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erec、DCS、ProceraCicero是今天CAD/CAM技术最具有代表性4种。本文主要在探头,设计,适应范围,修复体制作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对这4种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并且说明其材料特性。这些系统在技术存有明显不同,并影响了临床使用。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辅助制作 探头 设计 适应范围 修复体
  • 简介:目的本次随访研究是按照临床质量标准来判断Cerec瓷嵌体高嵌体戴入10年后临床效果。材料方法1989年到1991年早期临床修复制作200个Cerec瓷嵌体高嵌体中187个修复体,随访10年。这些修复体都是使用第一代Cerec计算辅助设计/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瓷块是VitaMKI长石瓷。修复体使用酸蚀技术树脂粘接剂粘接。戴用10年后,按照修正USPHS标准来判断这些修复体临床效果。结果分为成功失败。结果按照Kaplan—Meier分析方法,修复体10年后临床成功率降为90.4%。11个患者有15个修复体失败,占总数8%。失败病例中,53%,是因为瓷裂、20%是牙折、20%发生龋坏,剩下7%出现牙髓疾患。有3个表面的瓷修复体最易损坏。结论用VitaMKI长石瓷制作第一代Cerec计算辅助设计/制作瓷嵌体高嵌体修复体10年后失败率是8%,临床成功率是90.4%,这在临床实践中是可以接受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修复体 CEREC 瓷嵌体 高嵌体
  • 简介:传统固定桥采用手工雕塑蜡模,再进行整体铸造或分体铸造后焊接方法制作,制作周期较长,过程比较繁琐。自从CAD/CAM技术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以来,从根本改变了传统固定桥制作方法。本文利用德国Sirona公司CerecInlab系统制作二氧化锆全瓷固定桥支架,总结了Cerecinlab系统计算辅助设计与制造固定桥支架经验。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固定桥 二氧化锆
  • 简介:目的:在三维标准牙冠数据基础,实现调验模拟过程.方法:对牙冠咬合设计进行一定简化假定,以势能场函数来模拟调(牙合)数学表示,并得出相应求解方程.结果:Matlab环境下进行了实现,给出了调(牙合)实际例子.结论:用数学公式来模拟描述牙冠设计调(牙合),有一定理论意义.

  • 标签: 标准牙冠 咬合 调控 三维 构型 目的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计算辅助设计(CAD)及相应快速成形技术(RP)制作个体化模板检测颅颌面两侧骨表面外形对称性.用以指导颅颌骨外科提供生物学基础数据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干性颅骨2例,湿性头颅4例。通过三维cT扫描.对头颅进行三维重建。经对颅颌骨各标志点测量分析,确定颅骨面中部骨结构具有对称性,即“点”对称性。然后,采用CADRP技术一侧面中部骨结构CT数据制作对侧面中部骨表面的3块个体化模板.检测模板与面中部骨表面外形贴合性.也即“面”对称性。制作3块模板覆盖范围主要涉及颧骨、眶骨上颌骨。以及少量额骨颞骨。结果所有颅骨标本中.由一侧面中部骨结构CT数据重建对侧虚拟面中部骨结构继之形成表面外形模板.均与相应面中部骨表面高度贴合。3块模板组合能确立面中部骨三维空间结构。结论一个具有骨标志点对称性面中部骨结构同样具有骨表面外形对称性。以眶颧颌骨为主面中部骨表面模板。可以引导重建眶颧颌复合体曲面立体结构,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个体化模板 眶颧颌复合体 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速成型
  • 简介:目的以高精度三维整合牙颌模型为基础设计与制作个体化微种植体手术导板,以期提高微种植体植入精度,避免牙根损伤,降低植入失败率。方法选择12例错患者,获得三维整合牙颌模型,设计并制作个体化手术导板。患者上颌后牙区分别使用手术导板引导(实验组,n=12)或者参照根尖X线片(对照组,n=12例)进行植入。评价虚拟植入实际植入微种植体位置偏差及植入后安全性稳定性。结果完成微种植体手术导板设计与制作。实际植入与虚拟植入角度偏差为(4.97±1.79)°,钉冠距离偏差为(0.98±0.30)mm,钉尖距离偏差为(1.03±0.22)mm。实验组,83.3%微种植体位于两牙根中间,12颗微种植体均未出现脱落。对照组,只有33.3%微种植体位于牙根中间,2颗微种植体脱落。结论手术导板辅助微种体植入比参照根尖X线片直接植入更精确,为提高植入后安全性、稳定性成功率提供了指导帮助。

