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拔牙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特点。方法:43名10-18岁的牙列不齐患者进行单侧拔牙矫治。男19名.女24名。每位患者治疗前拍摄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对各种原因单侧拔牙的患者进行统计。结果:43名患者按拔牙的原因分类共可分为6种,它们所占的比例各有不同。结论:采用单侧拔牙也可以很好地矫治畸形牙颌.它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的拔牙痛苦.而且防止患者咀嚼效率的降低。单侧拔牙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矫正方法。

  • 标签: 单侧拔牙 口腔正畸治疗 临床应用 患者
  • 简介:第三磨牙是人类最常发生阻生的牙齿,当其阻生时常引起智齿冠周炎及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给患者带来病痛.因此,正畸医师在制定矫治计划时应考虑正畸治疗对正在发育的第三磨牙的作用及如何采取措施预防第三磨牙阻生.

  • 标签: 拔牙矫治 第三磨牙 萌出间隙 萌出预测
  • 简介:目的通过三维面部扫描比较正畸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差异。方法将就诊患者正畸治疗方案分为拔牙与不拔牙两组,拔牙组12例,不拔牙组10例。矫治前后采用结构光三维照相机获取患者三维面相。采用Rapidform2006软件重叠矫治前后面相,将面部按解剖结构特点分为九个区,利用距离图示法分析面部各区的三维变化,同时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矫治中BMI指数未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根据面部变化分析:不拔牙患者具有面部增大、不变,和颊肌区、咬肌区、颏肌下区这三个变小区域,而拔牙组面部轮廓均表现为缩小或不变,不含增大区域。结论成人正畸治疗后面部软组织三维变化,无论拔牙与否,咬肌区和颊肌区均表现为缩小,眶下区和颧肌区均无明显改变,而两组在上下唇红区、口轮匝肌区、颏唇沟区的变化方向相反并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拔牙矫治 不拔牙矫治 三维面部扫描 面部软组织三维变化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中的拔牙率,探讨临床常用研究指标对拔牙决策的贡献大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用了北大口腔正畸科1423例病例,研究其拔牙率及影响闪素,并对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总样本拔牙率为56.6%.最终入选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年龄、上颌拥挤度、下颌拥挤度、覆盖、覆耠、下唇凸距、是否双颌前突、性别、下颌平面角以及安氏分类.结论正畸拔牙决策的制定需要着重参考入选Logistic回归方程的因素.

  • 标签: 正畸 拔牙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拔牙矫治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取16例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均于拔牙后应用直丝弓或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并做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以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1)上下颌骨间关系无明显变化[SNA、SNB、AN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L1-MP、UI-LI、U1-NA、L1-NB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3)颏厚(Pos-Po)、鼻唇角(Cm—Sn—Ls)、面凸角(N'-Sn-Pg’)、上唇厚(UL-UI)、下唇厚(LL-LI)、上下唇角(A’UL-B’-LL)治疗后显著增大,鼻、唇、颏的协调关系得以明显改善。结论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拔牙矫正后,切牙后移可以改善双颌前突侧貌和唇的闭合功能,但对骨骼作用不明显。

  • 标签: 双颌前突 错[牙合]畸形 正畸治疗 拔牙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最常见、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性手术,也是口腔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治疗手段。传统的拔牙术,特别是不正规的操作或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不当,易引起局部出血、感染、牙折、患牙被推挤移位,甚至颌骨骨折或颞下颌关节损伤等并发症。我们在学习国外高水平牙科医院的基础上,结合本科室的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全新的牙拔除术“四化”理念——“标准化的器械”、“微创化的技术”、“规范化的操作”及“人性化的服务”。本文希望能为广大基层医院口腔外科医务工作者提供帮助,在巩固教科书讲授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对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技术有进一步形象和准确的认识,能清楚地了解每项操作的潜在风险,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诊治能力和范围,提高诊治能力和操作信心。

  • 标签: 拔牙术 微创技术 拔牙器械
  • 简介:正畸与外科正畸新进展美国正畸医师Dr.StephinZhu于1994年11月23日参观了我院正畸科和外科正畸治疗小组,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作了精彩的演讲。Dr.Zhu在美国主要从事正畸临床工作,对错畸形的早期矫治和成人外科正畸治疗方面有较多的研究...

