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古人说“针砭时弊”,是借用医家的治疗之法,比喻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抨击。“针”我们都熟悉,是针灸用的金针。“砭”则是古时一种治用的石器。治是一种价格低廉且疗效独特的治病方式。

  • 标签: 割治疗法 大夫 中医 社会不良风气 价格低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癌返神经入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甲状腺癌返神经入处受侵犯患者20例参加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中评估返神经受侵犯程度,对于受侵犯的神经,采取粘连松解。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前有声音嘶哑及声带异常患者2例(10%)例,术后6个月声音嘶哑4例(20%),声带异常5例(25%)。结论:治疗甲状腺癌返神经入处受侵犯应该先进行准确评估,明确病情后治疗以粘连松解,神经减压为主,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

  • 标签: 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 入喉处侵犯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罩与气管插管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术前明确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新型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45例。新型罩组使用新型罩,气管插管组予气管插管建立气道进行麻醉,比较并记录两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新型罩组置入罩后血压轻度下降,心率减慢,但麻醉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气管插管后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气管插管后1min和3min明显,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5min上述症状好转,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新型罩组血压、心率均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氧饱和度与气管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罩组未发生术中误吸,术后出现咽部明显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气管插管组术中误吸2例,术后出现咽部明显不适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麻时应用新型罩建立气道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且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人 新型喉罩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 简介:冷面杀手历史上,乌头堪称“一剑封”的毒药。它曾是使用最广泛的军用毒药。上阵杀敌前,士兵们将乌头汁液涂在兵器上,让受伤的敌军彻底丧失战斗能力。其毒性之猛烈,连健壮者如关羽,也须刮骨疗毒以绝后患。

  • 标签: 乌头 毒药
  • 简介:咽喉肿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对饮食、睡眠、说话产生不良影响.位于手背上的中渚穴是一个治疗痛症的要穴.《针灸大成》中记载:“咽肿,中渚.”因此,当发生咽喉肿痛时,可重按中渚穴,以清热通络、消肿止痛.

  • 标签: 咽喉肿痛 中渚穴 《针灸大成》 常见症状 不良影响 清热通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60例老年喉癌术后狭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激光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预后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意义(P>0.05),术后12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应用价值高于激光手术,可降低术后疼痛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喉狭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喉癌患者经全切除术和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喉癌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喉部分切除术,40例)与参照组(全切除术,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换管成功率更高,对比P0.05,术后1周,实验组的各项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对比P

  • 标签: 喉癌 全喉切除术 喉部分切除术 生存质量 疗效
  • 简介:淀粉样变是一种淀粉样变物质沉积于喉部的疾病。该疾病的病因、临床分类、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均有自身特点,本文对该疾病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淀粉样变 喉部病变 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I-gel罩与Supreme罩在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手术中应用的气道管理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结扎术的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I-gel罩组(I组)和Supreme罩组(S组),每组40例,经静脉麻醉诱导后,记录两组插入罩成功率、操作时间、气道密封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插入罩即刻(T1),插入后1min(T2),5min(T3),拔出罩前(T4),拔后1min(T5),5min(T6)记录MAP和HR。术中监测气道峰压(Ppeak),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拔出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段血液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Ppeak,PETCO2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Ppeak低于气道密封压。与S组比较,I组术后咽部疼痛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I-gel罩与Supreme罩均可以安全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呼吸循环稳定,但I-gel罩咽喉并发症更少。

  • 标签: I-gel喉罩 Supreme喉罩 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
  • 简介: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对显微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显微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2~65岁,体重42~85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2组(n=60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常规去氮给氧依次静注丙泊酚2.0mg·kg^-1+芬太尼3.0μg·kg-1(F组)或丙泊酚2.0mg·kg^-1盐酸羟考酮0.1mg·kg^-1(O组),以1.0mL·s^-1的速率静脉推注芬太尼或盐酸羟考酮后,观察1min内患者的呛咳反应,然后再给予米库氯胺2.0mg·kg^-1,待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前(T0)、静注芬太尼或盐酸羟考酮后1min(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拔管后3min(T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采集静脉血用放免法检测皮质醇(Cor)、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Glu),同时记录麻醉诱导时两组患者呛咳反应(FIC)发生率;麻醉苏醒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及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咽喉疼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F组、O组在T2、T3、T4时点NE、Cor、Glu、MAP、HR虽有所升高,但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点,F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NE、Cor、Glu分泌水平也明显增加,O组T0与T1时点相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FIC的发生率18例(30%)明显高于O组的0例(P<0.05);术后呼吸抑制F组发生率6例(10%)明显高于O组的1例(1.7%)(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F组10例(16.7%)明显高于O组的2例(3.3%)(P<0.05);两组清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咽喉疼痛、苏醒期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0.1mg·kg^-1)作为全麻诱导辅助药可以增强心血管稳定性、降低�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喉显微手术 芬太尼 丙泊酚
  • 简介:作者自1985年至1990年6月,对500例病人用卷棉于填塞鼻腔、咽喉喷雾加气管支气管滴入分段麻醉法,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得较好效果。检查前6小时禁饮食,检查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纳0.28,咽部喷1%的卡因1~2次,观察5~10分钟,无过敏反应,即用卷棉子蘸1%的卡因+1%麻黄素溶液填塞较宽敞一侧鼻腔直至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麻醉体会 填塞鼻腔 气管支 卷棉子 的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马唑仑用于五官科手术患者罩全麻诱导与维持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70例五官科手术行罩全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结果:在患者麻醉与苏醒情况对比方面,观察组镇静诱导时间为53.92±5.03,对照组镇静诱导时间为38.18±4.22,观察组镇静诱导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瑞马唑仑在五官科手术行罩全麻患者的麻醉中,麻醉的安全性较高,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稳定,值得参考。

  • 标签: 瑞马唑仑 五官科 喉罩全麻 效果
  • 简介:目的控制清咽利颗粒的质量,保证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咽利颗粒中主要成分射千、青果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溶液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品溶液对鉴别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清咽利喉颗粒 定性鉴别 射干 青果 甘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罩气囊压力指示器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女性100例,年龄45~66岁,体重51~75kg。子宫全切除术,全身麻醉,每组50例,均使用普通型一次性单管4号罩,观察罩气囊置入前的充气量,调节气囊压力次数、置入时间、咽痛、囊压力指示器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体重,手术时间(P>0.05)。两组罩置入成功率A组97%,B组96%(P>0.05)。调节气囊压力次数A组2±2次,B组0.6±1次(P>0.05)。置入时间A组52±12秒,B组21±4秒(P<0.05);咽痛A组3例,B组2例(P>0.05)。B组置入LMA时红区抽气者23例,黄区需充气者4例,绿区无需者23例。结论罩气囊指示器的临床应用证实一次成功率较高,密封严并发症少,操作比囊压观察简便,准确性较高。

  • 标签: 麻醉 喉罩 指示器 囊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