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我院干部病房1980年至1991年以来死亡病因作一临床分析。由于老年人一人多病,本文统计时根据与死亡有直接关系的主要疾病为病因。1一般资料十一年来,我院干部病房共死亡202人:年龄最小者49岁(脑梗塞);最大者92岁(胆系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见表。

  • 标签: 干部病房 感染性休克 胆系感染 脑梗 病因分析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2002年1月~2011年2月共186例慢性咳嗽患儿按年龄分为4组,并按诊断流程询问病史、进行体检、辅助检查、诊断性治疗,针对病因给予相应处理,随访3~6个月。结果186例慢性咳嗽患儿病因依次为: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54例(29.0%),咳嗽变异性哮喘53例(28.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8例(25.8%),胃食管反流病17例(9.1%),支气管异物7例(3.8%)等。~3岁以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为主,~6岁以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14岁多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胃食道反流病。结论慢性咳嗽患儿前3位病因依次为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不同。

  • 标签: 咳嗽 病因分析 儿童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咳嗽的临床症状,分析慢性咳嗽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对208例患者进行病史、体征、X线、CT、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及痰细胞学检查,通过痰嗜酸细胞计数,及临床的特异疗法的分析,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咳嗽变异型哮喘,感冒后咳嗽,鼻后滴漏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胃食道反流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本组病因的确诊率为98.6%。结论弄清慢性咳嗽的病因并确诊,对临床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慢性咳嗽 病因 哮喘 鼻后滴漏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小儿慢性咳嗽病因为呼吸道感染变异性哮喘、支原体感染、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胃食管返流。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广泛,涉及面广,临床仅根据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往往难以明确诊断,导致咳嗽缠绵难愈;临床对于慢性咳嗽的患儿,应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评价,找出致病原因,对症下药,方可治愈。

  • 标签: 小儿 慢性咳嗽 病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再发性腹痛(RAP)的病因。方法常规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查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查虫卵及潜血检查,腹部彩色“B”超。合理选择地做胃、十二指肠镜及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头颅CT,脑电图,血、尿淀粉酶,胃肠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结果220例小儿再发性腹痛(RAP):检出器质性疾病62例(28.18%),其中胃、十二指肠疾患21例,占器质性疾患的33.87%,功能性腹痛158例(71.82%)。结论RAP中器质性疾病仅占28.18%,在器质性疾病中又以胃、十二指肠疾患为多,占器质性疾患的33.87%,本病主要是功能性腹痛、情绪焦虑、抑郁、考试是造成RAP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女孩。

  • 标签: 小儿 再发性腹痛 病因
  • 简介:自Nettleship(1884)[1]首次报告了视神经炎(ON)的临床特征以来,它已成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年来许多学者为了有效地治疗ON,努力寻找其病源。为同一目的,我们对1980年-1990年间我科收治的108例ON患者做一临床分析,着重探讨引起ON的不同病因,力求从临床角度对ON病因有进一步认识。1.临床资料ON患者共108例,184只眼,双眼76例(占70.4%),单眼32例(占29.6%)(右眼12、左眼20)。男性69(占63.9%),女性39(占36.1%)。发病年龄2岁-64岁,平均年龄26.8岁。41岁以上的18例,15岁以下的7例,16-40岁的共83例(占76.9%)。入院时视力0-4.9(0-0.8),平均为3.8

  • 标签: 视神经炎 病因分析 发病年龄 临床资料 视野缩小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慢性肺炎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医院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炎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发原因,据此提出对症治疗方案,评估疗效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经过治疗后,痊愈7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对于慢性肺炎的治疗,需要医护人员明确其病因,了解具体的患病情况后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这样才能保证疗效。

  • 标签: 慢性肺炎 病因 治疗方法
  • 简介:肝癌发病主要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1.肝炎病毒与肝癌相关的病毒性肝炎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我国90%以上的肝癌病人有乙肝病史,包括病毒感染(携带)、肝炎、肝硬化等。有研究资料表明,HBsAg阳性的人群,患肝癌的概率是阴性者的290~390倍。而我国85%~90%的肝癌病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在肝硬化的人群中有38.1%的人同时存在有肝癌。肝硬化被称为肝癌的癌前病变,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理模式也说明了这一点。此外,肝癌病人家族聚集现象非常明显。