  • 标签: 外科正畸 正畸治疗 功能矫治器 口腔正畸 下颌后缩 正畸医师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治疗技术。如何规范地选择和使用拔牙器械,减少因拔牙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与并发症,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简要叙述了标准拔牙器械及其使用要点,特别强调了微创拔牙器械的优点与普及的必要性。

  • 标签: 牙拔除术 拔牙器械 微创拔牙 器械使用
  • 简介:对于重度拥挤错He,拔除双尖牙是获得间隙、排齐牙列的唯一的方法。通常,为达到或保持中线正确和良好的咬合关系,绝大多数正畸医生倾向于对称性拔牙。但是,如果患者已经因龋病而失去第一磨牙,那么对称拔牙的矫治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本文作者将报告2个病例,均采取非对称拔牙,并且达到了功能性He和良好的面部外观。

  • 标签: 非对称性拔牙 正畸治疗 拔牙
  • 简介:拔牙的微创技术开启了拔牙的新时代,使拔牙这一古老的手术更加走向标准化、微创化、舒适化和个性化。目前。微创拔牙的理念和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亟待提高。本文对微创拔牙的发展、微创拔牙器械的进步、微创拔牙技术的应用等做一述评,为进一步在国内推广微创拔牙的理念和应用微创拔牙的技术抛砖引玉。

  • 标签: 拔牙 微创拔牙
  • 简介:《标准拔牙手术图谱》(第2版书号ISBN978-7-117-25144-0)、《标准拔牙助手操作图谱》(书号ISBN978-7-117-25041-2)是人民卫生出版社邀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胡开进教授主编的,共同点是图多字少、通俗易懂、质优价低,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即可观看30个操作视频,医生可以边看视频边拔牙

  • 标签: 拔牙手术 图谱 标准 新书介绍 操作 口腔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基本的手术操作,但由于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在解剖、生理、病理等多方面存在复杂的个体差异性,并且口腔内操作时视野和器械掌控都受到限制,牙拔除术可能产生多种术中、术后并发症,如果对其操作风险掉以轻心,或者缺乏足够的处理能力,这些并发症可能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甚至危险。因此,充分了解各种拔牙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 简介:TizianoTestori博士和MatteoCapelli博士的治疗理念。IR.C.C.S.Galeazzi学院.米兰大学,意大利。〉拔牙同时即刻植入种植体。〉在前牙区和后牙区使用GeistlichBio-Oss颗粒维持颊侧骨板。〉美学区和非美学区的临床概念。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技术,因为它可以优化外科程序、缩短疗程、并改善前牙区拔牙后的美学效果。种植体曾被认为可以避免颊侧骨板的吸收。然而,最近的研究和我们的临床经验提示即使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仍然无法避免颊侧骨板的吸收。我们的目标是保护颊侧骨板、减少其吸收.因此植骨是必需的。进而.我们还需要用美学评分评价效果。

  • 标签: 即刻植入 种植体 拔牙窝 美学效果 外科技术 临床经验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最常见、最基本的临床治疗操作。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及临床操作的特殊性,在拔牙操作中易发生一些临床并发症。本文针对牙拔除术的基本特点、常见失误、并发症类型以及牙拔除术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临床上预防拔牙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时间:2014年4月16-11月26日地点:北京、杭州联系方式:010-82195350/15001228129(王玥)、13071808950(何银霞)内容: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傅民魁口腔正畸研究中心举办的口腔正畸专科培训自2003年以来,受到广大培训医师欢迎。培训300总学时,分各阶段完成,每个阶段间隔6—8个月。每一阶段培训结束,由中华口腔医学会授予I类继续教育学分。300学时完成后,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傅民魁口腔正畸研究中心颁发结业证书。

  • 标签: 口腔正畸 培训 专科 中华口腔医学会 联系方式 继续教育
  • 简介:本文介绍一例年轻患者正畸后下前牙出现严重龈退缩的跨学科治疗病例。MillerⅢ度龈退缩患牙常伴有严重的牙根异位,这类牙的根面覆盖术的预期效果往往是不确定的。治疗方案应包括:①牙齿邻面去釉获得牙弓间隙;②受累牙在颌骨内移动;③膜龈手术根面覆盖。该患者固定矫治后7个月复查时,可见异位牙已得到矫正,根面暴露处的根方角化龈组织已开始形成,变成了Miller度龈退缩,这时可认为根面覆盖术的可预测性将得到改善。根面覆盖术中采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术后1年的临床检查见根面已完全覆盖,牙龈颜色与邻近的组织协调,唇侧龈厚度增加。正畸-牙周联合技术,用在严重的膜龈异常牙的治疗上,可以达到理想的牙周美学效果。

  • 标签: 牙龈退缩 联合治疗 正畸 手术 根面覆盖 年轻患者
  • 简介:目的:对房颤患者不停用华法令、心电监护下拔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其安全拔牙提供参考。方法:监测33例房颤患者拔牙前后及过程中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术后出血情况。结果:32例患者完成手术。血压、心率在麻醉时及术中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心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3例术中出现室性早搏。所有患者术后拔牙创均无明显出血。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严密监护、术后加强局部止血,长期口服华法令的房颤患者在不停药、不减量、局麻下施行拔牙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房颤 华法令 心电监护 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