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膏剂的质量标准及黏附性能判定指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橡胶膏剂的质量标准及黏附性能判定指标研究

何燕梅 缪 鹏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部,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橡胶膏剂通过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经皮肤毛细血管吸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从橡胶膏剂质量标准和粘附性判定指标进行探索性研究,对橡胶膏剂的黏性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橡胶膏剂 黏附性能

橡胶膏剂通过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经皮肤毛细血管吸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对胃肠道的破坏;血药浓度持久可控,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患者可自己用药,出现问题可及时停药,使用方便;避免注射用药的痛苦,避免多次给药,增加病人的顺应性。因此,透皮吸收制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橡胶膏剂系指原料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橡胶膏剂的制备方法常用的有溶剂法和热压法。常用溶剂为汽油和正己烷,常用基质有橡胶、热塑性橡胶、松香、松香衍生物、凡士林、羊毛脂和氧化锌等。也可用其他适宜溶剂和基质。 贴膏剂常用的背衬材料有棉布、无纺布、纸等;常用的盖衬材料有防粘纸、塑料薄膜、铝箔-聚乙烯复合膜、硬质纱布等。

橡胶膏剂的膏料应涂布均匀,膏面应光洁、色泽一致,贴膏剂应无脱膏、失黏现象;背衬面应平整、洁净、无漏膏现象。涂布中若使用有机溶剂的,必要时应检查残留溶剂。

橡胶膏剂的质量标准

根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制剂通则,橡胶膏剂的质量标准如下1】

项目

含膏量

耐热性

黏附力

微生物限度

标准

要求

按标示面积换算成100cm2的含膏量,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膏面应有光泽,用手指触试应仍有黏性。 

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每10cm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2、橡胶膏剂粘附性能判定指标研究

橡胶贴膏系指原料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将皮肤作为给药通道,使药物经皮肤持续输入体内,是经皮给药系统常用形式。橡胶贴膏结构一般为无纺布、胶粘剂(常用压敏胶)、药物和离型纸。橡胶膏用的无纺布是膏药的承载物,其粘附性能主要依赖于胶粘剂,对橡胶膏制剂的使用效果有重要影响。由于药物经皮渗透进入体内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橡胶膏剂必须具有足够的粘性来保证贴敷期间的粘附性能,确保药物能与机体持续密切接触。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0952黏附力测定法规定:测定橡胶膏剂贴于皮肤后与皮肤表面黏附力的大小。本测定法分别采用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及黏着力四个指标测定橡胶膏剂的黏附力。其中初黏力、持黏力和剥离强度这三个指标与橡胶膏所用胶粘剂质量密切相关。胶粘剂质量可以用初黏力、粘接力和内聚力三个参数指标来衡量。黏着力表示橡胶膏剂的黏性表面与皮肤附着后对皮肤产生的黏附力。

(1)、初黏力:

初黏力系指橡胶膏剂黏性表面与皮肤在轻微压力接触时对皮肤的黏附力,即轻微压力接触情况下产生的剥离抵抗力。初粘力用于表征胶粘剂与被粘物表面的接触“粘性”,可用斜面滚球测定原理进行测试:通过钢球和试样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试样对钢球的粘附作用来测试试样初粘性。

采用滚球斜坡停止法测定橡胶膏剂的初黏力。将适宜的系列钢球分别滚过置于倾斜板上的供试品黏性面,根据供试品黏性面能够粘住的最大球号钢球,评价其初黏性的大小。

(2)、剥离强度

持黏力用于表征胶粘剂与被粘物表面抵抗界面分离的能力,与胶粘剂质量、被粘物、压力、时间和环境条件有关,可用剥离强度测试来评价。剥离强度表示贴膏剂、贴剂的膏体与皮肤的剥离抵抗力;采用180°剥离强度试验法测定。

(3)、持黏力

持黏力用于表征胶粘剂的内部强度,通常用膏药粘贴后抵抗剪切蠕变的能力来衡量。持黏力可反映贴膏剂、贴剂的膏体抵抗持久性外力所引起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将供试品黏性面粘贴于试验板表面,垂直放置,沿供试品的长度方向悬挂一规定质量的砝码,记录供试品滑移直至脱落的时间或在一定时间内位移的距离。

(4)、黏着力

黏着力是表示橡胶膏剂的黏性表面与皮肤附着后对皮肤产生的黏附力。黏着力适用于尺寸不小于35mm×60mm的贴膏剂、贴剂。黏着力表示贴膏剂、贴剂的黏性表面与皮肤附着后对皮肤产生的黏附力 贴膏剂、贴剂黏着力的测定值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制订黏着力限值的两个原则:一是贴膏剂、贴剂在用药期间,应能独立附着于皮肤;二是黏着力大小应在人体体感可接受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建议橡胶膏剂的黏着力应在3000~6000mN,凝胶膏剂的黏着力应在1000~2000mN。 供试品中,3片应均在规定的限值内,如有1片超出限值,则另取3片进行复试,如均在规定的限值内,则符合规定;如仍有超出限值者,则不符合规定。不论何种情况,如有1片发生脱膏或有拉丝现象,则不符合规定。

3、结论

初黏力、持黏力和剥离强度属于胶粘剂的三个不同方面的相互独立的参数,需要合理控制,如持黏力过小,会导致膏药布丧失对压力敏感的粘合特性,膏药贴服性差,容易松落,影响膏药药性的发挥;而剥离强度过小,则可能导致膏药剥离时从胶粘剂层分离,部分胶粘剂转移至被粘表面,带来清洗困难等弊端。

参考文献

[1]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