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和大剂量胰岛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大剂量胰岛小剂胰岛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和血、尿尿酮体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小剂和大剂量胰岛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均有明显效果,但小剂胰岛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更为明显,可以有效使低血糖发生概率减少。

  • 标签: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 小儿 胰岛素 大剂量 小剂量
  • 简介:人类认识到糖尿病(DM)的现象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由于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直到1921年才由加拿大学者Bantng和Best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出胰岛,从此开辟了DM治疗的新时代.胰岛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经历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过程.最早使用的胰岛是动物胰腺组织的粗提物,以后经过不断纯化,衍生了许多胰岛的制剂,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近年又开发了胰岛类似物(insulinanalogue),制备成超短效和超长效胰岛制剂,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 标签: 胰岛素 胰岛素原 胰岛素类似物 C肽 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环孢素联合小剂激素在治疗膜性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9年期间到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膜性肾病患者,以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接受小剂环孢素治疗(n=50),试验组所有病例均接受小剂环孢素联合小剂激素治疗(n=5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显著,试验组表现效果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疗效情况,试验组治疗显效、有效人数均更多,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满意度对比,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小剂环孢素联合小剂激素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进一步保障治疗质量,降低尿蛋白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环孢素 激素 膜性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治疗新疗法。方法:对68例CVA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BDP)300μg/日吸入,加服茶碱缓释片(舒弗美)100mg,早晚各1次,息斯敏10mg,晚睡前服。对照组33例:给予息斯敏10mg,晚睡前服,并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疗程两组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71.4%),有效10例(28.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0例(30.3%),无效23例(69.7%),总有效率30.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小剂激素吸入联合小剂茶碱、息斯敏治疗CVA疗效满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茶碱 息斯敏 CVA 咳嗽变异型哮喘 治疗
  • 简介:华蟾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在应用过程中刺激血管,致使病人疼痛及静脉滴速减慢,甚至引起静脉炎,因此限制了该药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加入小剂酚妥拉明后,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酚妥拉明 华蟾素 血管刺激 小剂量 静脉炎 疾病控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左甲状腺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20年2月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共35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消瘿丸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小剂左甲状腺治疗。比较两组压迫感消失时间、结节消失时间、颈部胀闷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压迫感消失时间、结节消失时间、颈部胀闷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左甲状腺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和改善症状。

  • 标签: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 左甲状腺素 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3年 6月至 2014年 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 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200 ,每天 3次;观察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100 加氨茶碱 0.05-0.1g,每天 3次。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73.68%,高于对照组的 60.52%;其不良反应率为 13.2%;较对照组的 39.5%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小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糖皮质激素 氨茶碱 轻中度哮喘
  • 简介:胰岛B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中,前胰岛原mRNA经转录而合成分子量为11500的前体分子,即前胰岛原,其寿命极短,约30~60秒。它合成后即刻在胰岛BN胞中经过微粒体酶的作用将其裂解为分子量为9000的胰岛原,然后转运至Golgi复合体,形成被成笼蛋白包被的囊泡,内含胰岛原。分泌颗粒成熟后去除成笼蛋白包被,胰岛原经蛋白水解酶的酶切转化为胰岛和C肽,并逐步形成分泌颗粒,储藏在小囊泡内。当胰岛B细胞受到刺激后,分泌颗粒与胞浆膜融合并将其内容物释放,该过程被称为胞吐作用。

  • 标签: 前胰岛素原 分泌机制 蛋白水解酶 胰岛B细胞 分泌颗粒 粗面内质网
  • 简介:例l女,57岁。因下肢浮肿,于2006年2月14日来院就诊。患者糖尿病史11年,长期口服降糖药。血糖:空腹9.5mmol/L,餐后2h25.1mmol/L,Ccr115.26ml/min,尿微量白蛋白(UAER)116.9μg/min。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停口服降糖药,给予重组人胰岛(甘舒霖30R)早餐前30min12u皮下注射,20min后自觉口干、耳鸣未介意。晚餐前30min再次皮下注射甘舒霖30R8u,10min后出现蹩气,口干难忍,口唇麻木肿胀。局部皮肤于注射后1-2min瘙痒、红肿,次日声音撕哑,咽痛加重。换用重组人胰岛(诺和灵)、(优泌林)、动物胰岛皮下注射均有上述反应。改口服格列喹酮(糖适平)150mg/d,3周后血糖:空腹6.2mmol/L,餐后2h8.1mmol/L。上述反应未出现。

