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Cerec、DCS、Procera和Cicero是今天CAD/CAM技术最具有代表性的4种。本文主要在探头,设计,适应范围,修复体的制作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对这4种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并且说明其材料特性。这些系统在技术上存有明显的不同,并影响了临床的使用。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辅助制作 探头 设计 适应范围 修复体
  • 简介:当今,尽量减少种植手术中的创伤已经成为了一条金标准,于是计算导航手术技术开始逐渐兴起。尽管不翻瓣的种植手术有很多临床上的优势,但是由于不是在直视下操作,不翻瓣手术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没有皮质骨板穿通危险的病例。本文结合下颌无牙颌病例,阐述了在计算导航下采用的不翻瓣种植手术的治疗方案。同时介绍了图像引导种植系统(IGI,DenXAdvancedDentalSystem)。IGI系统可以实时地显示钻针的图像,使得整个不翻瓣种植手术的过程都在监控之下。有术中准确的导航系统的保证,可以精确的实施术前制定的治疗计划,这对于牙弓缺乏参照标志的无牙颌来讲尤其具有价值。根据术前数字化治疗计划.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可以十分精确,因此可以在术前制作固定的临时修复体并进行即刻负重。这种全新的手术方法使得在完全监控下行不翻瓣种植手术成为了可能,同时减小了种植修复的难度。

  • 标签: 下颌无牙颌 计算机导航 种植手术 翻瓣手术 负重 即刻
  • 简介:目的:在三维标准牙冠数据的基础上,实现调验的模拟过程.方法:对牙冠的咬合设计进行一定简化和假定,以势能场函数来模拟调(牙合)的数学表示,并得出相应的求解方程.结果: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实现,给出了调(牙合)的实际例子.结论:用数学公式来模拟描述牙冠设计的调(牙合),有一定理论意义.

  • 标签: 标准牙冠 咬合 调控 三维 构型 目的
  • 简介:许多学者和教科书主张双侧同时的He接触是理想的He状态的必要组成条件之一。在下颌闭合时所有的咬合面应在同一瞬间接触。在整个牙弓上广泛分布的咬合纸印记被认为可以体现这种He状态。但是,计算化的He分析显示广泛的咬合纸印记并不能准确地代表真正的双侧同时He接触。由于不能提供接触He力或时间顺序,咬合纸印不是反映He接触同时发生的恰当的指标。当用计算进行He分析从而指导调He时,在所有可能咬合的牙齿上发生的He接触可在近0.2秒之内发生。这个技术性报告描述了使用计算进行He分析的临床程序,以便指导连续调He以获得可测量的双侧同时He接触。另外,还显示了咬合纸印记在反映He接触时间和He力上发生误导的可能性。

  • 标签: 计算机分析 调HE He接触
  • 简介:为了确定成人正畸治疗的动机是否受自我感知能力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计算图形程序,它可以使面部侧貌的数字照片动画化。我们预先假定正畸组比非正畸组更不易接受侧貌的变化。本文选取16例正畸患者和14例非正畸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侧貌的下1/3部分的5个特征加以动画变形。受试者要回答发生变化的侧貌中可接受范围和最满意的侧貌。尽管两组在可接受范围上没有差异,但正畸者对标准侧貌变化的忍受力较低,且正畸组比非正畸组在最满意位置和至少一项真实侧貌特征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两组准确复制自己侧貌的能力相同。此项检测自我感知力的独特方法使临床医生能够向患者提供一个动态范围,而不是单独一个可接受变化点。而且,这种计算技术可以使患者通过交流对面部侧貌变化的喜好,积极参予到治疗计划的确定过程中来。

