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产前模拟分娩体验对孕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143例即将分娩来本院定期产检的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产前模拟分娩体验。比较两组孕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及平均产程。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9.17%,剖宫产率20.83%;对照组阴道分娩率59.15%,剖宫产率40.8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总产程(9.2±2.1)h,对照组平均产程(15.3±6.2)h,观察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模拟分娩体验能够使孕产妇正确对待阴道分娩,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对促进阴道分娩具有积极意义,分娩结局良好。

  • 标签: 孕产妇 模拟分娩体验 阴道分娩 剖宫产
  • 简介:卵巢囊肿在妇产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在女性生殖器肿瘤中大约占32.0%。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影响极大,且随着生育年龄的增大以及早期检测手段的提高,该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孕妇卵巢充血、出血、破裂、感染、坏死,还可能继发腹膜炎或者造成流产等,大多数育龄期妇女很难接受患侧附件切除术,因而该病的临床诊治成为妇科关注的重点。我院对64例孕妇进行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对妊娠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妊娠结局 卵巢囊肿 分娩方式 女性生殖器肿瘤 妇产科疾病 附件切除术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前置胎盘患者5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26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69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226例),对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在产前、产后出血和产前、产后输血及胎盘粘连比例,围生儿窒息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完全性前置胎盘预后最差。

  • 标签: 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分娩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妊高征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分娩疼痛发生率、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及分娩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期妊高征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顺产率,缩短分娩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分娩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标,同时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娩期妊高征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诱发因素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3年在该院进行分娩的112例早产合并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文献记载及临床分析,将不良妊娠史、瘢痕子宫与感染确定为PPROM的诱导因素,将54例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者作为甲组,原因不明早产合并PPROM58例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1)甲组孕妇平均年龄及既往不良孕产史发生率均高于乙组,而分娩孕周显著低于乙组;(2)甲组阴道顺产率明显低于乙组,而剖宫产率则显著升高;(3)甲组新生儿体重、1min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乙组;新生儿窒息率则高于乙组(P<0.05)。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PPROM者,母儿患病率相对较高。孕妇年龄、既往不良孕产史同妊娠结局有关。针对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以减少母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 诱因
  • 简介: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时间与围产结局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根据孕周分为I、Ⅱ、Ⅲ3组,统计各组期待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围产结局。结果3组期待治疗时间依次为(9.1±2.5)d、(11.8±2.6)d和(5.4±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I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但3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中无孕产妇死亡,胎儿死亡率为37.5%。结论子痫发生得越早,胎儿在宫内发育成熟情况越差,对胎儿的影响越大,围产儿结局越差。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期待治疗 围产结局
  • 简介:目的关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新生儿结局影响的评价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围新生儿结局作为治疗组,同期随机选取我院60例无早期先兆流产的妊娠孕妇的围新生儿结局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围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试验对象围新生儿畸形、胎儿窘迫、巨大儿、足月低体质量儿、Apgar评分、围新生儿身长、体质量和活产儿等围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能够显著改善先兆流产围新生儿的结局,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安全可靠,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需扩大样本数量进行长期临床试验。

  • 标签: 黄体酮 先兆流产 围新生儿 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9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98例非瘢痕子宫选择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阴道分娩情况及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符合试产条件下行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床旁护理对于顺产产妇不良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产科接收的顺产产妇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不良心理康复情况。结果两组出院前SAI、TAI及EPD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P〈0.05)。结论产后床旁护理模式可改善顺产产妇的心理状态,促进不良心理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床旁护理 顺产产妇 不良心理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泌乳的护理疗效。方法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将两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产后24h泌乳量以及乳房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为(15.3±2.4)h,对照组为(25.9±2.4)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P〈0.01)。产妇生产后24h,观察组无泌乳产妇数少于对照组,少量泌乳以及足量泌乳产妇数均多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乳房舒适率为93.3%,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P〈0.01)。结论产后乳房按摩能有效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提高泌乳量,增加产妇乳房舒适度。

  • 标签: 乳房按摩 产妇 催乳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黄体酮与地塞米松联用对胎膜早破孕妇分娩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83例,将其分为联合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孕妇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联合组孕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值。结果:联合组孕妇的分娩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与地塞米松联用治疗胎膜早破孕妇可适当延长孕妇的分娩时间,从而改善围生儿结局

  • 标签: 胎膜早破 黄体酮 地塞米松 分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