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62岁,因急性间质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甲泼尼龙80mg静脉滴注。输液约5min后患者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舌麻,全身瘙痒,胸背部出现散在荨麻疹。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氯雷他定10mg口服,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0.5h后症状基本消失。

  • 标签: 甲泼尼龙 过敏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消化道反应是恶性血液病化疗时的常见副作用。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恩丹西酮止吐效果满意,但仍有少数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呕吐,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化疗的继续进行。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对单用恩丹西酮难以控制的化疗药物所致呕吐,再联用甲泼尼龙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甲泼尼龙 恩丹西酮 止吐 副作用 恶性血液病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超大剂量甲泼尼龙(MP)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8例,根据伤后治疗时间和用药,分为伤后8小时内采用超大剂量MP治疗组23例和未应用MP治疗对照组45例;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6周对脊髓损伤程度按ASIA2000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MP治疗组6周后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应用超大剂量MP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甲泼尼龙 急性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甲泼尼龙冲击短期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中重度TAO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各25例,A组给予口服泼尼松持续治疗,B组给予甲泼尼龙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冲击治疗,1次/1周,连续12周,前6周每次0.5g,后6周每次0.25g。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后,B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AS评分,突眼度、复视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随访18个月,两组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泼尼龙 冲击治疗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舒适化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麻醉后患者最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PONV管理不充分可导致多种全身并发症以及延迟恢复,此外,PONV与患者的不满密切相关,但至今仍未探索出减轻PONV的金标准方案,其管理仍然是患者和医生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具有镇痛、抗炎、免疫抑制剂和止吐作用。其中,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代谢较快,镇痛、止吐效果明显,对肾上腺功能影响较小等优点。本文就甲泼尼龙用于预防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进行简略综述。

  • 标签: 全麻患者 术后恶心呕吐 甲泼尼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泼尼龙和特布他林联合用于AECOPD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AECOPD病人145名,随机分2组。试验组75名第一时间使用甲泼尼龙和特布他林,对照组70名使用特布他林,视病情再加用药物。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从FEV1和FVC上看,在疗程结束之时:试验组分别是(1.47±0.31)L、(59.64±5.02)L,和对照组(1.25±0.29)L、(55.23±5.47)L相比更高(P<0.05)。从总有效率上看,试验组97.33%,和对照组81.43%相比更高(P<0.05)。结论:AECOPD联用甲泼尼龙和特布他林,肺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疗效也更为显著。

  • 标签: AECOPD 甲泼尼龙 价值 特布他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小儿急性喉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喉炎患儿纳入到研究中,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2年2月,共计选择90例。根据随机盲选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有45例。单药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则在其基础之上接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的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声嘶及喉鸣等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 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的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声嘶及喉鸣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急性喉炎患儿的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布地奈德 甲泼尼龙 小儿急性喉炎 疗效 症状
  • 简介:1例65岁男性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给予高流量吸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g、1次/8h静脉滴注,万古霉素0.5g、1次/8h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g、1次/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60mg/d静脉滴注。治疗3d病情控制不佳,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机械通气,因患者出现躁动应用维库溴铵4mg静脉推注,4~6h重复给药(16~20mg/d),同时甲泼尼龙减量至80mg/d静脉滴注。治疗5d患者出现睁眼困难,肌力下降,四肢腱反射减弱,肌酸激酶(CK)650U/L,考虑为急性类固醇肌病。停用维库溴铵,改为丙泊酚,甲泼尼龙减量至40mg/d静脉滴注。2d后症状缓解,睁眼困难消失,四肢肌力逐渐恢复。5d后患者CK119U/L,肌无力症状完全消失。

  • 标签: 甲泼尼龙 维库溴铵 急性类固醇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就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研究目标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53例重症MP患儿,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26例患儿、研究组27例患儿分别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常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方案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指标水平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多层螺旋 CT诊断肺部单发结节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80例肺部单发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结节 17例,恶性结节 63例。恶性结节平均直径大于良性结节。对所选取患者进行多层螺旋 CT诊断,对并良性、恶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恶性结节的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其内高低密度混杂分布并见点条状异常强化征象, CT强化峰值在静脉期, CT值位于 (72.5±16.3)HU;良性结节结节强化方式多样,无明显规律,但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良性结节内高低密度分界清晰, CT强化峰值在延迟期, CT值位于 (58.7±16.4)HU。结论 多层螺旋 CT平扫及增强能观察结节形态、内部特征、边缘及周围征象。

  • 标签: 多层螺旋 CT诊断 肺单发结节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肠梗阻的患者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多层螺旋CT和X光片两种检测方法,以寻找最优的检查方法为目标,为肠梗阻放射诊断提供更好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通过腹部X光片和多层螺旋CT检测同时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检查,并将两种方法和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肠梗阻患者的最终检查率。结果:通过两种方式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光片的检出率。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和X光片检查均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但是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光片的临床检测率,在临床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肠梗阻 多层螺旋CT X光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肺小结节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肺小结节的诊断效能,并统计恶性肺小结节的CT影像特征。结果 多层螺旋CT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6.43%,准确率为95.54%。恶性肺小结节的CT影像特征主要呈现出钙化、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棘状突起。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较高,对指导小结节肺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部 小结节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2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61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其余61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应用常规阿奇霉素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评价,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RP值明显较高,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32例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中有25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甲泼尼龙 阿奇霉素 小儿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联用 甲泼尼龙与 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小儿科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小儿 难治性支原体 肺炎患儿 76 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38 例患儿 。对照组患儿 应用 阿奇霉素 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与 甲泼尼龙联合应用的治疗措施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的 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 阴影 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的比较,显著提高( 94.74% VS 76.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儿的 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肺部阴影 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均较对照组患儿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联合应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 的临床 疗效 显著 , 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得到快速改善,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值得进行临床的大力推广 。

  • 标签: 甲泼尼龙 阿奇霉素 小儿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银杏磷脂复合复合率的方法。方法将银杏磷脂复合物中的银杏黄酮与AlCl3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3nm波长下测定吸收值。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2mg·mL^-1,线性方程Y=0.0421X-0.0028,相关系数为0.9998。加样回收率在98.8%~104.2%之间,RSD=2.2%(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银杏磷脂复合复合率的测定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磷脂复合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我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5例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经乌司他丁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8~64岁,平均43岁.致伤因素:车祸2例、挤压2例、高空坠落1例.骨折类型:单侧股骨合并胫腓骨骨折2例,双侧股骨干骨折1例,骨盆骨折合并单侧胫腓骨骨折1例,骨盆粉碎性骨折1例.闭合性骨折4例,开放性骨折1例.栓塞部位:肺栓塞5例,其中肺、脑栓塞1例.发病时间:术前4例,术后1例.发热、呼吸困难5例,意识障碍1例,全身皮肤出血点4例,休克2例.肺X线片示两肺纹理呈'暴风雪'样改变5例;头颅MRI示脑内广泛、对称性分布点状T1T2异常信号灶1例;尿液镜检可见脂肪滴5例;血气分析示氧分压<60mmHg5例,氧合指数<200mmHg5例.

  • 标签: 乌司他丁 甲泼尼龙 脂肪栓塞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肠道病毒 71 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方法: 以我院 48 例肠道病毒 71 型手足口病患儿为调查样本,采用随机分组分为人数均等的 2 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治疗,对患儿治疗后病情改善程度进行调查。 结果 :观察组患儿疗效评估有效率为 95.83% ,对照组为 75.00% ,统计有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儿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精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无统计差异(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红细胞沉降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所有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能够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缩短其治疗时间。

  • 标签: 甲泼尼龙琥珀酸 肠道病毒 71型 手足口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