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粘液瘤在临床上少见,在生前能得到正确诊断的较少,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开展,使本病能在生前作出正确的诊断,病人得以及时进行手术而可完全恢复健康。本文拟对粘液瘤的发病率、病理学、临床特征和各种检查的意义及如何提高诊断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左房粘液 粘液瘤
  • 简介:现有野战医疗装备中没有适应运动状态中的输液装备。据此,我们研制出折叠式输液吊杆,可以固定在担架边、床边、病人推车、桌边、椅子扶手等多种部位,有两个高度可供选择,容器、输液管道均有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可以克服交通工具颠簸给输液带来的不利影响,不用时可将其偏倒顺放在担架边,不占地方又不影响病人休息。

  • 标签: 折叠式 野战医疗装备 医院门诊部 吊杆 固定器 输液管道
  • 简介:我院近10年来共完成小肠折叠138例,其中92例行外固定(系膜缝合法26例,肠壁缝合法43例,系膜贯穿缝合法23例),46例行内固定。外固定中有6例发生术后肠绞窄而再次手术。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肠绞窄 缝合法 术后 小肠 外固定术 再次手术
  • 简介:胸中段食管癌手术方式不一,剖胸及颈部吻合更符合食管中段癌手术原则:能够满足于原发肿瘤的彻底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安全及降低手术并发症.我们于1996年4月~1998年10月共手术治疗67例胸中段食管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中结肠灌洗法清洁肠道,Ⅰ期切除肿瘤吻合肠道。结果病死率5.3%,吻合口漏发生率2.6%。结论中结肠灌洗应用于梗阻性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痛苦,降低了肿瘤复发率。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急性梗阻 结肠灌洗 Ⅰ期切除吻合
  • 简介:半结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此类肿瘤极易导致肠梗阻,作为临床急腹症,该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却出现严重失衡,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对半结肠癌肠梗阻进行治疗,但传统三期手术易导致吻合口瘘,这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影响,因此对半结肠癌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比分析了两种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半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一期切除吻合治疗 结肠癌肠梗阻 一期切除吻合术 左半结肠癌 临床意义 手术治疗
  • 简介:1998年以来,我们对因2次以上胆道手术后胆总管上段狭窄引起的频繁发作胆管炎及黄疸的病人,在左右肝管仍然沟通的情况下,选择了肝管空肠吻合,18例患者均得到治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左肝管 空肠吻合术 胆总管 黄疸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后对心脏心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心内科成功实施封堵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6例,包括室间隔缺损70例,动脉导管未闭86例,均为左向右分流病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封堵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射血分数(LVEF),室短轴缩短率(LVSF),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封堵术后3个月LVDs及LVDd开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及LVSF于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6个月(P=0.43)、12个月(P=0.65)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封堵对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安全、有效,可进一步减少心重构的发生。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 封堵术 心室重构
  • 简介:患者男性,26岁。因肺炎静脉给予氧氟沙星0.3g,2次/d治疗。3d后出现失眠,短暂的言语混乱。第5天出现极度兴奋,行为异常,不能入睡。给予地西泮治疗,次日停用氧氟沙星,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停药24h后恢复正常状态。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谵妄
  • 简介:1例40岁女性患者,因发热7d入院,既往无糖尿病、药物过敏史。查肥达氏反应示甲型副伤寒感染,给予患者氧氟沙星(0.5g,ivgtt,qd)抗感染治疗,用药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由7-3mmol·L-1降至3.8mmol·L-1。停药3d后,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明显不适。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甲型副伤寒 血糖异常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高血压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选取55例高血压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55例健康体检者为疾病组、正常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疾病组的LVEDD、LAD、E/A高于正常组(P<0.05),疾病组的LVEF低于对照组(P<0.05);Ⅰ级疾病组患者的LVEDD、LAD、E/A低于Ⅱ级、Ⅲ级(P<0.05),Ⅰ级疾病组患者的LVEF高于Ⅱ级、Ⅲ级(P<0.05)。结论:高血压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可明确患者的心脏结构变化,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指导临床早期识别患者,早期有效治疗患者。

