0%),有效15例(37.5%),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2.3±3.5)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18.4±4.0)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7.1±4.0)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24.1±5.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都能有效促进患者皮损创面愈合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复合皮移植,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实施烧伤整形的较好治疗方案。

  • 标签: 复合皮移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 应用效果
  • 简介: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可预防的恶性肿瘤,因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意义深远。目前,宫颈癌初筛检查项目包括: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及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然而,大多数患者宫颈HPV常常为一过性感染,数月后可转阴,且细胞异型性通常会自行消失,进展为宫颈癌者寥寥无几。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较低,临床常出现过度诊治,同时还会造成患者的心理恐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更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成为关注的焦点。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分型检测 E6/E7 组织病理 mRNA
  • 简介:全国有一万多家县级医院,服务着占全国总人口70%的县域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和小城镇居民)。且根据调查,县级城市老龄化比一、二线城市来得更快。与此同时,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问题依然突出,区域间以及城乡间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依然较大。在我国新医改政策不断巩固、深化的背景下,作为"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主体的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

  • 标签: 县级城市 卫生资源配置 医院转诊 小城镇居民 医疗健康 县级综合性
  • 简介: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进行评价。方法7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高血压心脏病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DTI技术及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充盈峰(E)及舒张晚期充盈峰(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组Ea(7.90±2.50)cm/s、Aa(9.30±2.60)cm/s及Ea/Aa值(0.84±0.05)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4.80±5.30)cm/s、(12.50±2.30)cm/s、(1.18±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病组E(64.90±19.71)cm/s、A(75.03±18.42)cm/s及E/A值(0.91±0.21)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9.33±18.86)cm/s、(87.65±22.80)cm/s、(1.19±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结合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定可更为有效的对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

  • 标签: 组织多普勒成像 房室瓣环 高血压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分期修复重建骨及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治疗,第一期采用半环式外固定支架做二维固定,第二期纠正酸中毒,给予脱水、抗感染、抗凝、扩血管治疗,第三期行小切口潜行插入锁定钢板固定,第四期植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无一例截肢,骨痂生长平均时间为8周,骨性愈合时间为10~12个月;随访12~24个月,均无骨不连和畸形等异常发生。患肢膝关节活动度≥100°,Johner-wruh评分评定:16例(80.0%)为优,4例(20.0%)为良。结论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的治疗效果显著,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的效果理想,可促使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皮瓣修复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