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热惊厥与血清钠的关系。材料与方法62例热惊厥患儿检查其血清钠值。结果62例热惊厥患儿中有44例血清钠下降,而且一次病程中多次惊厥组的10例患儿血清钠全部降低。讨论热惊厥可使电解质紊乱,血清钠降低,反之血清钠下降又易诱发惊厥的发生,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补充钠盐也很重要。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血清钠 电解质紊乱
  • 简介:高热惊厥是一种与年龄相关性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为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脑内某些物质的改变以及免疫遗传因素有关。有报道认为发热性惊厥小儿血清钠浓度明显降低。为进一步阐明二者的关系,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对收治的50例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水平进行测定,报道如下。

  • 标签: 高热惊厥 血清钠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资料 儿科
  • 简介:以肌注安定为对照。探讨安定、水合氨醛溶液直肠给药对惊厥急救的实用价值。方法在60例惊厥患儿中直肠注入水合氯醛溶液与安定溶液比较两药对惊厥的疗效。结果安定溶液能迅速从直肠吸收,2-5分达到有效控制惊厥的效果。水合氯醛吸收较安定慢,在5-8分达到有效控制惊厥的80%。结论安定、水合氯醛溶液直肠注入均可作为有效控制惊厥的急救措施。

  • 标签: 小儿 急性惊厥 直肠给药 急救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联合其他抗痨药物对小儿Ⅱ型肺结核持续性高热中的疗效观察。方法42例患者,随机选取各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体温降为正常、痰菌阴转、病灶吸收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含氧氟沙星组的化疗对小儿Ⅱ型肺结核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少。

  • 标签: 氧氟沙星 小儿 Ⅱ型肺结核 持续性高热 抗痨药物
  • 简介:患者女,49岁.因脑外伤于2005年4月1日入本院颅脑外科,既往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7.3℃,R20次/min,P82次/min,BP130/85mmHg(1mmHg=0.133kPa);头皮裂伤.血常规:WBC9.8×109/L,RBC4.84×1012/L,HGB134g/L.头颅CT检查:颅底骨轻微骨折但颅内未见出血和脑挫伤的影像学改变.诊断为外伤性颅底骨折.

  • 标签: 10%葡萄糖注射液 醋谷胺 外伤性颅底骨折 乙酰谷酰胺 寒战 高热
  • 简介:热性惊厥(FC)是婴幼儿期最常见惊厥原因,且以后每次发热时易复发,FC反复和持续发作可导致脑损伤后遗症。为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降低脑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我们对有FC病史的患儿在发热早期用安定溶液保留灌肠,预防FC复发,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定溶液 药物保留灌肠 预防 热性惊厥 复发 婴幼儿
  • 简介:1978-10~1997-11期间我们完成了对267例次血液透析患儿的护理,今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中37例患儿共进行了267例次的血液透析,男孩19例,女孩18例,年龄为4~13y。原发病;慢性肾炎15例,急进性肾炎6例,肾炎型肾病4例,急性肾炎综合征3例,溶血尿毒综合征2例、毒蘑菇中毒2例、鱼胆中毒2例,甘露醇肾病1例、乙醇中毒1例以及遗传性肾炎1例。本组患儿均具备血液透析的指征,均施行了急诊血液透析。1.2透析方法采用GambroAK-10型透析机,小型中空纤维透析器。每次透析历时2.5~4.5h,血流量为50~1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管通路:本组20例采用外造瘘法,6例行经皮静脉单针穿刺术,11例采用经皮深静脉插管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透析方法 中空纤维透析器 失衡综合征 血容量
  • 简介:1997年7月~1998年9月,我们共收治8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87例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年龄在1~13岁,高热(38℃以上)11例,平均退热时间5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部分在正常范围或偏低。咽部痰液培养支原体阳性68例,血清冷凝滴度上升29例,87例患儿经中西药结合治疗均痊愈,平均治疗12天。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肺炎患儿 护理体会 中西药结合治疗 超声雾化吸入 实验室检查
  • 简介:患儿接受心脏手术后,对手术后疼痛均产生不安和恐惧。因此,缓解疼痛是护理人员重要职责。2002年8-2003年12月,对我科23例心脏手患儿术后疼痛,通过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脏手术 疼痛 护理措施 护理技术
  • 简介: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轻者能自行缓解,危重者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我科近3年共收治3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中男20例,女14例,经治疗、护理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护理体会 临床观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患儿 意识障碍
  • 简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且大多数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儿童在感染疾病时出现发热症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解热镇痛抗炎药在儿科的药物使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普通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和某些急性传染病都是引起发热的主要疾病.众所周知,持续高热(腋温>39℃)会直接威胁患儿健康,它不仅使机体耗氧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促发高热惊厥,还可使人体消化功能及防御感染的能力降低.因此,适当应用退热药可以快速降低体温,缓解高热引起的并发症.但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药效仅能维持数小时,体内药理作用消除后,体温将再度上升.儿童发热多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选用退热药的主要依据是其疗效及副作用的大小.合理使用此类药物,对儿童的健康和身体的康复非常重要.本文着重对本院2005年4月份门诊儿科患儿使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进行统计,通过查阅相关用药经验报道,与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期评价和指导本院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解热镇痛抗炎药 门诊 小儿 并发症 消化功能 营养素
  • 简介:贫血指的是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小儿贫血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患儿身体发育,甚至影响将来的身体素质。因此,小儿贫血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标签: 小儿 贫血 护理 饮食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襄樊市中医院的李凤新观察了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在治疗时采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自拟止泻汤,其药物组成如下:党参10~15g,云苓l0~15g,炒苍术10~15g,车前子9~12g,砂仁3~6g,诃子6~9g,粟壳6~9g,甘草3~6g。可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适当调整剂量。其治疗结果如下:本组78例,服药1~3日,均痊愈。据此认为,上述自拟止泻汤健运脾胃,化湿止泻,用其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

  • 标签: 止泻汤 小儿 腹泻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