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开展药学干预管理规范门诊处方及门诊合理用药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在门诊部开具2000张门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组对比方式,其中,1000张处方是2019年5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未执行药学干预管理期间,实施普通管理时开具门诊处方,设为参照组,另外1000张处方是2019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执行实施药学干预管理期间开具门诊处方,设置研究组,对实施不同管理措施两组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性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门诊处方 药学干预管理 合理用药
  • 简介: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与中华医学会联合主办首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于4月6日~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与会专家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了广泛讨论,并一致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如下倡议.

  • 标签: 使用抗菌 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
  • 作者: 李育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1-19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 简介: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规范门诊合理用药门诊处方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已接受药学干预500张门诊处方设为研究组;并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仅开展常规门诊管理流程500张门诊处方设为常规组,分析两组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研究组出现不合理用药概率(12.00%)明显低于常规组(48.00%)(X2=154.2857;P=0.0000<0.05);结论:药学管理实施能有效提升门诊处方合理率,降低患者误用药物、错用药品情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门诊处方;规范;合理用药;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粪便检验中质量控制面临困难和解决方法,加强粪便检验规范管理。方法通过粪便检验过程分析,寻找容易被忽略问题,强调正确操作方法。结果提出了提高粪便检验质量对策建议。结论只要认真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认真执行实验室ISO管理规范,更好地临床诊断服务。

  • 标签: 粪便 检验 规范 质量 管理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污染物品、灭菌物品共存单位,是医院感染发生高危区之一,其发生概率与消毒灭菌质量密切相关,强化护理管理,严格各项消毒制度是减少交叉感染发生重要环节.为此,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制度化监测,对我院2004~2009年供应室消毒灭菌现状进行调查,采取持续改进措施,保证物品灭菌质量,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消毒灭菌质量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质量规范 污染物品 医院感染
  • 简介:【摘 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在零售药店中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根据药品市场状况确定更详细质检管理方式,以便药品采购、入场存储、推广销售与售后服务工作得以保障;另一方面,凭借药品质量管理条款,更便于药店质检工作开展指明方向,以避免劣质药与假药进入销售平台。本文基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完善必要性展开分析,期望凭借问题解决对策后续零售药店发展提供良好参照。

  • 标签: 零售药店 药品经营 质量管理规范 问题对策
  • 简介: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域。医院感染发生与医疗护理过程中人行为有密切联系,制度规范工作行为约束条款。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化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工作。本文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入手,针对当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提出制度规范管理建议。

  • 标签: 制度化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管理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中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卫生体制方面的改革,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关系到国家政策是否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形象,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完善医院物价管理,实行规范收费标准是十分必要。医疗卫生部门在价格上要做到诚信,在管理上要做到科学规范,只有这样能够为医院发展提供保障,,完善物价管理能够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

  • 标签: 医院 物价管理 规范收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化护理流程门诊护理管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患者120例,纳入时间2021年12月~2022年1月。根据门诊护理流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流程,研究组实施优化门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等候时间及护理质量。 结果:研究组挂号时间、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就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0.00%低于对照组6.67%,护理操作、护理态度、环境、护理安全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9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门诊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健康,因此,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套科学、严谨、全面的管理体系,旨在确保药品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都符合高质量标准,从而保障患者利益健康。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基本概念,探究药品质量管理策略。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药品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PDCA管理对基层医院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应用效果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内150份中药注射剂处方使用情况对照组,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内实施PDCA管理后150份中药注射剂处方使用情况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中药注射剂平均使用疗程、使用品种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用药中超适应证用药占比最大,实验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注射用血栓通使用率上升,其它中药制剂使用率下降。。结论:PDCA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规范使用,保障医疗安全,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PDCA管理 基层医院 中药注射剂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药学干预管理规范门诊处方和合理用药影响。方法在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门诊患者中,选取1000例患者门诊处方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门诊用药指导,不进行药学干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药学干预管理,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有用药不合理状况以及用药不合理现象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者都正常治疗,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药准确性更高,用药不合理概率更低,且组间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患者门诊处方进行药学干预管理,能够规范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减少患者用药不合理状况以及概率,更加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因此医院药学干预管理规范门诊处方和合理用药有积极推动作用。在门诊用药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药学干预 规范门诊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结合流程管理门诊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研究时段,纳入该阶段我院门诊收治180例患者研究对象,以2022年2月为时间节点,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采取流程管理对照组(n=90),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采取风险管理+流程管理观察组(n=90),对比两组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应对能力及操作熟练程度评分显著提高,与实施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结合流程管理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提升。

  • 标签: 风险管理 流程化管理 门诊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目的:对配液、输液操作规范这些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用药问题进行介绍.临床输液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文献检索及汇总评述。结果结论:在输液整个流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式各样问题。规范操作流程、预见性关注安全用药对于我们提高输液质量.减少输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输液 操作规范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对规范护理干预在门诊体检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方法:将门诊体检患者划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采用规范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干预后效果积极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对门诊体检患者采用规范护理干预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应得到应用推广。

  • 标签: 规范化护理干预 门诊体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药学干预手段对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影响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工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2021年1-12月开具500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为对照组,以2022年1-12月开具500张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处方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干预,而干预组增加药学干预,并将两组处方合格率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以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等方面,干预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到规范麻醉精神药品管理中,可以明显地提升用药合理性规范性,对进一步完善空安瓿回收也有所帮助,非常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 规范管理 药学干预
  • 简介:从根本上来讲,在手术全期护理工作之中,麻醉恢复期是相当重要一个阶段,在这一时间段内疾病患者十分容易出现并发症问题,正因如此应运用各种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监测仪器对疾病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严密观察,通过这种方式来最大程度上预防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或进行麻醉后产生并发症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加速疾病患者恢复,最大程度上疾病患者以安全状态返回病房之中做出有力保障。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规范化 护理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门诊护理流程门诊患者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01月至 2019年 10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患者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 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门诊护理,研究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就诊差异及就诊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分诊时间、就诊等待时间、专科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在门诊环境、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方面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优化门诊护理流程更能满足门诊患者需求,节约时间,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患者 优化门诊护理流程 护理纠纷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胃癌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82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疼痛控制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

  • 标签: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 胃癌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治疗规范管理护理质量管理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静脉治疗90例患者和我院32名静脉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45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由规范管理静脉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由规范管理静脉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规范管理后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均优于规范管理前组;规范管理后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优于规范管理前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规范管理护理质量管理作用极大,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更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有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治疗 规范化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