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中药口服液是一种新兴药剂,将中药作为主要制作材料,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药材进行提炼、浓缩等等操作,最后得到的澄明液体。中药口服液优势较多,具有疗效快、服用方便、易于保存等等。重要口服液属于一种精制的药剂,需要经过多个复杂的制造焊接,才能得到口服液成品。中药口服液制备过程中,有两个要求,分别为澄明和无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极强的制备工艺为支持,本文对其制备工艺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

  • 标签: 重要口服液 制备 工艺
  • 简介:氧氟沙星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及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用其制备滴耳剂对化脓性中耳炎有良效。为此,我们对本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初步探讨,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的含量,并对本制剂进行了稳定性及刺激性实验。

  • 标签: 氧沙星 滴耳剂
  • 简介:环孢菌素A(CsA)与光敏交联剂4苯甲酰苯甲酸(BBa)溶于丙酮,在紫外光照下,通过光化学反应在CsA残基侧链上引入活泼的羧基。纯化后的CsABBa共轭物在水溶性碳二亚胺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聚L赖氨酸载体发生偶联,获得免疫抗原。该方法更完整的保留了CsA的特征结构。选用具有更大氨基密度和较低免疫原性的聚L赖氨酸作载体,所得偶联效率更高,平均分子量为40000的PL载体上偶联131-174个CsA分子。

  • 标签: 环孢菌素A 免疫抗原 4苯甲酰苯甲酸 聚L赖氨酸
  • 简介:目的研究白色洗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根据该制剂实际存在的性状及临床使用问题,从化学反应原理,调整白色洗剂处方有关组分用量,并以性状、沉降系数和重新分散性为质量评价指标,考察反应液浓度(浓溶液与稀溶液)、反应液温度(25℃和80℃)对白色洗剂质量的影响.结果:新配方可制备性状符合规定、沉降较慢的成品,反应液温度为80℃时优于25℃,所得白色洗剂颜色乳白,颗粒细小均匀,絮凝程度较高,48#h沉降系数为0.623,重新分散次数为2.结论:原料处方量、反应液浓度、反应温度均会对白色洗剂性状及沉降系数产生影响,只有掌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配制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 标签: 白色洗剂 处方分析 反应液浓度 反应温度 制备工艺
  • 简介: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治疗以厌氧菌为主要病原菌的的漱口液,并制订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用系数倍率法测定了漱口液中替硝唑和洗必泰的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RSD=0.9%)和99.6%(RSD=0.8%)。

  • 标签: 替硝唑 洗必泰 漱口液 系数倍率法
  • 简介:血栓性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我院将应用多年的经验方剂制成脉舒颗粒。经临床150例病例观察,取得很好的疗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脉舒颗粒 血栓性静脉炎 疗效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养心安眠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在制备过程中所选用的设备是旋转制粒设备,同时进一步有效优化和改进制粒过程中所涉及的辅料种类、辅料用量、润湿剂种类、润湿剂用量、制粒转速、颗粒干燥温度等相关方面的指标和参数,由此进一步筛选出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通过相对应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我们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是 :总混粉里边含有 15%麦芽糊精 ,5%PVP K30,让两者进行均匀彻底的混合,然后,把 95%乙醇当作其中的润湿剂,添加的剂量维持在 10mL/100g,通过这些材料制备出相对应的软材。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旋转制粒机的转速有效维持在 35rpm,确保设备筛网为 100mm。颗粒剂所涉及的干燥条件,通常情况下为 45℃,干燥时间为 40min。结论 :通过相对应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养心安眠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相对来说更加安全可靠,稳定性更强,颗粒成粒性比较理想,有着比较良好的溶化性,而且口感特别适宜,容易让人接受,这些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养心安眠颗粒工艺的完善和优化,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其生产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进而获得相应的效益。

  • 标签: [ ]养心安眠颗粒 制备工艺 湿法制粒 参数优化
  • 简介:探讨替硝唑注射液制备工艺中活性炭用量对注射液的pH值和替硝唑含量的影响。结果:活性炭用量对替硝唑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pH值无显著影响;灭菌对含量及pH值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替硝唑注射液 制备工艺 活性炭 PH值 替硝唑含量
  • 简介:本品为含聚乙二醇的电解质导泻液,作为纤维结肠镜检查前口服的肠道清洁剂。经临床应用,清洁效果好,副作用轻微,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 标签: 导泻液 聚乙二醇 电解质
  • 简介:目的优化人凝血因子Ⅷ(FⅧ)原液制备工艺,提高FⅧ收得率及纯度。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冷沉淀溶解工艺参数;探讨不同pH对冷沉淀溶解液酸性沉淀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酸性沉淀条件;通过对离子交换层析工艺的研究,得到离子交换层析的最佳上样流速及柱载量。结果冷沉淀溶解的最佳溶解工艺条件是溶解倍数为4倍、溶解温度为10℃、溶解时间为2h;溶解液最佳酸性沉淀pH为7.2;离子交换层析的最佳上样流速为1.2cm·min^-1,每毫升凝胶对凝血因子Ⅷ的载量为80.1IU·mL^-1。结论通过对FⅧ原液制备工艺的优化,FⅧ收得率提高了约13%,比活性约提高了30IU·mg^-1。

  • 标签: 人凝血因子Ⅷ 冷沉淀 离子交换 层析
  • 简介:特效冻疮酊是本人根据中、西医理论配制的一种特效冻疮药。从97年~99年3年来对318例不同程度、不同部位冻疮患者的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冻疮 临床应用 治疗 西医理论 患者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乳衄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份,水煎提取其水溶性成份制备乳衄合剂,以TCL法对处方主药物成份进行定性鉴别,并对188例良性乳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临床总有效率98.04%。结论乳衄合剂的制备工艺合理,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 标签: 乳衄合剂 质量控制 临床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洁肤颗粒的制备工艺,验证临床疗效为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水提醇沉法制成颗粒,用于,临床。结果:观察病例92例,总有效83.70%。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合理,使用方便,疗效较满意。

  • 标签: 洁肤颗粒 制备 中药 临床观察 鉴别
  • 简介:目的:摸索一种抗咽炎合剂的制备工艺与,临床疗效。方法:选用金银花、连翘、生地、黄芩等中药,采取水蒸气蒸馏和水提法加野菊花浸膏制成抗咽炎合剂,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抗咽炎合剂治疗急慢性咽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抗咽炎合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治疗急慢性咽炎疗效确切。

  • 标签: 抗咽炎合剂 制备 咽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制备环节报废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我血站血浆制备总量64400袋为研究对象,分析具体报废袋数和原因,并依据原因提出改正措施。结果 血液制备环节主要报废原因为:脂肪血0.13%、溶血0.07%、血袋破损0.06%。结论 血站在进行血液制备过程中需强化关键步骤控制、依据出现报废原因制定对应干预方式,方可减少血浆报废量。

  • 标签: 血液制备 报废原因 血站 溶血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医药行业投入的增加,使我国医药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口服速释制剂作为常用于采取急救措施的药物剂型,受到药剂研究的广泛重视,对医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口服速释制剂作为能够在人体内快速溶解释放,并促进机体迅速吸收药物的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病痛,甚至挽救生命,对于危重型病人在突发疾病时具有重要医疗意义。基于此,在本文中以糖尿病药物西他列汀为例,对制备质量稳定的口服速释制剂进行探讨。

  • 标签: 质量稳定 西他列汀 糖尿病 口服速释 药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