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养心神一增静减怒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 标签: 饮食 阴阳消长变化 功能活动 外感因素 心律失常 血压升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抑郁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系统神经心理学及头颅MRI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定,探究病变部位与脑卒中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左侧颞叶病变脑卒中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右侧颞叶病变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病灶脑卒中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单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颞叶卒中、额叶卒中、左侧基底区卒中患者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左颞叶、非额叶卒中、非左侧基底区卒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与左侧颞叶病变部位、病灶数目相关性明显,临床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心理干预,全面预防脑卒中抑郁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病变部位 相关性
  • 简介: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编排格式规范,自2016年第1期开始要求:(1)对于有DOI编码的文章须注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2)中文参考文献采用中、英文双语著录。在文献序号先列出中文文献,另起行列出该文献的英译文。作者姓名的英译文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写,名按音节首字母大写的缩写形式。中文刊名使用其刊名的英文简称,不使用汉语拼音名称,无规范英文简称者著录英文刊名全称。

  • 标签: 参考文献 格式 规范 中国
  • 简介:鼻纤毛在防止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规律摆动将进入鼻腔的灰尘、细菌、变应原等通过纤毛黏液系统排出体外,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纤毛运动状况除与纤毛摆动频率(CBF)有关外,亦与纤毛的长度相关。人鼻黏膜纤毛长约6μm,正常纤毛长度维持着鼻黏膜的稳态,长度异常会导致纤毛协同作用降低及纤毛传送速率降低,导致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功能降低,使得细菌、病毒、变应原及有害物质排出受阻,与黏膜接触时间增加.

  • 标签: 纤毛上皮 鼻黏膜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冻干卡介苗在存放十年的质量结果进行收集,达成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的目的。研究方法通过将卡介苗装入安瓶和小瓶,分别对其中活菌数进行定期检测,分别在半年、一年及十年进行质量检测。分别将存放在相同小瓶当中的冻干卡介苗存放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分别在半年、一年及十年进行质量检测研究结果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在小瓶当中的冻干卡介苗活菌数量明显高于安瓶当中冻干卡介苗活菌数量,而同样采用小瓶存放的冻干卡介苗在存放十年其活菌数量依旧十分可观。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绝经2型糖尿病妇女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01至2016-12-31住院治疗的50例绝经2型糖尿病女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列地尔组,各25例。所有病人均口服碳酸钙600mg,qd和骨化三醇0.25μg,qd,前列地尔组病人再给予前列地尔20μg,iv,qd,共14d。比较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两组病人的骨代谢指标。结果:对照组病人用药前后骨钙素无显著差异(P〉0.05);而前列地尔组病人用药3个月后的骨生成指标骨钙素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前列地尔促进绝经2型糖尿病妇女骨钙素升高,促进骨形成。

  • 标签: 前列地尔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钙素 糖尿病 2型
  • 简介:目的探究双能量CT(DECT)评价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30例进行化疗栓塞,于术后4周行DE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了解患者肝脏病灶情况。对DECT图像分别采用双能量成像处理法(A法)和常规成像处理(B法),根据病灶碘油缺损区和(或)周边区强化显示结果进行评分,并DE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法取得图片的评分显著高于B法(P〈0.05)。DSA检出42个病灶,A法和B法分别检测出38个和32个病灶;A法的病灶阳性检出率为90.5%、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86.0%,显著高于B法(阳性病灶检出率为76.2%、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58.0%)(P〈0.05)。结论DE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思路。