  • 标签: 肝癌 肝硬化 病人 病因预防 人群 肝炎
  • 简介:便秘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指每周大便的次数少于2次、粪便排出困难,或两者兼有并伴不适,如腹胀、恶心纳差、会阴坠胀、便意不尽、心情烦躁等症状。很多患者认为便秘的治疗就是吃泻药通便,殊不知治便秘要寻找其根源,否则便秘掩盖了原发病,就有可能贻误治疗时机。

  • 标签: 治疗时机 便秘 病因 心情烦躁 原发病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临床较为多见,其发病率位于急腹症的第3位[1,2]。其中超过80%的患者病情较轻,仅表现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一般非手术可治愈[3]。部分胰腺出现的相关炎症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需实施手术治疗。少数AP患者在胰腺功能与结构恢复后仍然复发,成为临床急重症[46]。本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病因及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

  • 标签: 自限性 脂血症 临床资料 临床分析 血清淀粉酶 肝功能情况
  • 简介:目的分析冠心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175例冠心病患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对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少了疾病复发频率,促进了患者康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预防措施是一项很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因素 预防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2010年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好发于65岁(71.1%)以上患者,经抢救遗留并发症或死亡的患者均〉65岁。大多数患者文化程度较低,有57.8%为文盲或小学毕业;所有患者均从未接受过正规糖尿病教育,88.9%患者从未进行过自我血糖监测;有51.1%从未到内分泌专科就诊,且很少复诊;不恰当药物治疗比例较高达51.1%;48.9%合并心脑血管或肾脏并发症;疗效及预后与低血糖昏迷持续的时间有关,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结论缺乏糖尿病知识、高龄、合并多种并发症、非专科不恰当药物治疗及饮食不当等是诱发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重要因素,昏迷时间过长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糖尿病教育,尤其是低血糖防治宣教。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当患者意识陷入昏迷状态时,有着极大的危险性,尤其会导致身体机能不能正常运行,较易丧失宝贵的生命,本次就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以急诊内科接收的患者为主要研究主体,特筛选昏迷病例进行调查,有30例,给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分析了患者相关资料,观察患者病情程度,掌握患者发病因素,针对诊断结局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对患者治疗情况等进行了评估。结果:共选定观察主体为30例,针对入院各时间段诊断准确率进行了调查,12小时为66.7%,48小时为83.3%.有28例患者经治疗后意识清醒,治疗成功率为93.3%。对此次患者昏迷因素进行了调查,显示药物中毒、脑出血、脑血栓、有机磷中度各为5例、13例、7例、5例。结论:急诊内科每日接收的昏迷患者较多,由于病情程度不同,病因也有差异性,只有准确的诊断数据才能帮助患者对症治疗,保证抢救结局,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 病因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应用纤维结肠镜(纤结镜)及电子结肠镜,对原因不明的老年人(>60岁)下消化道出血188例进行了检查.并与同期青年人(<30岁)下消化道出血116例作为对照,分析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点。

  • 标签: 下消化道 出血 老年人
  • 简介: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血压急骤升高而引起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此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笔者对治疗高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脑出血(ICH)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早期防治 出血性脑血管病 病因 降低颅内压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82例(34.75%),围产+感染53例(22.46%),感染因素36例(15.25%),母乳性黄疸27例(11.44%),其他因素26例(11.02%),原因不明12例(5.08%)。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人为剖宫产,使用催产素,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合理进行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孕产妇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发生原因,并根据相关因素分析寻找合适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1005例,其中325例患者有盆腔粘连(65例盆腔重度粘连),收集、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剖宫产年龄、手术次数、生殖道感染情况、手术切口方向、子宫切口位置、是否腹膜缝合、盆腔粘连情况及严重程度等,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年龄、患者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方向对患者是否发生盆腔粘连无影响,而患者剖宫产次数、剖宫产中腹膜的缝合情况、出现盆腔炎情况、子宫切口位置是孕产妇剖宫产后盆腔粘连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剖宫产导致盆腔重度粘连分析应尽量减少其剖宫产次数,注意术中腹膜的缝合,尽量子宫下段切口,做好术中的无菌操作,减少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术 盆腔粘连 病因
  • 作者: 康兴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旺苍县人民医院康兴有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之后,经由移民者带入到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中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患的病理报告,这是世界范围关于艾滋病正式记载的第一次,1982年,该病正式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之后,艾滋病迅速蔓延至各大洲,1985年,在中国旅游的1名外籍人士患病,不久后死亡,且证实是艾滋病。最近这些年,艾滋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相关部门对艾滋病进行了大力宣传,想必大家对艾滋病并不陌生,那么,你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吗?又该如何预防艾滋病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