  • 标签: 计算机动画 正畸 真实侧貌 自我感知力
  • 简介:目的本次随访研究是按照临床质量标准来判断Cerec瓷嵌体和高嵌体戴入10年后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在1989年到1991年早期临床修复制作的200个Cerec瓷嵌体和高嵌体中187个修复体,随访10年。这些修复体都是使用第一代Cerec计算辅助设计/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瓷块是VitaMKI长石瓷。修复体使用酸蚀技术和树脂粘接剂粘接。戴用10年后,按照修正的USPHS标准来判断这些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结果分为成功和失败。结果按照Kaplan—Meier分析方法,修复体10年后的临床成功率降为90.4%。在11个患者有15个修复体失败,占总数的8%。失败的病例中,53%,是因为瓷裂、20%是牙折、20%发生龋坏,剩下的7%出现牙髓疾患。有3个表面的瓷修复体最易损坏。结论用VitaMKI长石瓷制作的第一代Cerec计算辅助设计/制作的瓷嵌体和高嵌体修复体10年后的失败率是8%,临床成功率是90.4%,这在临床实践中是可以接受的。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修复体 CEREC 瓷嵌体 高嵌体
  • 简介:青少年下颌骨畸形(后缩、发育不足或生长过度)的矫形治疗是口腔正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已广泛应用。但能否有效地刺激下颌骨的生长或抑制下颌骨的生长,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尽管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后上牵引下颌骨可抑制其生长〔1〕,功能前伸下颌能明显促...

  • 标签: 下颌骨 应力分布 下颌髁突 阻力中心 松质骨 应力轨迹
  • 简介:目的:分析单个下颌磨牙缺失采用种植修复时,种植体尺寸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单个种植体及双种植体修复单个缺失下颌第一磨牙的情况,在保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分析种植体尺寸(包括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不论单种植体修复或双种植体修复单个缺失磨牙时,种植体直径变化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影响较大,斜向载荷时更为明显;而种植体长度对骨界面应力影响较小.结论:建议临床尽量采用直径较大的种植体修复单个缺失下颌磨牙.

  • 标签: 骨界面 种植体 下颌磨牙 种植修复 牙缺失 影响
  • 简介:目的:评价2种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键槽缓压(ASC-52)附着体13副,按扣Revaxsystem附着体10副,分别修复14例牙列缺损患者.其中肯氏Ⅰ类缺损3例,肯氏Ⅱ类缺损6例,肯氏Ⅲ类缺损5例.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同类别缺损的RPD对照.结果:经6个月-5年观察,85%以上患者认为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易适应、咀嚼有力.对74颗基牙复查结果显示,基牙无叩痛、松动,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骨吸收,其中16颗基牙有龈缘充血水肿现象,附着体上少量牙石沉积;对照组56颗基牙中24颗(42.86%)有龈缘充血水肿,其中12颗(21.42%)甚至有颈部继发龋发生.所有修复患者咀嚼效能测定:PAD组6个月后的咀嚼效能可达同龄正常牙列者的82.40%,5年后达正常牙列者的93.30%;RPD组6个月后达53.90%,5年后达71.90%,P<0.05.结论: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冠外附着体 精密附着体 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Procera全瓷系统是为前牙和后牙区的单个牙修复体而研制的。另外,还可制作Branamark种植系统中CereOne基台无金属的上部结构,或经预备的氧化铝基台(CerAdapt)上的冠。利用计算辅助设计/制作系统制作的Procera基底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经调磨与基底冠相适应的烤瓷贴面可满足极高的美观要求,且耐磨耗,具有对牙周组织和种植体周围组织无炎性反应的理想的表面结构。本文意在提供一个科学研究、临床应用、技工室制作过程和病例报道的概述。

  • 标签: Procera全瓷系统 种植体 制作 氧化铝基台
  • 简介:纯钛金属有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能。用纯钛金属制作的支架义齿戴用舒适,功能好,有利干余留牙和其它口腔组织的健康。但是由于纯钛金属在高温下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所以给钛的加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形成了设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的局面,从而制约了它的快速普及。

