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霉素敏感试验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操作技术。其准确性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论述青霉素超敏反应、敏感试验影响因素,提出应尽快使用标准青霉素抗原试剂。

  • 标签: 青霉素 皮内敏感试验 超敏反应 影响因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青霉素及头孢类常用药物试的配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选择本科室406例皮肤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皮肤试验方法治疗,研究组的患者接受新的皮肤试验治疗。比较测试准备方法,两种皮肤测试配置方法所需的时间,皮肤测试结果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的皮肤测试准备时间为80s,明显优于常规组的240S。皮肤检查的结果,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新型试组合法制备了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常用的药物试,操作简便,可有效减少组合时间,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青霉素 药物 皮试 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药物敏感试验在为大肠癌患者筛选敏感化疗药物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患者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临床常用的9种化疗药物对大肠癌细胞的敏感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大肠癌细胞对相同药物的抑制率有明显个体差异,不同化疗药物对大肠癌细胞的抑制率也有明显差异。紫杉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对大肠癌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较低。大肠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其对紫杉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多西他赛的敏感率较高。氟尿嘧啶和吉西他滨为抗代谢药,但两者对大肠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性较大。结论:初次化疗的大肠癌患者对多种化疗药物均较敏感,临床常用的紫杉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均属于高敏感药物,可作为初始化疗的首选,药物敏感试验可为大肠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大肠癌 药物敏感试验 化疗药物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镜胃造瘘患者在家庭肠营养管道护理过程中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方式的效果。方法:笔者选择90例经镜胃造瘘患者,在家庭肠营养管道护理过程中,观察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可以看出,明显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经镜胃造瘘患者在家庭肠营养管道护理过程中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方式,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生活方式干预 经皮内镜胃造瘘 家庭肠内营养管道护理
  • 简介: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此骨折主要发生在10岁以内,发病高峰在5~8岁之间。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容易导致骨折移位发生肘翻畸形。而切开复位手术可导致关节僵硬及骨化性肌炎的危险。我科2006年3月~2008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经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小切口重睑成形术与眦赘矫正术联合手术的合理应用。方法在设计小切口重睑成形术的同时,在内眦部设计"Z"形切口内眦赘矫正术。结果全组41例,术后均1期愈合,随访6~12个月,眦赘消失,瘢痕隐蔽,手术效果满意,无复发。结论此术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瘢痕,方法合理,设计简单,操作容易,符合生理要求,手术效果确切。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 正畸学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微创固定术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价值体现。方法:文章纳入本院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病人,入选样本为本院接诊的44例四肢骨折患者,结合患者入院顺序的随机分为1组(n=22)2组(n=22),给予1组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给予2组患者经微创固定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2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更优于1组,实验差异性显著。结论:经微创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不仅可满足骨折生物力学、提供骨折血运,且固定牢固,并可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价值巨大。

  • 标签: 经皮微创 固定术 治疗 四肢骨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微创固定术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价值体现。方法:文章纳入本院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病人,入选样本为本院接诊的44例四肢骨折患者,结合患者入院顺序的随机分为1组(n=22)2组(n=22),给予1组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给予2组患者经微创固定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2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更优于1组,实验差异性显著。结论:经微创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不仅可满足骨折生物力学、提供骨折血运,且固定牢固,并可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价值巨大。

  • 标签: 经皮微创 固定术 治疗 四肢骨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经微创钢板固定术在胫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进我院2023.01-2023.08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围术期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经观察发现,手术时间为(59.82±7.21)min;术中出血量为(98.58±6.25)mL;住院时间为(13.22±6.32)d;骨折愈合时间为(15.11±1.16)周。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IL-6)及IL-8水平、肿瘤坏死因子-a(TNF-α)高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经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合理的治疗策略,值得临床去借鉴。                                                                                           

  • 标签: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骨折 生活质量评分 围术期指标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 收治的 64 例 胸腰椎骨折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相同例数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 32 例 。观察组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两组围术期参数、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 Cobb角、 Frankel脊髓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 1d 的 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 1 年,两组患者的 Cobb 角均明显降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Cobb 角降低明显,椎体前缘高度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满意,相比开放手术,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 、出血量少 、切口长度小 、术后 1 d 疼痛轻、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具有大力推广价值 。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15例经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经镜下胃造瘘术患者15例(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8例)与综合护理的对照组(7例),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经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钢板固定术治疗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共纳入66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均为2021.03-2023.03期间院内收治者。依照掷骰子法划分组别,33例/组。传统组:予以传统术式治疗,治疗组:予以经钢板固定术治疗。评析、处理二组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均优于传统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将经钢板固定术运用到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可降低术中出血风险,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较少,推荐使用。

  • 标签: 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膝关节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经穴位电刺激在全麻鼻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全麻鼻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持续吸入七氟烷麻醉,研究组则在全麻的基础上加入经穴位电刺激。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更优(P<0.05)。结论:在全麻鼻镜手术中应用经穴位电刺激可以有效优化各项机体指标,进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其安全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全麻鼻内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