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头孢西丁钠的高分子杂质。方法采用TSK-G2000SWxl(7.8mm×30cm,5μm)柱,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95:5),检测波长235nm,流速0.8mLmin-1,以头孢西丁对照品外标法计算高分子杂质的含量。结果头孢西丁对照品浓度在0.0544~0.0011mgmL-1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头孢西丁钠高分子杂质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 头孢西丁钠 高分子杂质 球状蛋白色谱用硅胶
  • 简介:20世纪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发展的系统性疾病,肿瘤有关基因的异常是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凋亡、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行为的根本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肿瘤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因此各大药品生产企业纷纷聚焦于这两类靶点。1997年,第一个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 标签: 肿瘤细胞增殖 分子靶向药物 疗效评价 临床研究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简介: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与普通的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之间收录的6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34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而B组34例患者给予普通肝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A组和B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的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相似,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普通的肝素 急性肺栓塞 临床疗效
  • 简介:益母草碱(Leonurine)是存在于中药益母草的特异生物碱。近年来,文献报道了许多关于益母草碱异于传统适应症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如心血管保护、中枢保护、抗糖尿病等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细胞凋亡和调节线粒体功能和抗炎等作用有关。本文就益母草碱的这些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以促进益母草碱研究的开展及临床上更好的应用。

  • 标签: 益母草碱 分子机制 心血管保护 中枢保护 抗糖尿病
  • 简介:2013年8月3—6日,由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共收到参会稿件90篇,来自国内外生化及分子药理学相关领域专家和科研人员近170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分子药理学 生化 会议 学术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中国药理学会
  • 简介:甲基汞神经毒性很强,极易穿透胎盘屏障及血脑屏障,因此研究孕期暴露于甲基汞导致胎儿出生后脑发育损伤及其损伤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及临床意义,笔者就孕期暴露甲基汞致仔鼠脑损伤及其分子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甲基汞 脑发育损伤 分子机制
  • 简介: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表面有多官能团的药物载体。本研究中,顺-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阿霉素(DOX)共价连接到2.5代的PAMAM分子上。通过这种设计,载体结构可以优化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药物和载体之间的酸敏感键可以优化药物的释放。体外实验结果表明,pH4.5条件下阿霉素的12小时累积释放量约为pH7.4条件下的两倍。这种酸敏感的药物释放可以提高药效。药动学研究表明,DHA-PAMAM-DOX能提高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在荷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实验构建的DHA-PAMAM-DOX抑瘤效果优于同等剂量(5mg/kg)的阿霉素溶液。研究表明DHA-PAMAM-DOX在肿瘤药物靶向给药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 阿霉素 顺-4 7 10 13 16 19-二十二碳六烯酸 抗肿瘤
  • 简介:作为参与调控细胞生理功能的关键因子的c-JunN-末端激酶,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运用低能构象搜索及分子对接方法得到的两组构象,对N-苯甲基靛红肟类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子对接构象,以立体场、静电场、氢键供体场和氢键受体场组合得到的CoMSIA模型最佳,相应的统计学参数: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59,相关系数r2为0.966,测试集的相关系数r2pred为0.703。根据RB方法所得到的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线图,总结出对抑制剂活性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化合物的N取代基及R6位处于残基Ile70、Asp150、Ala151、Asn152和Ser193组成的疏水性空腔,因此引入体积较大的取代基有利于活性的提高,同时在N取代基上加以吸电子或氢键受体基团的取代将有助于提高抑制剂活性。靛红环位于负电荷残基Glu147附近,引入供电子或氢键供体基团有利于抑制剂活性的提高。同时结果之间可以相互解释并验证彼此的有效性,可为设计高特异性高活性的JNK3抑制剂提供线索和参考。

  • 标签: JNK3 N-苯甲基靛红肟类化合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分子对接
  • 简介:1概述自然界万物均是由元素组成的,组成人体的元素有几十种,除必需的碳、氢、氧、氮、磷等5种基本元素外,还有人体每日需要量在lOOmg以下的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又分为必需和非必需的。公认的微量必需元素有铁、铜、锌、碘、锰、硒、氟、钼、钴、铬、镍、钒、锶、锡等14种,这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但过量又会引起中毒,在肌体中起作用的浓度以ppm,ppb计。此外,汞、镉、铅、砷、铬等元素在体内不易排出,有积蓄性,半衰期很长,是目前未发现对人体有生理功能、且人体耐受力极小、进人体内量稍大就中毒的元素,称为有毒元素。现将微量元素与有毒元素合称为限量元素。