  • 标签: 个体化微种植体手术导板 三维整合牙颌模型 CBCT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CAD/CAM)
  • 简介:目的:探究计算辅助动态导航穿颧种植手术应用方法方法:选取一例上颌骨重度萎缩48岁男性患者,利用计算辅助动态导航进行双侧穿颧种植体植入,结合前牙倾斜植入两枚植体。术后6月完成最终修复。结果:该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术后观察3年,各个植体均未见明显骨吸收,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计算辅助动态导航系统能够有效规避穿颧种植风险,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颧种植体 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 上颌骨萎缩
  • 简介:目的:使用计算辅助方法来评价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SARME)术后各种变化.如骨块位置变化、切开骨缝处新骨沉积、骨密度方面的区别。材料方法:研究包括29位患者(18位男性,11位女性).平均年龄29岁(16~44岁).每位患者都施行包含LeFortⅠ型截骨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术前术后6~8周都拍摄高分辨率CT。术前术后CT数据配准后.我们构建了三维模型并进行重合。切开骨缝中新骨沉积能通过专为该研究设计可视化程序观察。骨密度分析则是先将模型分为不同勰剖区域,定性比较是通过一种特殊转换功能——直接体绘制程序完成.定量比较是通过各区域术前术后绘制条形图完成。结果:通过计算辅助分析证实.所有患者都实现了上颌骨扩宽。4位患者显示术后发生了明显上颌不对称。切开骨缝中新骨沿着骨缝不规则沉积.但通常左右是对称。切开骨缝越对称.新骨生成也越对称。除2个病例外,其余病例术后定性定量分析均显示Hounsfield值明显下降.前庭骨尤甚。结论:切开骨缝中新骨生成区别表明了不同手术方法扩弓器种类对结果有影响。我们结果显示SARME会导致骨密度下降.以前庭骨尤甚。计算辅助分析是一种获取信息方法

  • 标签: 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 上颌 扩弓器 骨密度 新骨生成 医学可视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辅助导航技术在上颌骨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中应用方法:选择进行上颌骨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患者5例.其中骨肉瘤1例.骨化纤维瘤4例。定位钉植入后拍摄颌面部CT,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确定肿瘤切除范围、截骨部位及重建外形。导航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后随访,CT复查,与术前设计图像融合,进行手术精确度及导航误差评价。结果:经术前设计及术中导航定位,所有患者顺利完成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4例患者进行了假体植入.1例患者进行血管化腓骨移植上颌骨重建术.术中实现了手术器械实时定位.术者能够明确其与解剖结构位置关系,精确度高.系统误差小于1mm。术后CT检查示截骨部位、切除范同、重建外形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5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面部对称。随访1-3a,肿瘤无复发。结论:计算辅助导航外科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有助于上颌骨肿瘤切除范围的确定、缺损重建,面部对称性恢复.是一种有效颌面部手术辅助方法

  • 标签: 计算机辅助导航 上颌骨肿瘤 整块切除 截骨术 缺损重建
  • 简介:当今,尽量减少种植手术中创伤已经成为了一条金标准,于是计算导航手术技术开始逐渐兴起。尽管不翻瓣种植手术有很多临床上优势,但是由于不是直视下操作,不翻瓣手术仅局限于一些简单没有皮质骨板穿通危险病例。本文结合下颌无牙颌病例,阐述了计算导航下采用不翻瓣种植手术治疗方案。同时介绍了图像引导种植系统(IGI,DenXAdvancedDentalSystem)。IGI系统可以实时地显示钻针图像,使得整个不翻瓣种植手术过程都在监控之下。有术中准确导航系统保证,可以精确实施术前制定治疗计划,这对于牙弓缺乏参照标志无牙颌来讲尤其具有价值。根据术前数字化治疗计划.种植体植入位置可以十分精确,因此可以术前制作固定临时修复体并进行即刻负重。这种全新手术方法使得完全监控下行不翻瓣种植手术成为了可能,同时减小了种植修复难度。

  • 标签: 下颌无牙颌 计算机导航 种植手术 翻瓣手术 负重 即刻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辅助导航系统(computerassistednavigationsystem,CANS)用于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疗效。方法对10个正常成人头颅标本20侧颞下颌关节确定关节窝顶点、髁突头顶点等11个点作为测量点,用游标卡尺对头颅标本关节窝内外径、前后径等12个距离进行实际测量;对头颅标本行256排螺旋CT扫描.应用Surgicase5.0软件CT影像测量上述距离。将实际测量数据与CT影像数据进行两两配对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了两种测量方法等效性。在此基础,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双侧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10例,将其术前CT影像数据导入BrainLAB计算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模拟设计,数字化重建关节窝形态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测量。术后复查CT并测量相关数据,将测得数据与术前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价CANS引导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手术应用疗效。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张口度为35~40mm,未发现复发病例。术后CT测量数据与术前设计吻合,实际截骨数据与术前模拟截骨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成形术中,CANS可明确截骨范围,对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可进行定位及保护,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 颞下颌关节强直 256排螺旋CT
  • 简介:目的:建立口腔颌面计算术前规划软件系统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将患者三维CT数据输入计算,经空间几何算法、计算图形学方法及专用语言处理分析,建立颅颌面骨三维可视化模型,并以VisualC++6.0VisualizationToolkit(VTK)(Kitware)为平台,开发牙列缺损、缺失以及颌骨缺损后应用计算进行术前评估种植体植入模拟应用软件系统。结果:根据临床各种功能需求,建立了针对口腔种植颅颌面缺损种植修复系统规划程序。结论:该系统能够实现口腔种植颌骨缺损种植术前评估以及各种类型种植体植入设计与修复,为临床种植提供指导,并为后续基于CT数据精确导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计算机辅助术前设计 三维可视化 影像引导 牙种植体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传统拔牙技术不同。方法对677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一组采用传统拔牙术(342例),另一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335例),比较拔牙用时断根率、牙槽窝完整率、牙龈撕裂率、干槽症发生率及患者接受程度。结果微创技术用时长于传统技术,但在各项并发症指标均优于传统技术,除干槽症发生率外,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恐惧,一定程度达到舒适化拔牙。

