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常说的血压实际上是两个数值,分别是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以往认为低压高更危险,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其实是高压高更危险。最危险的一种类型是高压高、低压低,即二者相差比较悬殊;而高压和低压都高,也比高压高、低压低要好一点。低压高一般多见于年轻人,与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缺少运动有关,这些不良习惯导致外周小动脉肥厚,进而使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大,导致低压较高。

  • 标签: 高压 精神紧张 不良习惯 外周血管 低压 舒张压
  • 作者: 何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何鹏对于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而言,拿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刹那,情绪是极为不稳定的,甚至丧失信心,产生了一了百了,放弃治疗的想法。其实病友们完全不必如此绝望,白血病虽然属于一种治愈难度较高的恶性肿瘤,但并非没有治愈的可能。对于患者而言,首先要摆正心态,遵从医嘱,配合进行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泸州市叙永县人民医院杨洋颈椎骨折是会引发脊髓的损伤的,会有程度轻重不同的截瘫出现。它的并发症可有初期、与晚期(危险期)两个不同的时期,较常见的就是肢体畸形、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等。大部分颈椎骨折的人,最后离开的时候都不是由于颈椎骨折这个病,而是由于并发症。所以,对并发症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颈椎骨折最后治疗的结果。为了让病患尽最大可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尽快的恢复自身的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病人生活的治疗,一定要按照病人健康的程度对颈椎骨折的病人进行宣传和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及相关危险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按照病情分度标准患者分成两组,轻度组38例,重度组39例,入院后进行PSG多导睡眠系统监测,在监测前后进行血压测量,确定相关因素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轻度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以及有TC、AHI、MinSpO2等指标是造成患者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应特别注意。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危险因素 血压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具体预防策略。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中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进行随机分组,普通组与调查组患者各35人。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调查组患者采取护理危险因素评估,应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1.43%(4/35),比普通组患者低17个百分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管理水平以及加强护理人员基础培训是提升神经外科安全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途径,应用风险管理可大幅提升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安全系数。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危险因素 风险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定的预防措施,进而减少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为回顾性调查法。胸外科手术后,隐患非常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有很多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只有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必要的预防,才可以降低出现感染的概率,提高病患的康复水平和康复速度。

  • 标签: 胸外科手术后 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控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监护病房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住院的 132 例开颅手术的患者,对纳入研究的患者病历进行查阅,统计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 相关因素分析显示, 肺部感染患者年龄、吸烟史、既往史、气管切开、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均是颅脑重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颅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指导临床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以达到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颅脑术后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 本院 2013年 9月 -2014年 9月 收治的 108例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的一般资料 ,其中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研究组) 54 例,非进展性脑卒中( 对照组) 54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血糖血压情况 。结果:研究组高血压、糖尿病史以及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管狭窄多于 对照组 , 空腹及餐后 2h 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 ( P< 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与血管狭窄、血糖血压水平以及脂代谢紊乱、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相关 。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进展性卒中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2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322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05%(71/322);经单因素分析发现,ICU入住时间>15天、基础疾病、单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雾化吸入、使用抗菌药物>2种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为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ICU入住时间>15天、使用抗菌药物>2种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及单纯气管切开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可针对高危因素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救治创伤患者死亡发生危险因素及急诊救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2017年所收治的共计200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死亡病例共计60名,收集并对比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原因、现场急救等资料情况。结果通过资料研究显示,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在年龄、现场急救等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以分析年龄越大,现场急救方式的正确与否、及时与否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的治疗效果。结论在临床上急诊救治创伤患者的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为超过50岁,现场急救不规范等。可以针对上述两个方面对患者的整体急救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善,提升救治的整体效果。