  • 标签: 限量元素 测体 药品 微量元素 有毒元素 人体耐受力
  • 简介:同型半胱氨酸(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自1931年被VincentduVigneaud发现,1969年McCully首次提出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引起血管病变的原因,Hcy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众多研究表明,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近几年来,随着测定技术方法的改进,已经能够对正常人血浆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Hcy进行测定,并且发现在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银屑病、维生素B12缺乏等疾病的患者中存在Hcy的代谢紊乱.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
  • 简介:通过介绍乌普萨拉监测中心(UppsalaMonitoringCentre,UMC),UMC信号检测流程和方法,包括BCPNN信号检测原理、方法、信息系统实现、信号筛选和信号评估,结合我国信号检测工作现状探讨国内该领域工作模式,为我国不良反应监测有关人员理解和运用该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信号检测 工作模式 启示
  • 简介:目的: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及其母亲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及其母亲血清中CMV-IgM、CMV-IgG;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患儿尿及其配对母乳中CMV-DNA。结果:58份患儿母亲的乳汁中,有46例阳性(占79.31%),46例阳性母乳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39例(占84.78%),12例母乳CMV-DNA阴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5例(占4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亲血清IgG阳性及通过吸食感染的乳汁是婴儿获得CMV感染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抗体 CMV-IgM CMV-IgG PCR 母乳
  • 简介:常规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基于不相称测定理论,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法在信号检测准确性中存在一些缺陷,无法很好地解决一些现象,如遮蔽效应等。这些现象需要基于新的策略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介绍遮蔽效应对信号检测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发现和消除遮蔽效应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遮蔽效应 药品不良反应 信号检测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I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4月-2012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68例,分别于确诊及确诊后24h内取静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及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阳性组(13例)及阴性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确诊时及24h血清cTnI水平,同时采用Gensini积分和SYNTAX评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分别记录、比较两组于确诊7d及随访180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评价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远期的心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确诊时cTnI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24hcTnI阳性组水平[(13.57±7.38)μg/L]明显高于阴性组[(7.37±9.24)μg/L](P〈0.01);两组中多支病变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阳性组Gesini积分(85.54)、SYNTAX积分(15.73)明显高于阴性组(Gesini积分52.73,SYNTAX积分9.99)(P〈0.01),PCI术后7d与180d两组患者的左室重构指数、LVEF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可能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cT-nI的浓度,并导致cTnI峰值的延迟;而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阳性往往提示患者血管病变较重,心肌梗死时累及范围较广,梗死面积较大。远期随访结果提示,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影响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肌钙蛋白Ⅰ 自身抗体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常见的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探讨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在一些慢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65.1%,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蛋清/蛋黄最高。不同年龄组过敏食物比较有一定特异性。结论:对慢性荨麻疹以及其他慢性病的病人应做食物不耐受抗体的检测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食物不耐受 IGG
  • 简介:为探索急性炎症因子作为参与炎症反应的免疫调节物质在高原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系统分析了急性炎症因子白介素-1β、低氧诱导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C、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从而为高原病发病机理及抗高原反应药物研究中提供研究依据和策略。

  • 标签: 炎症趋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类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止咳平喘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醋酸泼尼松、茶碱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甲醇-水,流速1.0mL/min,测定波长为240nm和275nm,柱温35℃。结果醋酸泼尼松进样量在2.0784×10-2~1.5588μg,茶碱进样量在1.3232×10-2~1.3232μg范围内分别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7%和98.10%,RSD分别为1.4%和1.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止咳平喘类中药中以醋酸泼尼松、茶碱为指标的非法添加成分的检测

  • 标签: 非法添加 醋酸泼尼松 茶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和IL-11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评价双磷酸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10例,其中骨转移组100例,无骨转移组110例.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介素-11(IL-11)水平.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双磷酸盐骨膦治疗.对比3组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对比乳腺癌骨转移联合检测Tracp5b、IL-11和单独检测Tracp5b、IL-11和CE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3].比较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IL-11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和乳腺癌无骨转移组(P〈0.01).联合检测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IL-11、CEA的敏感度(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CEA的特异度(P〈0.01).治疗后血清Tracp5b、IL-11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血清CEA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联合检测破骨细胞相关性指标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明显降低了漏诊率,优于CEA的诊断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骨转移 TRACP5B IL-11 双磷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