  • 标签: 双能量CT 原发性肝癌 化疗栓塞术
  • 简介:目的探讨旋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顺序。方法100例旋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外踝一后踝一内踝的顺序行复位内固定。对照组行、外、内踝顺序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愈合时间。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90.4±8.5)分高于对照组的(81.6±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7,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46.5±15.1)ml、手术时间(51.6±6.5)min、临床愈合时间(5.51±1.52)周均少于对照组的(161.6±16.4)ml、(63.4±8.1)min、(6.86±1.6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90、8.034、4.269,P〈0.05)。结论外踝-后踝-内踝的顺序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疗效肯定,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 标签: 三踝骨折 内固定 顺序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经皮椎体凸成形术(PKP),分析对骨水泥渗漏影响因素。方法结合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1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PKP治疗,针对患者所出现的骨水泥渗漏现象,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渗漏组和无渗漏组,并对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研究中160例患者共有51例患者出现了骨水泥渗漏现象,渗漏率为31.88%,在临床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神经根压迫症状和脊髓压迫症状,其他患者暂无明显异常。在单因素分析方面,不同的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术前Cobb角、一次性治疗椎体个数、椎体骨折情况、穿刺路径、手术医师技术、骨水泥注入量的不同与PKP手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在多因素分析方面,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术前Cobb角、穿刺路径、椎体骨折情况、骨水泥注入量为PKP手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术前Cobb角、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周壁有无破坏等因素是影响术后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 简介:目的探究将外踝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应用于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重建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间收入的所有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缺损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2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所有患者均应用外踝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同期修复缺损组织,观察所有患者的组织缺损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完成,其组织缺损状况均得到修复,并且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1±0.9)h。而所有患者的皮瓣制备时间为40-65min,平均时间为(55.4±9.1)min。而实验结果中,患者的皮瓣完全成活率为112(90.32%),其中包括9例远端皮肤坏死、2例患者出现切口局部感染,9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病症均痊愈,未见存在生命危险患者。结论在对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组织重建时,可以应用外踝穿支皮瓣进行修复,能够提高皮瓣的存活率,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外踝穿支皮瓣;踝关节;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重建;应用价值踝关节以及足跟区皮肤缺损是临床上一种多发伤,并且也是临床对组织进行修复的一项难题1。相较于传统的背部或腹部皮瓣选择方式来说,外踝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修复具有更为灵活的制备方案2。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探究了将外踝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应用于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重建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间收入的所有足跟区皮肤缺损组织缺损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2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本次研究中纳入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64例,所有患者年龄区间介于54-78岁,患者平均年龄数据(61.6±7.2)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均进行资料统计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纳入本次实验。(P>0.05)。1.2方法在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当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插管,所有患者均采用预防性气管切开,保证患者的呼吸状况。根据患者状况,对患者进行皮瓣缺损修复。在对患者进行气囊止血带下,对患者的皮瓣远端进行切取,将患者的静脉、神经和动脉完全暴露,将其进行切断,结扎,并在远端做好皮瓣制备,将皮瓣周缘切开掀起,使患者的神经以及营养血管包裹在皮瓣内,纵行将患者的皮肤进行切开,游离患者的静脉浅层,并纵行切开筋膜组织,形成含神经经在内的皮瓣蒂。皮瓣选择完成,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损伤皮瓣缝合,注意连接患者的神经,保证患者移植皮瓣的血液供应。1.3评价标准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皮瓣制备时间,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状况,评价皮瓣修复效果。1.4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皮瓣成活率则应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而实验数据应用卡方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时间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而实验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若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微笑服务对提高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在全院开展微笑服务,以真诚的笑容向患者提供服务,反映出护士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结果全院护理总体满意度由原来的87.5%上升到90.2%。结论将微笑护理服务应用于患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关系。

  • 标签: 微笑服务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感染特点,并探讨抗感染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60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能够明确感染部位42例(占70.00%),不能明确感染部位者18例(占30.00%),前三位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占45.24%)、血液(占14.29%)及肛周(占9.52%);病原菌检出3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8.33%,革兰阳性球菌占30.56%,真菌占11.11%.降阶梯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升阶梯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升阶梯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短于升阶梯治疗组(R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初次诱导化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部位不明确患者占有较高比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升阶梯治疗可能延误抗感染时机,延长感染控制时间及增加感染相关病死率,亚胺培南为基础的降阶梯抗感染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 发热 感染 降阶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腰椎骨折伤者进行损伤鉴定采取CT检查的方法,分析其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体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对比效果。方法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椎体凸成形术)与对照组(30例,保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EVO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治疗患者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椎体凸成形术的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天麻素、奥扎格雷以及异丙嗪联合使用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74例循环缺血患者,均存在明显眩晕症状,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天麻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天麻素、奥扎格雷以及异丙嗪联合治疗。治疗完毕后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眩晕评分以及眩晕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联合奥扎格雷、异丙嗪治疗循环缺血眩晕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眩晕 天麻素 奥扎格雷 异丙嗪 后循环缺血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南部医联体医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和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为核心的朝阳区南部医联体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抗菌药物处方3436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制定的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估标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估,对处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结果该医联体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范围为0.86~1.12;处方合理性评估发现不规范处方271张(7.89%),用药不适宜处方352张(10.24%),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为主要问题。结论医改该医联体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部分不合理问题,开展医联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与合理性分析,为合理用药干预管理及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 标签: 抗菌药物 医联体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颈胸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PICC置管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性完成PICC置管概率,和并发症概率。结果实验组完成概率为100.00%,高于观察组完成概率(82.00%);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概率26.00%(P﹤0.05)。结论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PICC置管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概率,并能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概率,增强患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 颈胸部 放疗 PICC置管 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桔梗克咳糖浆配合头孢唑肟对肺癌患者化疗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桔梗克咳糖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相关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感染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为70.00%(P〈0.05),而体温、咳嗽气喘、肺部湿罗音等的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的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桔梗克咳糖浆和头孢唑肟治疗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可以有效改善了感染症状,降低了感染指标水平。

  • 标签: 桔梗克咳糖浆 头孢唑肟 肺部感染 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补肾接骨汤方对四肢骨折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疼痛肿胀患者84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接骨汤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疼痛、肿胀)复常时间及其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为80.95%(P〈0.05),疼痛、肿胀复常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接骨汤用于治疗四肢骨折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加速了患者症状复常与骨折愈合。

  • 标签: 补肾接骨汤 四肢骨折 疼痛肿胀 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