  • 标签: 微创技术 拔牙 并发症
  • 简介:为了确定成人正畸治疗动机是否受自我感知能力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计算图形程序,它可以使面部侧貌数字照片动画化。我们预先假定正畸组比非正畸组更不易接受侧貌变化。本文选取16例正畸患者14例非正畸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侧貌下1/3部分5个特征加以动画变形。受试者要回答发生变化侧貌中可接受范围最满意侧貌。尽管两组可接受范围上没有差异,但正畸者对标准侧貌变化忍受力较低,且正畸组比非正畸组最满意位置至少一项真实侧貌特征存在明显不一致。两组准确复制自己侧貌能力相同。此项检测自我感知独特方法使临床医生能够向患者提供一个动态范围,而不是单独一个可接受变化点。而且,这种计算技术可以使患者通过交流对面部侧貌变化喜好,积极参予到治疗计划的确定过程中来。

  • 标签: 计算机动画 正畸 真实侧貌 自我感知力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术前设计内镜技术应用于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4例B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均伴发颧弓骨折,面部凹陷明显伴开口受限。术前行CT扫描后将数据转化为STL格式,3D打印骨折模型镜像模型,模型完成手术设计钛板预弯制。手术采用耳屏前小切口颧弓表面隧道手术入路,内镜辅助下完成颧弓骨折复位及坚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恢复对称性,面部凹陷消失,开口度正常,面部瘢痕不明显,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术前3D模型手术设计降低了内镜辅助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难度,提高了手术精准度,避免了头皮冠状切口,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 标签: 3D打印 内镜 颧骨颧弓骨折 微创手术
  • 简介:许多学者教科书主张双侧同时He接触是理想He状态必要组成条件之一。在下颌闭合时所有的咬合面应在同一瞬间接触。整个牙弓广泛分布咬合纸印记被认为可以体现这种He状态。但是,计算He分析显示广泛咬合纸印记并不能准确地代表真正双侧同时He接触。由于不能提供接触He或时间顺序,咬合纸印不是反映He接触同时发生恰当指标。当用计算进行He分析从而指导调He时,在所有可能咬合牙齿发生He接触可在近0.2秒之内发生。这个技术性报告描述了使用计算进行He分析临床程序,以便指导连续调He以获得可测量双侧同时He接触。另外,还显示了咬合纸印记在反映He接触时间He发生误导可能性。

  • 标签: 计算机分析 调HE He接触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测量猪下颌骨方法,即使用锥形束计算断层扫描摄影(CBCT)进行线性测量及体外直接测量。材料方法:通过充填有古塔胶孔洞来标记出7个下颌骨中6个骨横截面。使用CT设备扫描下颌骨,随后使用带锯沿着古塔胶标记点进行截面。接下来.使用手持数字卡尺对每一个骨界面进行4次直接测量(DIR),古塔胶标记点作为参考点。随后.使用专门软件来测量相对应横截面的放射影像(RAD)。一共测量168个位点。分别计算每对RADDIR测量值之间差别[△(RAD-DIR)]。结果:△(RAD-DIR)平均值为-017±053mm(范围为-142~10gmm)。36%位点中.CBCT值要高于直接测量值;8%位点(95%可信区间,38%~122%)表现出+O,5mm及+1mm误差.18%位点(95%可信区间.-02%~3.9%)表现出超过+1mm误差。结论:CBCT直接测量值之间有良好相关性。然而,有相当大比例位点误差至少高出05mm.这表明当使用CBCT来设计手术方案,例如E:I腔种植治疗时,必须预留出安全余量。

  • 标签: 精确度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种植牙 尺寸测量 体外
  • 简介:经典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已为临床医生熟知,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口腔局部麻醉实施过程中一些新观念方法,包括局麻注射无痛操作技术、合理麻醉方式选择依据、麻醉时间控制、麻醉作用逆转,以及经腭入路上牙槽前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牙槽前中神经阻滞麻醉技术计算控制局麻药物输送系统一牙周韧带内注射技术

  • 标签: 口腔局部麻醉 无痛注射技术 麻醉逆转
  • 简介:牙周组织附着水平探查是牙周疾病诊断金标准,传统手用探诊方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探诊力量难以标准化,使探诊结果存在一定误差。电子牙周探针将固定探诊压力、精确电子化测量储存数据于电脑中几个特点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展现给患者同行,对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都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牙周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电子牙周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