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1例63岁女性,糖尿病史4月,口服格列吡嗪和阿卡波糖治疗,一直无不良反应。后因患单纯疱疹给予昔洛韦0.25g,3次/d口服。首次用药2h后即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检查排除肠道感染。停用昔洛韦,改用阿昔洛韦0.5g,1次/d静脉滴注,格列吡嗪和阿卡波糖继续服用,同时给予补液及对症治疗,第2天头晕和胃肠反应症状完全消失。继续静脉滴注阿昔洛韦4d,单纯疱疹全部结痂,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泛昔洛韦 头晕 胃肠反应 不良反应
  • 简介:1例24岁男性患者因病毒性脑膜脑炎给予阿昔洛韦(0.5g静脉滴注、3次/d)、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甘露醇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3次/d)、磷酸肌酸钠(1g静脉滴注、1次/d)、胰岛素注射液(6U+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氯化钾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次/d)、血栓通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注射液(2ml静脉滴注、1次/d)、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0.2g口服、2次/d)和丁苯酞软胶囊(0.2g口服、3次/d)等治疗。第7天,患者出现视朦,视远物不清,瞳孔扩大,直径约5.0mm,结膜充血。停用阿昔洛韦,其他药物继续使用。5d后,患者结膜充血有所改善,瞳孔稍有缩小,视力有所好转。随访2个月,患者未再出现视物模糊

  • 标签: 阿昔洛韦 视觉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耐药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5例典型的ICU耐药菌感染案例,通过临床药师优化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疗效。结果:5位ICU重症病人临床药师优化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疗效好。结论:在ICU耐药菌感染病人治疗中,临床药师提出合理的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可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并降低药品不良反应。

  • 标签: 泛耐药菌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 简介:浙江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亚医药)是由上海亚生物医药集团于2011年发起设立、以虫草类真菌资源的系统研究及应用开发为主营业务,重点推动包括蝉花虫草、蛹虫草、球孢虫草及冬虫夏草发酵产品等在内的传统中医药虫草类真菌的传承、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是目前虫草类真菌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全链覆盖的生物技术和医药健康国家高科技企业。

  • 标签: 生物医药 股份 浙江 产业现代化 蛹虫草 传统中医药
  • 简介:目的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全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4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内接受健康检查者54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比较2组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部位(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旋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效果较好,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螺旋CT 钙化积分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γ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HBV携带者(ASC)以昔洛韦(250mg,每日3次)口服及干扰素γ(200万单位,隔日肌肉注射1次)治疗3个月(治疗组),并以42例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血清HBV—DNA载体量、e抗原(HbeAg)和表面抗原(HbsAg)含量的变化。有效病例继续治疗6个月,停药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后HBV—DNA载体量治疗组仅16.9%无变化,对照组42.8%无变化(P〈0.01);阴转率治疗组为52.3%,对照组为28.6%(P〈0.05);继续治疗6个月后阴转率治疗组为75.3%,对照组为52.4%(P〈0.01);停药随访1年复发率治疗组为23.4%,对照组为22.7%(P〉0.05)。血清HbeAg及HbsAg含量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昔洛韦联合干扰素1抗病毒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干扰素1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用是有益的尝试。

  • 标签: 泛昔洛韦 干扰素Γ 乙型肝炎病毒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昔洛韦(famciclovir,FCV)缓释微丸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6条家犬随机交叉灌服FCV缓释微丸和FCV普通片375mg后,应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对其进行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FCV缓释微丸和普通片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80±0.84)h和(1.80±0.27)h,峰浓度(tmax)分别为(2.62±1.14)μg/mL和(4.50±0.63)μg/mL,AUC→∞分别为(25.59±7.58)mg·h·L^-1和(26.77±5.53)mg·h·L^-1,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9.85±2.47)h和(4.96±0.78)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09±16.64)%。结论:FCV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 标签: 泛昔洛韦 迟效制剂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 简介:为了更好的利用正交实验的信息,模糊分析法作为新的统计方法应用于优化脂质体的制备,对评价指标综合考虑获得最优制备条件。设计正交实验通过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选择粒径、包封率和物理稳定性作为脂质体质量的评价指标,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模糊分析对结果进行处理,由直观分析和模糊分析获得最佳制备条件,再由验证实验比较各方案的优劣。通过模糊分析法,得到了正交实验中所有因素不同水平可能组合实验的全部结果,在综合考虑各个评价指标的情况下得到最佳处方。直观分析和模糊分析的结果并不相同,通过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分析法史具有优势。与传统方法相比,模糊分析方法预测了各因素与水平全部搭配实验的结果,借助计算机提供比直观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方法手名的信息消除了章聆茹同内的盲区,对处方的伢化和筛诜且有手捍的指导性.

  • 标签: 正交试验 脂质体制备 模糊分析法
  • 简介:1病例患者,男,26岁。因急性肺炎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商品名:拜复乐,拜耳医药保健股份公司)0.4g/d,口服,隔日1次。服用2次后患者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不能耐受。停药后视力逐渐恢复。2讨论莫西沙星是1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

  • 标签: 盐酸莫西沙星 拜复乐 双眼视物模糊
  • 简介:患者女、37岁,因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于1991年1月14日收住院,疑为是“胆——心综合症”作阻囊造影,先用0.3g/ml的影葡胺制剂做静脉预试阴性后,静注60%影葡胺40ml/24g,在贵要静脉处行静脉穿刺,一次穿刺不成功致药液外渗,局部轻微肿疼静注完后10分钟,病人出现胸闷憋气,面部及四肢出现荨麻疹,立即肌注扑

  • 标签: 血管瘤 心律不齐 静脉穿刺 预试 白色针晶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广义估计方程的原理与方法,探讨参数估计值的具体意义及其在不同类型资料中的应用。方法以某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主症胃脘疼痛的改善为例做对重复测量数据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以该药物治疗萎缩性胃炎主症中胃灼热痛3周与6周疗效为例做对等级资料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并做具体的参数解释。结果1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对主症中胃脘疼痛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药。2对胃灼热痛疗效的广义估计方程表明,治疗疗程间疗效情况有差异,治疗6周情况改善。但广义估计方程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义估计方程是分析重复测量资料的强有力的手段。对于其参数的解释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与角度,从定量与定性角度对偏回归系数进行解释可以为临床药物的研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 标签: 广义估计方程 重复测量资料 偏回归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风险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针对性预防ICU护理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理风险影响因素调查表》,抽样调查365名贵州省三级医院ICU护理人员,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与评估,构建护理风险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均符合要求,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支持系统、患者因素四项外在因素对护理风险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影响总效果分别为-0.749、-0.247、-0.206、-0.182。护士基本素质、知识技能、服务态度、协作能力四项内在因素是影响护理风险的中介环节,影响总效果分别为-0.342、-0.178、-0.052、-0.046。结论护理风险的发生受内外因的共同影响,管理者需要加强外因建设,通过外因影响内因,提高护士风险防范能力,从而减少ICU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临床实验室成本与收入间的动态变化,从而为管理者实施财务监控提供有效手段。方法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2001年服务站6~10月支出与收入的数据建立G.M.(1.1)模型对下月收入与支出作出预测。结果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分析,发现预测误兰最小为-0.14.预测误差最大为1.41%,模型精度在98%以上。结论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评价结果可靠,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提供新方法。

  • 标签: G.M.(1.1)模型 实验室 医疗管理 灰色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