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张超随着夏天的来临,气温也随之增高,人体内的血管系统随着升高的温度导致血管阻力发生了下降的现象。那么气温升高,大量的汗液随之而来,就会导致血液容量的减少。维持血压的三大要素包括:血管阻力、血液容量、心脏功能。随着夏季的气温升高,血液容量的减少,使人体血压低于春、秋、冬三个季节,尤其是冬季。所以,夏季是低血压的高发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范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的作用机制及其早期康复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收治入院的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并低血压的患者59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主要进行功能训练,带腹带、弹力袜),积极治疗吸低血压症状,并针对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进行探究。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吸氧、静脉葡萄糖注射液滴注、盐酸米多君治疗后,头痛、眩晕等症状得到控制,未出现晕倒及摔倒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引起的低血压,主要是对自主神经功能产生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临床应早期发现并予以治疗,同时还应结合相应康复治训练,继而维持心功能,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 标签: 急性高位脊髓损伤 低血压 机制 康复治疗
  • 简介:常常有患者来门诊咨询,说自己最近经常头晕,尤其是蹲着站起来后晕得更厉害。医院查血说有轻度贫血,好像还有低血压。是不是贫血引起的低血压呢?这样的问题非常普遍,很多老百姓会把贫血与低血压混为一谈。其实,从医学术语来讲,贫血和低血压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

  • 标签: 轻度贫血 低血压 生命 门诊咨询 医学术语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低血压发生原因,为临床预防透析中的低血压提供依据,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科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发生1988次低血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低血压以透析后3~4 h发生率高,通过给予高渗溶液,同时调整透析液浓度、温度和血流量,症状能迅速缓解。结论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高,采取个体化透析,密切观察病情,仔细分析原因,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对患者的血压观察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而且直接反应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和体液平衡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是血液透析中常见和严重并发症,是指血液透析时收缩压降低≥20mmHg(1mmHg=0.133kPa),或降低至10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发生率为25%-50%。IDH常使透析治疗不能够正常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存活率,增加护理工作量。现对我院发生IDH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某院发生的由于服用氯吡格雷后出现严重低血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提示医务工作者在使用氯吡格雷的时候不仅要掌握适应症,还要特别关注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时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用药期间患者的反应,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 标签: 氯吡格雷 不良反应 低血压
  • 简介:低血压是慢性肾衰病人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5%~50%。因此,探索预防低血压发生成为血透中必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1995~1999年我院净化中心对47例病人进行了3364次血液透析,其中并发低血压113例次,现将临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2组,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为90.0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1.2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4.2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疗法 血液透析患者 低血压 影响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导致严重低血压、气道压力升高及临床应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09~2010年上报鱼精蛋白不良反应47例病例。47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中度和重度血压降低30~50mmHg的38例,轻度血压降低20~29mmHg的9例。结果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输血等措施,在不良反应发生5min之内血压恢复正常的40例,占85.11%;7例除药物治疗外,同时重新建立体外循环、手动控制呼吸等10~30min内好转。结论鱼精蛋白导致严重低血压反应难以预测,手术进行中必要的预防和积救治措施是降低鱼精蛋白严重不良反应的的关键。

  • 标签: 鱼精蛋白 中和肝素 严重低血压 治疗
  • 简介:摘要氯普鲁卡因因起效迅速、阻滞效果好、毒性低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其亦可以引起低血压、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本文旨在通过一例因氯普鲁卡因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低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生理盐水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中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109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共260例次,观察血浆置换前10min始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血浆200ml组,与对照组(不补液)在血浆置换治疗中发生低血压的情况。结果260例次血浆置换治疗有12例次(4.62%),其中对照组9例次(100k)、生理盐水200ml组2例次(2.27%)、血浆200ml组1例次(1.22%)发生了低血压,均出现于血浆置换开始5~30min内。与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200ml组(X^2=4.582,P〈O.05)、血浆200ml组(X^2=4.544,P〈0.05)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血浆200ml,能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 标签: 人工 血浆置换 肝功能衰竭 低血压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影响。方法以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10月,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血液透析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的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为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2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其发生低血压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概率,提高血透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的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为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2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其发生低血压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概率,提高血透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血液透析
  • 简介: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的5期经过,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病程的4-6天,迟者8-9天,是病情危重的征象之一。少数顽固性休克患者,由于长期组织灌注不良出现紫绀,并促进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1月2006年1月收治HFRS117例,其中发热期80例,低血压休克期97例,临床诊断符合2001年第六次全国HFRS学术会议标准,并经血清抗HFV1gm检查确诊。

  • 标签: 肾综合症出血热 低血压休克期 临床观察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自然疫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