  • 标签: 急诊救治 创伤患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明确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纳入的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探讨HIE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疾病发病的单因素分析发现,产妇文化程度及产科检查、产程等因素对疾病发生具有直接影响,产妇年龄与该疾病的发生并无直接联系。在60例HIE新生儿中,55例患儿恢复良好,预后不良人数为5例,良好率为91.67%。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与预后与多种因素存在联系,强化对围生期的监控及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状态,使患儿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危险因素 预后
  • 作者: 刘彩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彩芳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我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颅内病变患者进行调查,将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将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2例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85%(36/742)。术前评估中年龄大、基础疾病多、GCS评分低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次手术、手术持续时间长、开颅手术比例高及术中出血量多是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长、引流量多、昏迷时间长及护理满意度低也是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应该对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有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 简介: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选取住院老年患者80例,2015年12月-2016年2月入院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3月-2016年5月入院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之后,分别实施全程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老年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10.00%(发生患者有4例、百分比为10.00%;未发生患者有36例、百分比为90.00%)低于对照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30.00%(P<0.05);观察组住院老年患者的满意度95.00%(满意患者有30例、百分比为75.00%;一般患者有8例、百分比为20.00%;不满意患者有2例、百分比为5.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再实施全程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住院老年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 护理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措施。方法 采集 2013年 9月至 2014年 9月在本院 196例 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20例 发生发生 UEX的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意识不清楚、紧张不配合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经验不足、约束不当等。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有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改善舒适度,进行自身培训等。结论 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充分正确的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 UEX的发生率。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ICU 危险因素 护理防范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76例青年人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AMI患者中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持续性剧烈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74例;大量吸烟者(20支/d)49例;高血脂42例;冠心病家族史39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4例。发病诱因中青年AMI发病前有明显刺激诱因52例,过度疲劳38例,情绪紧张、激动12例,暴饮暴食22例,大量饮酒9例。结论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开展高血压、高血脂的防治工作,吸烟是青年AMI患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必须严格戒烟,改变其不良习惯,加强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饮暴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控制糖尿病等,有效降低青年AMI的发病率。

  • 标签: 青年 急性心肌梗塞 特点 危险因素
  • 作者: 李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荆门第一人民医院李新[摘要]中心静脉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之一,目前被广泛应血液透析患者中;而随着导管的应用各种相关并发症也相继发生。其中,导管相关性血栓是血液透析导管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心静脉导管栓塞后,部分栓塞会引起导管通路血流量不足,导致透析治疗不充分;完全栓塞则会导致血液透析无法进行,甚者可造成导管所在静脉狭窄或永久性堵塞等[1]。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其中风险识别是关键。本文针阐述了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为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 简介: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分析患者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的对象是我院120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对该120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感染的原因,根据每个患者的条件制定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最后总结经验。结果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这些因素都能使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合并疾病、侵入性操作(P<0.05)也是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相关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掌握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然后根据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 标签: 医院感染 老年冠心病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危险因素尝试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全部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数据研究有效的护理工作对策。结果本研究选择的4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切除部位右半肝1例、左半肝1例、左外叶1例、左内叶1例、其它肝段0例。以上患者有3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心律失常、2低蛋白血症、2低血钾。结论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危险性因素,对患者的疾病预后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应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以提升的患者的疾病康复率。

  • 标签: 肝癌 合并糖尿病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方法
  • 简介:创伤性脑积水属于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见后遗症的一种,这种继发性损害会影响患者预后,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患者脑组织功能障碍,甚至致残。据相关调查研究,创伤性脑积水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脑脊液循环通路因纤维化被堵塞,会造成吸收障碍,和脑积水的发生机制有极强相关性。因此,探析颅脑外伤后脑积水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对预防颅脑外伤患者出现脑积水具有积极意义,可对创伤后脑积水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颅脑外伤患者致死、致残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创伤性脑损伤 创伤后脑积水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主要分析老年患者在病症治疗阶段中的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有心源性猝死病症的老年患者为实验对象,数量为80例,充分的掌握患者的疾病发生具体情况以及以往的生活习惯,从而可以总结出心源性猝死的病症发生原因。结果老年患者的身体各项机能容易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治疗阶段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的病症,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主冠状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等病症,而产生心源性猝死病症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比较大或者是剧烈运动。结论老年患者的心内科病症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酗酒、吸烟、情绪波动较大、运动剧烈等因素的影响提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充分的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且主要监测患者高血压等病症,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病症的概率。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治疗期间 心源性猝死 临床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