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恶性肿瘤是世界医学难题,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方法由于其副作用小、少的特点而被应用在恶性肿瘤治疗体系中。相关研究证明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以及过继免疫疗法。我国于2011年临床上开展的多种免疫监测点阻断剂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推动了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但是由于免疫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免疫治疗方法所存在的自身问题制约其临床广泛应用,因此基于对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现状的分析基础上,探究免疫治疗领域的发展是我国恶性肿瘤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逃逸中图分类号 R7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CR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作为近几年来推出的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案,具有应答持久、耐受性好、长期生存等优势,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伴随着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推广,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逐渐凸显,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虽没有化疗或靶向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也会影响疗效,加重患者身心负担。因此,护理人员仍需正确认识并积极处理免疫治疗毒性反应。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相关文献,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展开综述,旨在为后续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癌症的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免疫疗法已经成为21世纪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型疗法。中医是我国传统的治病之法,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对肿瘤免疫的研究表明,中药对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能调控免疫细胞因子,又能抑制肿瘤免疫微环境,同时联合抗肿瘤免疫疗法还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 标签: 中医肿瘤学 免疫疗法 肿瘤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 简介:肿瘤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主要包括LAK、TIL和转基因的TIL。LAK具有广谱的抗瘤作用,过继输注LAK+IL-2显示了一定的抗瘤作用。TIL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其效高于LAK50~100倍。TNF—2基因修饰的TIL可使TIL抗瘤活性更强,故比单纯的TIL更具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过继性免疫治疗 LA TIL TNF基因疗法
  • 简介:摘要:1型糖尿病是一种具备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目前临床上还未有明确的阐明。近几十年来,免疫干预临床试验逐渐进行,其中包含免疫调节药物,、调节性T细胞等。即便此类试验经抑制自身免疫应答以及胰岛β细胞替换,能够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予以延迟。本次对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脑胶质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免疫治疗的原理、各种免疫治疗策略及其优缺点,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脑胶质瘤 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近几年国内外提倡的针对变应性鼻炎的新疗法,其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1]。尘螨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吸入变应原,也是我国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2]。标准化的尘螨变应原疫苗已在国内临床应用,对儿童及成人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肯定,但按标准化治疗的报道还很少[3]。按照我国现行的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4],其总疗程应不少于2年。

  • 标签: 尘螨变应原疫苗 对变应性鼻炎 舌下免疫治疗 疗效分析 呼吸道变应性疾病 特异性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检测及免疫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12月为期限,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封闭抗体检测及免疫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封闭抗体检测,参与研究的135例患者中有118例患者检测结果呈阴性,占比87.41%;对118例封闭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3个疗程中转阳患者分别有11例、33例和56例,分别占比9.32%、27.97%和4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阳的100例患者成功妊娠并分娩81例,占比81.00%,未转阳的18例患者成功妊娠并分娩12例,占比66.67%,前者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治疗可以助力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转阳,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成功妊娠及分娩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自然流产患者 封闭抗体检测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全程追踪整体护理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8月收治于我院的55例肺癌免疫治疗病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5例肺癌免疫治疗病例划归为两个组别,试验组23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遵肺癌免疫治疗常规护理法施护,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全程追踪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肺癌免疫治疗病例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全程追踪整体护理应用于肺癌免疫治疗病例之中,可促升其心理弹性水准、减低其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全程追踪整体护理 肺癌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晚期肝癌治疗中安罗替尼联合全身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中晚期肝癌患者16例,均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单纯应用安罗替尼治疗,实验组同时联合全身免疫治疗,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中晚期肝癌 全身免疫治疗 安罗替尼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局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在我院诊疗的87例局部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对比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44例,采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收治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过敏性鼻炎生活质量比较、满意度评分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过敏性鼻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比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治疗该病的药物种类不少,但效果并未如人所愿。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是所有因素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共同途径。对邸通过不同的免疫途径和方式进行主动免疫,也能够在转基因动物模型中阻止老年斑的形成。在中枢神经系统Aβ以沉积和溶解两种形式存在,并在脑脊液和血液内动态平衡分布。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免疫治疗 病理改变 转基因动物模型 炎症 Β淀粉样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急性爆发期的螨过敏性哮喘患儿10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定期随访,随访期均为36个月。检测指标为呼气峰值流速(peakexpiratory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血清尘螨特异性IgG4和sIgE水平。观察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做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asthmacontroltest,C-ACT)评分,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的PEF、FEV1%、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sIgE和IgG4显著升高(P〈0.05),C-ACT评分达到完全控制级别。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螨过敏性哮喘患儿能改善肺功能,有效缓解哮喘症状。

  • 标签: 粉尘螨滴剂 螨过敏性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哮喘患儿195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和干预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加用标准化屋尘螨过敏原制剂治疗。比较2组哮喘患儿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IgG4)的浓度变化、肺功能、哮喘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的IgE的浓度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的IgG4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哮喘的症状评分、哮喘的控制等情况以及过敏性哮喘的有效治疗情况也明显改善。结论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是有效的。

  • 标签: 特异性免疫治疗 哮喘 屋尘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个体化护理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儿,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后的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儿经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免疫治疗依从性效果较好,且有效减少了患儿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 依从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时,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62名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分为两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1,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选择顺铂联合紫杉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病情均有一定的改善,但相较于对于对照组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优,数据性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应用于其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可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铂类 结直肠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PD-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的护理及健康宣教。方法:选择在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时间内,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行免疫治疗的80例,进行常规护理与全程管理护理对比研究评价了病人所发生的3或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3级或4级不良反应的发病率是12.5%,实验组为7.5%,资料相当有研究价值(P

  • 标签: PD-1抑制剂 肺癌 不良反应 全程管理护理
  • 简介:50年代Nelson等在体内外实验中发现,红细胞能粘附微生物与相应的补体和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将此现象称为红细胞的免疫粘附(RICA)。更进一步证实红细胞表面有Ⅰ型补体受体(CR1)。红细胞可以通过CR1与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清除CIC。且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1981年Siegel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概念,指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许多疾病发生及病理过程有关。本文总结了我院血液科1991年以来住院的血液肿瘤病人27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肿瘤 免疫功能观察 人红细胞 红细胞免疫功能 白细胞吞噬功能 免疫复合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