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脑中风,又叫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致残率、复发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如何才能发现自己、家人或身边的人已经中风了?对此问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脑血管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艺东表示,中风也有报警症状,可以通过身体的细节表现来观察。

  • 标签: 脑中风 孙逸仙纪念医院 测试 主任医师 人类健康 中山大学
  • 简介:摘要:药物制剂专利是药物专利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可延长药物专利整体保护期限,阻止竞争者开发相同产品。随着国内制药企业对药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增加,以及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的增强,针对药物制剂的专利无效宣告案件数量快速增加。

  • 标签: 化学药物 制剂专利 无效宣告 统计分析 案例
  • 简介:摘要:药物制剂专利是药物专利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可延长药物专利整体保护期限,阻止竞争者开发相同产品。随着国内制药企业对药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增加,以及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的增强,针对药物制剂的专利无效宣告案件数量快速增加。

  • 标签: 化学药物 制剂专利 无效宣告 统计分析 案例
  • 简介:目的:利用循证的思路对门急诊处方点评中常见超说明书情况进行判定。方法:对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所属医院上报门急诊处方点评中常见超说明书问题进行证据审核判定,通过审核者纳入处方点评规则。结果:经过整理归纳,22家医疗机构共上报633条超说明书申请。申请涵盖25个专科,以儿科、感染科为主。涉及超适应证、超人群、超用量、超给药途径,共809项。经过审核,57.19%申请未通过。未通过审核主要原因是证据力度不足占66.85%,主要包括文献、专著、专家共识。结论:利用循证的思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处方点评中超说明书情况,但需要评价证据等级、合理解读证据、注意证据更新等问题。

  • 标签: 门急诊处方点评 超说明书 循证
  • 简介:摘要:橡胶膏剂通过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经皮肤毛细血管吸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从橡胶膏剂质量标准和粘附性判定指标进行探索性研究,对橡胶膏剂的黏性研究提供支持。

  • 标签: 橡胶膏剂 黏附性能
  • 简介:目的:解决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中溶血与凝聚项下结论判断存在的意见分歧.结论:建议是否删去该标准项下中模糊概念,以对比观察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较客观的判断,避免药检部门与生产单位对结果判断的差异.

  • 标签: 香丹注射液 溶血 凝聚 结果判定 质量标准
  • 简介:患者女性,52岁,主因进食哽噎伴返酸、剑突下烧灼感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钡餐示:食管下段一长约5cm的狭窄,上段食管扩张.胃镜示:食管下段狭窄,黏膜充血水肿.病理示:中度非典型增生.半年来在消化内科治疗,先后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食管球囊扩张等保守治疗,疗效不理想.决定手术切除狭窄段食管.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机采血小板 无效 食管下段 非典型增生 食管扩张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判定所产生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血尿酸水平分高血尿酸患者(实验组,42例)和正常血尿酸患者(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预后。结果入院第2、7及21天,实验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496.3±58.7)、(443.6±31.8)、(420.2±41.6)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55.4±36.9)、(225.1±32.5)、(205.8±30.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痊愈12例,好转13例,进步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81%;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9例,进步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高血尿酸时,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会更加严重,需加强患者血尿酸水平监控的力度,以帮助其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尿酸 预后
  • 简介:目的:正确理解《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判定标准,确保处方点评科学、公正、务实、准确。方法:介绍《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探讨部分判定标准之间的区别与界定。结果与结论:应进一步增强《规范》的可操作性,防止点评结果出现混乱、误判、重复等现象,以便在正式的《规范》释义未出台的情况下,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参考。药师应熟悉和正确理解规范,加强自身专业学习,积累临床用药经验与合理用药知识,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 标签: 处方点评 判定标准 点评结果
  • 简介: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无菌检查法应用于无菌或灭菌制品、敷料、缝合线、无菌器具及其他应作无菌检查的品种,按照无菌检查范围检查结果为无菌时,由于它既受抽检样本数量的限制,又受生产和灭菌工艺的限制,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它表示的是最终灭菌品种达到了10-6微生物存活概率的相对意义[1].

  • 标签: 中国药典 2000年版 无菌检查法 取样量 结果判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杆菌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测定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判定与评估作用。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行标准化抗结核治疗至6个月末的涂阳初治肺结核患者,入选时间均在2020.06月至2022.06月,入选患者共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痰浓缩集菌检测+痰结核菌培养检查,n=50)与观察组(结核杆菌RNA-SAT检测+痰浓缩集菌检测+痰结核菌培养检查,n=50)。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在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杆菌RNA-SAT用于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疗效判定及评估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有利于提高疗效判定与评估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杆菌 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 肺结核 疗效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杆菌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测定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判定与评估作用。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行标准化抗结核治疗至6个月末的涂阳初治肺结核患者,入选时间均在2020.06月至2022.06月,入选患者共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痰浓缩集菌检测+痰结核菌培养检查,n=50)与观察组(结核杆菌RNA-SAT检测+痰浓缩集菌检测+痰结核菌培养检查,n=50)。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在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杆菌RNA-SAT用于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疗效判定及评估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有利于提高疗效判定与评估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杆菌 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 肺结核 疗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