  • 标签: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 超声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高血压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选取55例高血压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55例健康体检者为疾病组、正常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疾病组的LVEDD、LAD、E/A高于正常组(P<0.05),疾病组的LVEF低于对照组(P<0.05);Ⅰ级疾病组患者的LVEDD、LAD、E/A低于Ⅱ级、Ⅲ级(P<0.05),Ⅰ级疾病组患者的LVEF高于Ⅱ级、Ⅲ级(P<0.05)。结论:高血压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可明确患者的心脏结构变化,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指导临床早期识别患者,早期有效治疗患者。

  • 标签: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 超声 心功能
  • 简介:目的对比右腋下小切口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5月84例成年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经右腋下小切口组及正中胸骨劈开组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主动脉阻断时间、关胸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气管插管带管时间、胸腔引流量、出血量、疼痛分级、镇痛药物用量。结果42例患者全部经右腋下小切口顺利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气管插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与正中胸骨劈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关胸时间、疼痛分级、镇痛药物使用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出血量与正中胸骨劈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对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良好且与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相比,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瘢痕小且隐蔽性好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微创外科技术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用氧氟沙星的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耐多药肺结核病人7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氧氟沙星,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22%,和对照组数据77.78%相比更高(P<0.05)。关于不良反应,试验组发生率8.33%,和对照组30.56%相比更低(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用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疗效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 疗效
  • 简介:冠心病时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室功能减退,尤其是室射血机能常有明显受损。这不仅表现在每搏射血量减少,而且更多表现为室完成射血机能的作功方式的改变。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以

  • 标签: 冠心病 左室 心肌缺血 射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46岁.因咳嗽、咳痰3d,于2003年8月28日就诊.既往患过肺炎,陪同人介绍患者对阿齐霉素(泰力特)过敏,家族中母亲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T36℃,BP112/80mmHg(1mmHg=0.133kPa),HR68次·min-1,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湿性啰音.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的效果。方法: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有52例,均于2022.02-2024.02期间入我院治疗。按掷骰子法分组,26例/组,参照组行腹腔镜半肝切除治疗,分析组行腹腔镜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评析、处理二组的肝功能状况、治疗疗效。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而言,治疗前分析组肝功能状况与其相似,治疗后分析组肝功能状况更好、治疗疗效更高(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可以使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治疗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 治疗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高血压室肥厚伴心衰竭的患者使用心脏彩超进行检查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0日~2018年7月10日来我院使用心脏彩超检查出高血压室肥厚伴心衰竭的患者33例作为异常组的研究对象,再选取同一时间段心功能健康的正常人员33例为正常组的研究对象。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的LVDd、LAD、LVESD、LVEDD、舒张压、收缩压、E/Ea、LVEF、LIMI、LVFS、LVM等指标。结果患有高血压室肥厚伴心衰竭的异常组患者的LVDd、LAD和LVESD以及LVEDD都高于心功能健康的正常组人员,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患有高血压室肥厚伴心衰竭的异常组患者的E与Ea的比值和舒张压以及收缩压都高于心功能健康的正常组人员。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且患有高血压室肥厚伴心衰竭的异常组患者的LVEF低于心功能健康的正常组人员。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患有高血压室肥厚伴心衰竭的异常组患者的LIMI、LVFS、LVM高于心功能健康的正常组人员。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高血压室肥厚伴心衰竭的患者使用心脏彩超进行检查的诊断结果较准确,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值得使用。

  • 标签: 心脏彩超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宗旨在于高血压室肥厚伴心衰竭的诊断,并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此疾病的应用,并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人员,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室肥厚伴心衰竭人员30例为(研究组)与健康人员30例为(参照组),对60例人员进行心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组间人员检查指标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组LVEF比参照组显高,且E/Ea、LAD、LVEDD均低于参照组;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高血压左室肥厚 左心衰竭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