  • 标签: 制作 支架 纯钛 压差式铸造机
  • 简介:随着可选择的种植体和可用的、经上皮的基台数量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基台可能成为既复杂又易引起混乱的问题。许多修复科医生采取制作昂贵的个别基台的办法来避开这种选择过程。尽管个别基台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但预成的基台常常是更称心的。此文将描述适用的各类基台,并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地展示对于特定临床条件下如何选择适宜的基台。讨论的标准包括种植体的位置,角度,软组织高度以及颌间间隙。本文就实验室条件下用间接方法选择基台的内容综述种植体基台的最新改变和发展。

  • 标签: 种植体 支持式固定修复体 基台
  • 简介:目的:探讨后牙残根残冠的分体插入铸造桩核冠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颗后牙残根残冠应用分体插入铸造桩核冠修复,观察患者自我感觉、临床使用效果等.结果:68颗后牙修复后随访2年半至3年,所有患者均使用良好.其中2颗根管预备中发生意外侧穿,早期有轻度胀痛;2颗根管超填者,偶有不适感.结论:后牙残根残冠插入铸造桩核冠修复,既方便、简洁,义解决了共同就位道的问题.

  • 标签: 核冠修复 后牙 分体插入式 铸造桩核
  • 简介:近年来,随着酸蚀——粘接技术广泛应用于修复临床,前牙钨翼极粘接桥有希望成为永外性的修复体,但仍存在暴露金属影响美观的问题,从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改良前牙金属翼板粘接桥修复17例,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材料和方法1适应症选择前牙缺失,基牙健康,舌侧有较大面积的釉质粘接面,且可取得共同就位道.2基牙预备基牙近缺失侧邻面片切,按3/4冠

  • 标签: 前牙金属翼板粘接桥 适应症 基牙预备 桥体唇面 固位力
  • 简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缺牙区牙槽骨严重萎缩吸收,牙槽嵴骨组织丧失,无足够的骨组织提供给修复体,特别是下颌双侧后牙区牙槽嵴的高度低平而浅,仅前牙区或者其它牙位残存部分牙齿,而余留牙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冠过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松动.为了保存余留牙,增强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保存剩余的牙槽骨,我们对Ⅲ.松动牙采取了保存治疗,待牙稳固后,再行夹板固定,进行覆盖义齿修复.

  • 标签: 铸造联冠 固定夹板 覆盖义齿 修复术
  • 简介:锤造固定义齿在基层口腔牙列缺损修复中应用广泛.但临床常出现因桥体原因造成固定桥制作失败,如桥体磨损穿孔、变形、折断、金属(牙合)面与塑料脱离等.为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将桥体设计为金属全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1997年6月至2000年5月,我们在没有铸造条件下按此法制作固定桥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25-60岁,均为后牙双端固定桥,缺牙l-2个.缺1个牙57例,缺2个牙19例.上颌牙39例,下颌牙37例.桥体全冠内的空隙用自凝或热凝塑胶填塞.

  • 标签: 后牙 锤造固定义齿 锤造固定桥 全冠式桥体
  • 简介:偏侧咀嚼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或是由于几颌系统其它疾病导致的被动偏侧咀嚼。它与几颌系统常见病的发病以及颌面部的美观密切相关,本文就偏侧咀嚼习惯的病因及其对牙体、牙周、[牙合]、肌肉、颌骨、颢下颌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咀嚼肌 下颌骨 颞下颌天节 偏侧咀嚼 口颌系统
  • 简介:(牙合)重建患者进行义齿修复,恢复正确的垂直距离是重要一步,它为恢复患者理想的脸部外形和正常的口(牙合)功能奠定了基础.上下颌间距离正常者,面部表情协调自然,颌面部各器官、组织都处在生理和谐的状态下,咀嚼系统能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反之,咬合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对近年来垂直距离与口颌系统健康的研究包括下颌姿势位的相对稳定性及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活动、(牙合)力、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功能、面部软组织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垂直距离 口颌系统 咬合 患者 下颌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