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身体负荷过大时,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体力不支,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也会发出多种信号。美国“奥普拉生活网”载文,总结了“身体超越极限的6个暗号”。

  • 标签: 老年人 养生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医学心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是对我们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疗以及预防一直以来都是医学上值得花时间与精力去研究的。肿瘤标志物的提出,可以为肿瘤的相关病情做出一个初步的辅助诊断,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肿瘤标志物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包括肿瘤标志物的作用,以及肿瘤标志物的不准确性,肿瘤标志物升高我们应该怎么办。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更多人了解肿瘤标志物的相关知识。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对照研究,对照研究的重要步骤之一是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通常会得到2个:检验(如t和卡方),以及由检验计算出来的p

  • 标签: 检验值 显著性检验 投稿 临床研究 基本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热惊厥与血清钠的关系。材料与方法62例热惊厥患儿检查其血清钠。结果62例热惊厥患儿中有44例血清钠下降,而且一次病程中多次惊厥组的10例患儿血清钠全部降低。讨论热惊厥可使电解质紊乱,血清钠降低,反之血清钠下降又易诱发惊厥的发生,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补充钠盐也很重要。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血清钠 电解质紊乱
  • 简介:肿瘤标志物是在某一肿瘤组织中特异性地表达或分泌(或释放),而在其他肿瘤组织或正常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低分泌或释放)的分子,即分子标志物或生物标志物,主要用于肿瘤诊断、肿瘤预后判断、治疗后随访、化放疗敏感性判断等。近年来,泌尿系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以膀胱癌和前列腺癌为主,以下就膀胱癌和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泌尿系 分子标志物 肿瘤组织 前列腺癌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应用于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0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A组,7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B组,分别对三组受检者实施肿瘤标志物检验,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不同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同时,对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者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CA724、CEA、CA242、CA199四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不同指标单独或联合检验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进行比较,则有联合检验显著高于单独检验的结果,差异同样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可以对胃癌进行准确诊断,且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比较好,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关于危急制度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在实行危急制度之后抢救的13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在实施危急制度之前抢救的130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危急处理时间以及抢救的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的危急处理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抢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升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危急的敏锐度,有利于在护理中跟医师进行合理的配合,减少患儿伤残及死亡率,从而降低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使得医患关系更加和睦。危急的管理主要以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为主要目的,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危急值 儿科 护理 危急值处理时间 抢救成功率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小儿血清心肌酶的参考范围.方法采集昆明地区245名正常小儿(新生儿45名,2~14岁儿童200名)、50名正常成人的血清,应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四项血清酶及同工酶,所获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小儿,由于其生理和代谢的特点,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与成人有显著性差异,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2项(LDH1-2)活性均高于成人,新生儿心肌酶活性高于儿童.结论建立本地区小儿血清酶参考很有必要.

  • 标签: 新生儿 儿童 血清酶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观察组,择期选其未行血透的尿毒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选择100例健康者为标准组。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Ferritin检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个肿瘤标志物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综合相比,Ferritin、CA125以及CA19-9检测水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肿瘤标志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的患者肿瘤标志物Ferritin、CA125以及CA19-9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血透不能有效的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清除。

  • 标签: 血液透析 肿瘤标志物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为了研究乙肝患者的谷丙转氨酶( ALT)、乙肝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的检验结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9日-2022年10月29日我院检验科收入的乙型肝炎患者26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血清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 HBeAb)  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 等标志物检测,并能够分析各个检测结果,具体分组为: HBsAg、HBeAg以及HBcAb三项阳性为Ⅰ组,共63例; HBsAg  与HBeAg 双项阳性为Ⅱ组,共66例;HBsAg、HBeAb以及HBcAb三项阳性为Ⅲ组,共70例;HBsAg与HBcAb双项阳性为Ⅳ组共67例,比较不同血清学模式患者的HBV-DNA 与ALT指标水平差异。结果:Ⅱ组、Ⅲ组、Ⅳ组的HBV DNA、ALT的检出指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阳性检出方面,Ⅱ组、Ⅲ组的HBV DNA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而Ⅳ组的HBV DNA阳性检出率和Ⅰ组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Ⅲ组、Ⅳ组的AL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通过对乙肝患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ALT、HBV-DNA等多项联合检测,能够明确分析出患者病毒复制和感染情况,能够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谷丙转氨酶( ALT)
  • 简介:目的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与平均治疗日数(ATD)指标综合评价我院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从而评价药物利用理论增加ATD监测指标的必要性.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测定药物利用单位,以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DUI和ATD为指标,回顾性调查分析19547张急诊处方药物利用的合理性.结果统计分析的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1616张,其中注射剂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138张,占35.6%,口服剂抗菌药物的处方有7478张,占64.4%注射剂抗菌药物DUI≤1的有12种,占85.7%,DUI>1的有2种,占14.3%,口服剂抗菌药物DUI≤1的有8种,占80.0%,DUI>1的有2种,占20.0%注射剂抗菌药物ATD<3d的有14种,占100.0%,口服剂抗菌药物ATD≤在7d的有7种,占70.0%,ATD>7d的有3种,占30.0%.结论我院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菌药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 平均治疗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