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儿,男,15/12岁。汉族,地方幼儿:主因误服氯硝基安定3小时入院。患儿于3小时前误服氯硝基安定(约l(涂片),半小时后急往当地县医院,给予洗胃、20%甘露醇导泻、速尿10mg及纳洛酮0.3mg入壶、能量合剂静点,输注液量约300ml:洗胃洗出禽白色药末之胃内容物,其后呕吐一次,亦可见白色药末.患儿无发热、咳嗽、发憋、紫绀、无腹胀、腹泻及抽搐等: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患儿病后精神不振,未进食,

  • 标签: 氯硝基安定 误服 小儿 临床资料 能量合剂 胃内容物
  • 简介:【摘要】 : 硝基咪唑类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硝基咪唑环结构的药物,包括甲硝唑、异丙硝唑、奥硝唑、塞可硝唑、二甲硝咪唑、替硝唑和洛硝哒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厌氧菌抗菌作用极强。本文介绍了一系列硝基咪唑类化合物,综述了其在抗病毒、抗菌、抗结核以及用于抗肿瘤增敏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展望了硝基咪唑类药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硝基咪唑衍生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药师在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21.07-2022.06期间我院未开展处方点评干预,选取此时院内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处方1000份纳入参照组。在2022.07-2023.06期间我院开展药师处方点评干预,选取此时院内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处方1000份纳入观察组。比较各组的抗菌药物治疗花费、处方不合理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而言,干预后观察组的抗菌药物治疗花费更低、处方不合理情况更少(P<0.05)。结论:在医院应用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时,开展药师处方点评干预能够降低抗菌药物治疗花费,减少处方不合理情况,值得借鉴。

  • 标签: 药师处方点评干预 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 处方不合理情况
  • 简介:目的采用阴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硝基邻苯二甲酸及其杂质4-硝基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进行色谱分离,并测定杂质4-硝基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含量.方法:SIELCPrimesepD(4.6mm×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1%H2SO4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22nm、226nm、262nm.采用杂质外标法对3-硝基邻苯二甲酸样品中4-硝基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进行定量.结果:3种物质在0.5μg·mL^-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检测限分别为0.03μg·mL^-1、0.1μg·mL^-1、0.05μg·mL^-1.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两杂质的定量分析.

  • 标签: 阴离子交换 3-硝基邻苯二甲酸 4-硝基邻苯二甲酸 邻苯二甲酸
  • 简介:目的:研究雌二醇(E2)及催乳素对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鼠乳腺癌(MCAs)的影响.方法:给7周雌性F344鼠单次ivMNU50mg/kg,同时给予2.5mgE2或通过移植MtT/F84持续供应催乳素或生长激素.在ivMNU后,对小鼠进行为期36周的观察.结果:与单独用MNU相比,合用MNU和E2对MCAs的发生影响不大;而在MNU之前用2.5mgE2连续2周治疗小鼠,则能有效降低MCAs的发生.相反,MNU和MtT/F84合用的MCAs发生率高且潜伏期短.与单独用MNU相比,E2治疗组的平均垂体重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上升,平均E2水平93ng/ml,而非E2治疗组只有0.06ng/ml;MtT/F84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也明显提高.结论:在MNU之前经E2预处理,可明显抑制MNU诱发F344鼠MCAs的发生.

  • 标签: 甲基亚硝基脲 乳腺癌 雌二醇 催乳素 乳腺肿瘤 抑瘤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奈唑胺中硝基苯类潜在遗传毒性杂质B的含量。方法:以YMCODS-AMC18(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0.1%三氟乙酸水溶液-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62:3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68nm,柱温为30℃。结果:杂质B在15~6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9);精密度和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98.2%和97.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准确度好,可用于利奈唑胺原料中硝基苯类潜在遗传毒性杂质的测定。

  • 标签: 利奈唑胺 硝基苯类 遗传毒性杂质 HPLC法
  • 简介:本文报道了基于氯氮革与2,4-二硝基苯酚在水溶液中的荷移反应测定氯氮革含量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荷移反应的条件和影响荷移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氯氮革与2,4-二硝基苯酚于20℃水溶液中恒温20分钟即可形成l:l的络合物;在其最大吸收波长444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48×10^3L·mol^-1·cm^-1;并在2.8-96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2%。将拟定的方法应用于氯氮革片剂样品含量的测定,并与药典法相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含量 药典法 二硝基苯 片剂 分光光度法 荷移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芝麻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芝麻素低、中、高剂量5组,每组10只。用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大鼠UC模型,芝麻素组分别给与不同剂量芝麻素进行灌胃治疗,10d后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液和结肠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0和TNF-α含量以及生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芝麻素3个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芝麻素3个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MPO活力及NO和MDA含量均降低,SOD活力与GSH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芝麻素可通过提高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调节结肠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抑制NO生成,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芝麻素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2,6-二氯-3,5-二硝基甲苯衍生物,并且评价了它们对五种细胞系(A431,HepG2,A549,HT-29和HEK-293)的活性。与顺铂相比,大多数化合物对一种或多种细胞系表现出中等或者显著性的细胞毒性及高选择性。对其构效关系(SARs)初步的研究表明,含有苯基(1-哌嗪基)甲酮基团的化合物,特别是在苯环4位氯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活性。发现化合物4g是最有潜力的衍生物,其对A431,HepG2,A549,HT-29和HEK-293细胞的IC_(50)分别为1.04,3.20,6.93,4.10和20.15μmol/L,其活性结果优于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的阳性药顺铂。

  • 标签: 2 6-二氯3 5-二硝基甲苯 细胞毒活性 构效关系
  • 简介:采用热甩尾测痛法观察全身应用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吗啡镇痛耐受形成的影响,并通过观察脊髓和中脑神经元型NOS(nNOS)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变化来阐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NMDA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将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平均分为6组(每组6只):1组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2组、3组、4组、5组和6组为处理组,分别皮下注射L—NAME10mg/kg、L—NAME20mg/kg、吗啡10ms/kg、L—NAME10mg/kg和吗啡10mg/kg、L—NAME20mg/kg和吗啡10mg/kg,每天2次。在注射前测量大鼠的热甩尾潜伏期(tail—flicklatency,TFL)基础值,随后每天第一次给药后50min测量其TFL。第8天最后一次给药后80min(除2组和5组之外)断头取脊髓和中脑,采用RT—PCR技术测量nNOS以及NMDA受体1A和2A亚单位的表达。结果显示,2组大鼠第1天至第7天的TFL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第7天时3组的TFL仍显著性高于基础值;4组的TFL在第1天时最高,在第2至第6天期间逐渐降低,第6天时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5组的TFL在实验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虽然第7天时较第1天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显著性高于基础值;6组的TFL变化趋势与5组相同。PT—PCR分析结果显示,与1组相比,3组脊髓和中脑的nNOS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但NR1AmRNA和NR2AmRNA表达无显著性改变;

  • 标签: 大鼠 吗啡镇痛耐受形成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 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