  • 标签: 胰岛素过敏 重组人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性肾病 皮下注射
  • 简介:日前,在北京医保全新东四店举办的一次糖尿病大课堂上,一位新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向我们询问,“听说治糖尿病要打胰岛,而且一旦打了之后就会‘上瘾’,再也停不了药,有这回事吗?”其实,很多新糖友都会有这种担心,这是他们对糖尿病缺乏了解的缘故。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糖尿病知识,患者就会明白,这种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 标签: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成瘾 糖尿病知识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抢救重症哮喘结合小剂肾上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之间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4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急诊后测量血压、脉搏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面罩吸氧,同时建立静脉通路,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静脉注射,同时给予甲强龙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肾上腺皮下注射,对于临床症状无缓解的患者可重复注射肾上腺,肾上腺的使用量不超过1mg。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给予常规哮喘巩固治疗和抗炎治疗。结果在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指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好转,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好转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指标,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治疗后对照组20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16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20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100%。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重症哮喘发作急诊抢救过程中给予小剂的肾上腺,可快速缓解患者病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胰岛抵抗常合并脂代谢紊乱,游离脂肪酸(FFA)升高起的脂毒性(LIPOTOXITY)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阐明其机理将日益受到重视。论点脂毒性(LIPOTOXITY)是指高浓度的循环游离脂肪酸(FFA)或高含量的细胞内脂,在糖尿病形成中的毒性损害作用,其主要作用部位为肝脏、肌肉、胰腺。2型糖尿病发生的两个主要环节胰岛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中,脂毒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论据本文从①体内FFA水平升高的原因②FFA脂毒性作用机制③脂毒性与胰岛抵抗三个方面论述脂毒性与胰岛抵抗的关系。结论引起脂毒性作用的诸多因素中,游离脂肪酸(FFA)的升高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胰岛抵抗。

  • 标签: 脂毒性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紊乱 游离脂肪酸 2型糖尿病 脂肪细胞
  • 简介:时至今日,新的降糖药物不断涌现,但胰岛治疗仍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维持生命,也必须使用胰岛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来维持生命,

  • 标签: 胰岛素 个体化治疗 起始治疗
  • 简介:婴幼儿哮喘因患儿对吸入疗法不配合,较儿童哮喘治疗更加困难。我院儿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月用小剂肝素佐治婴幼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剂量 肝素 婴幼儿 药物治疗 哮喘
  • 简介:将3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干扰α-2b肌内注射:6个月-1岁每次10万,1-3岁20万/次,1次/日;对照组采用病毒唑10mg/kg加入10%GS100mlivdrip。两组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剂干扰α-2b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可靠。

  • 标签: 小剂量 干扰素Α-2B 治疗 小儿 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病人应用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对血糖控制、胰岛敏感性和胰岛分泌的影响.方法:30名单纯饮食、运动治疗无效或单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双盲给予15或30mg/d国产盐酸吡格列酮治疗12周,对治疗前后的各项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5或30mg/d吡格列酮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效果良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mg/d吡格列酮治疗前后空腹胰岛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抵抗(HOMAIR)指数无变化,30mg/d吡格列酮治疗前后空腹胰岛水平及HOMA-IR均明显下降.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耐受性好;吡格列酮对胰岛敏感性的改善存在剂量依赖性.

  • 标签: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剂左甲状腺应用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探析。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某医院进行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的60例病患,按照盲分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安慰剂),观察组实施小剂左甲状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结节大小。结果:预后,观察组病患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节直接明显小于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小剂左甲状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节直径缩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 良性甲状腺结节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