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系统超声在胎儿肺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及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对该病诊断率。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9例肺脏异常回声胎儿进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尤其对胎儿肺脏异常回声进行多切面多角度检查,检查后跟踪随访,并将随访结果与检查结果比较。结果:(1)超声检查结果:9例均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其中Ⅱ型8例,Ⅲ型1例;(2)随访结果:1例Ⅱ型胎儿要求随访,胎儿肺脏囊实性包块逐渐吸收至消失,另8例要求引产,引产后尸检证实为肺囊腺瘤;(3)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胎儿肺囊腺瘤有特征性超声声像图表现,产前系统超声对胎儿肺囊腺瘤的检出率及准确率高,且产前系统超声具有安全、无创、价优、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可作为胎儿肺囊瘤的首选检查

  • 标签: 肺囊腺瘤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PV、TCT联合阴道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通过相关诊断为早期宫颈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HPV、TCT和阴道单一性检测以及联合诊断,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式对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检测阳性率。结果TCT检测阳性47例,阳性率39.17%,;HPV检测阳性98例,阳性率81.67%。TCT病变检出率为75.83%;HPV病变检出率为85.0%;HPV、TCT联合阴道病变检出率为100.0%;3种方法对比HPV、TCT联合阴道检查的病变检出率最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HPV TCT 阴道镜 早期宫颈病变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查早中孕期(11~14周)胎儿畸形筛查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四维超声在胎儿产前筛查唇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7月已确诊的胎儿产前唇腭裂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产妇采用不同的筛查方法,其中采用二维超声进行产前筛查为对照组,采用四维超声进行产前筛查为研究组,对比分析2组产前筛查胎儿唇腭裂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诊断单纯唇腭裂与非单纯唇腭裂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胎儿产前筛查唇腭裂中采用四维超声可提高准确率和可靠性,能弥补二维超声筛查的不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四维超声 胎儿产前筛查 唇腭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胎儿结构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8月在进行产前标准化超声检查并分娩的322例孕妇列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进行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并且记录分娩结果。比较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中胎儿的结构畸形率和实际妊娠中胎儿的畸形率。结果所有孕妇进行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后,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中诊断胎儿的结构畸形率接近实际妊娠中胎儿的结构畸形率。结论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对于胎儿结构畸形有较高的诊断率,但是依然存在者漏诊的情况,所以要在孕中期和晚期加强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 标签: 孕早期 胎儿结构畸形 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
  • 简介:目的探究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应用产前超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5000例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腹中胎儿的心脏情况,并判断其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统计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价值。结果本次实施检查的5000例孕妇中共计存在20例先天性心脏病,占本次检查总数的4.00%,产前超声对其诊断准确率为90.0%,漏诊率则为10.00%;其中5例合并存在其他器官或系统异常现象,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则为100.00%。结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利用产前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因此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超声 筛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应用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使用电子支气管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58例患者,其电子支气管使用成功率为98.3%,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在电子支气管的使用过程中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其使用的成功率,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急诊应用放射检查技术的效果。方法根据检查方法,将100例急诊科患者分成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放射检查技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检查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VAS和Mulleetr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HR、SpO2、SBP、SDP指标,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以上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放射检查技术诊断急诊科患者,疼痛程度轻,检查效果明显,应用价值很高。

  • 标签: 放射检查技术 急诊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他克莫司降压物质检查方法,提高其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他克莫司与组胺对照品引起麻醉猫血压下降程度比较研究,确定他克莫司降压物质检查法的限值。结果:降压物质检查项限值定为0.5mg·kg^-1,按此限值检查,三批样品降压作用均不大于对照品的降压作用的一半。结论:建立的他克莫司降压物质检查法方法可行。

  • 标签: 他克莫司 降压物质检查法 限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体质指数(BMI)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的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5月纳入的84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按照不同体质指数分为两组各42例,实验组BMI>28kg/m,对照组BMI<28kg/m,对比两组丙泊酚用量。结果实验组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丙泊酚总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检查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胃镜中应根据患者体质指数调整丙泊酚用量,其中体质指数较大者,丙泊酚用量可能随之降低。

  • 标签: 丙泊酚 体质指数 无痛胃镜检查 肥胖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护理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于我院内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采取防范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时间、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记忆消失率以及满意度等多项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检查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无痛胃镜检查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微小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检查的肝癌患者共计90例,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结果参与研究的90例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被诊断为微小原发性肝癌,直径较小患者的消退期要晚于较大患者,高回声组患者的消退时间要明显早于弱回声组,低回声组患者的消退时间要明显早于弱回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脏超声造影检查 微小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稀释至1.0mg·m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5EU·mg^-1。对3批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 标签: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干扰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主要误差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有效控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根据工作经验及资料文献,分析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误差因素,提出控制措施。结果人员、设备、培养基等因素会造成误差,应予以控制。结论明确影响因素,有效规避,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限度 误差 控制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提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加以术后精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经精心护理后的满意度为92.5%,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满意度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患者行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护理是极其重要的,其不仅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也促进患者疾病的迅速康复,有效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剔除术 护理
  • 简介: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由上皮或间质组织向腔内生长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胃息肉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胃息肉的检出率增加。由于胃息肉有一定的恶变率,目前主张胃息肉一经发现及早治疗。内下治疗胃息肉主要有电凝电切、内下黏膜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等。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采用上述方法对70例胃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内镜下治疗 胃息肉 疗效分析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氩离子凝固术 隆起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妇产科宫腔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研究中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取了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随机将其分为复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各50例。对复合组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采用的麻醉方式是地佐辛复合丙泊酚注射麻醉方式,对单一组患者单独采用丙泊酚注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麻醉方式的麻醉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麻醉起效时间、患者苏醒时间以及留观时间方面,复合组短于单一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复合组为2.00%,单一组为18.00%,复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宫腔镜检查的过程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还能够促使患者尽快苏醒,且还能够缩短留观时间,另外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地佐辛 丙泊酚 妇产科 宫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肾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救治肾癌和巨大肾积水27例,均采用腹腔肾切除术治疗,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获成功,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日4-5天,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磷酸氟达拉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要求,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无干扰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0.27mg.mL-1及以下浓度,不干扰内毒素和鲎试剂的反应。结论可以采用此法对磷酸氟达拉滨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查

  • 标签: 磷酸氟达拉滨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方法学 干扰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影像学检查中采用不同造影剂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展开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8年2月-2018年8月,在此期间选择我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运用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检查为实验组,其余40例患者采用离子型造影剂为参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结论在影像学检查中运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能够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造影剂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