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拉坦前列(Latanoprost)滴眼液与噻吗心安(Timolol)滴眼液降眼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并辅以手工检索、因特网搜索的有关拉坦前列与噻吗心安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针对眼压下降比例、药物不良反应2项内容,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5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拉坦前列滴眼液与噻吗心安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在2,6,12wk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权平均差(WMD)分别为:在2wk[WMD=-0.76,95%CI(-1.32,-0.20)],在6wk[WMD=-1.15,95%CI(-1.68,0.63)]和12wk[WMD=-1.01,95%CI(-1.42,-0.61)]。(2)随访结束时,结膜充血、异物感为拉坦前列的两种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其发生率拉坦前列组与噻吗心安组比较,结膜充血的发生率[OR=2.25,95%CI(0.99,5.08)],异物感的发生率[OR=2.48,95%CI(1.02,6.03)],显示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拉坦前列降眼压效果在用药12wk内较噻吗心安好;两者在12wk内引起结膜充血、异物感、虹膜色素加深、视野损害等的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不明显。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偏小,且方法学质量中等,致使本系统评价结果论证强度不高,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更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拉坦前列素 噻吗心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血管生成(angiopoietin,Ang)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由Ang-1和Ang-2组成;Tie2(tyrosinekinasethatcontainsimmunoglubin-likeloopsandepidernalgrowthfactor-similardomains2)是其共同受体.Ang-1促使血管成熟,维持血管稳定.Ang-2则拮抗Ang-1的作用,始动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Ang/Tie2受体途径起重要作用,抑制Ang/Tie2受体途径可以抑制眼部新生血管形成.

  • 标签: 眼部 新生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素 受体 TIE2 病理性
  • 简介:<正>角膜软化是缺乏维生A为主的高度营养障碍性疾病,目前在我国城市已为少见,成人角膜软化则为罕见。我科共遇见二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袁某,女,36岁。精神病患者。拒食,仅以喝糖水为生6个月。诉双眼晚间不能看清物体

  • 标签: 角膜软化症 维生素 营养障碍性疾病 成人 精神病患者 溃疡
  • 简介:每一名眼外科医生都会碰到白内障的手术并发,这些并发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打击术者的信心,它们也是视觉2020行动的内容之一。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术后并发症 防治
  • 简介:结膜松弛是年龄相关性老年性常见眼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患者日趋增多。下睑缘张力高、睑板腺功能障碍及结膜淋巴流动阻塞可能是结膜松弛诱发因子之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结膜松弛发病率高。结膜松弛患者球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并有形态及超微结构异常表现。结膜松弛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中黏蛋白减少,出现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质和防御。细胞凋亡和炎症可能是结膜松弛发病的原因。结膜松弛发病机制认为是泪液中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增加,使结膜成纤维细胞中MMP-1,3,9过度表达,使得MMPs与TIMPs之间失去平衡,可能使胶原纤维融解,弹力纤维变性减少,导致球结膜基质和Tenon囊的过度降解,引起眼表泪液异常的病理循环,而发生结膜松弛。纤维蛋白胶应用于结膜松弛手术中,电凝治疗结膜松弛及开展上方结膜松弛手术治疗。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手术方法 病理学
  • 简介:<正>骨纤维异常增殖好发于上颌骨,而发生于颞骨者甚少见,本科1984年至1998年共收治颌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27例,其中仅1例发生于颞骨,现予报道。病例报告:患者,男17岁。以自幼左耳后肿块渐进增大,加剧2年,左耳聋、耳鸣1年于1994年1月4日入院。耳鸣为低音调,无耳流脓史。查体:全身情况正常,颌面无畸形;左耳后乳突区明显隆起畸形,可触及8cm×6cm半球状骨性肿块,质硬,无压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外耳道狭窄 病例报告 耳鸣 骨性 颞骨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瞬目BUT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15例患者均排除全身疾患,检查角膜、结膜、屈光不正等,着重检查BUT,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不良生活习惯等,治疗上停用含有防腐剂及激素类滴眼液,避免及纠正不良卫生及生活习惯,心理治疗,合理用眼,矫正屈光不正,给予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点眼,如3g/L艾丽滴眼液3次/d点眼,需用抗生的给予可乐必妥滴眼液3~4次/d点眼,酌情给予抗病毒及维生类药物。结果:215例患者BUT小于10s者197例(91.6%)326眼,其中5S以下123例224眼。本组215例病例中经过7~28d治疗,173例(80.5%)治愈,37例(17.2%)好转,5例(2.3%)无效,均未患眼部疾病,且不配合治疗,仍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2h以上。经治疗BUT正常者192例(89.3%),好转19例(8.8%)无效者4例(1.9%)。随访1~6mo,复发31例,均为长期看电视、玩电脑、习惯揉眼者,BUT检查再次异常者,重复治疗后治愈或好转。结论:泪膜的保持并发挥其生理功能与瞬目动作休息相关,我们认为泪膜稳定性差是瞬目的另一重要因素,BUT检查在诊治儿童瞬目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正确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简单易行,无痛苦,儿童易接受。我们建议BUT可作为儿童瞬目的常规检查。

  • 标签: BUT 儿童瞬目症 检查
  • 简介:目的:研究柚皮对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高眼压兔眼血流和缺血大鼠眼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棕色挪威大鼠,采用激光诱发Bruch膜破裂后,予10g/L(20mg/kg)柚皮,1次/d,持续4wk;光凝后2,4wk分别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评估CNV的形成。采用彩色微球技术、眼电生理技术检测兔眼血流和大鼠视网膜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g/L柚皮能明显增加高眼压兔眼脉络膜血流(P〈0.05),能明显增加缺血大鼠眼视网膜功能恢复(P〈0.05),能明显减轻光凝点荧光渗漏(75.8%~95.0%,P〈0.01)。结论:柚皮能抑制激光诱发大鼠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增加高眼压兔眼脉络膜血流;增加缺血大鼠眼视网膜功能恢复。

  • 标签: 柚皮素 脉络膜新生血管 眼血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Endostatin)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12眼,采用角膜缝线法制备兔CNV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以浓度为10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点眼,4次/d,连续19d,并以生理盐水点眼作对照.CNV生长面积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实验组自第7d开始CNV平均生长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CNV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新生血管明显稀少,实验组与对照组炎性细胞成分及浸润程度相似.结论浓度10μg/ml、50μg/mlml重组内皮抑具有明显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而无毒副作用,为临床防治CNV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标签: 角膜新生血管 重组内皮抑素 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的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艾滋病 眼部并发症 赞比亚卡布韦
  • 简介:硅油填充术作为目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流术式,已被广泛应用。由于硅油本身特性,可引起一系列并发如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乳化、晶状体混浊等,因此对硅油填充后眼部并发应重视并积极防治,以提高玻璃体手术的效果。

  • 标签: 硅油填充 眼部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
  • 简介:理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三又神经感觉支分布在三个区域:眼区、上颌区和下颌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神经纤维主要在眼区,下睑除外。下睑由上颌区神经纤维支配。通过麻醉可以阻断感觉神经传导使痛觉消失。

  • 标签: 麻醉给药 并发症 眼部 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传导 附属器
  • 简介:目的探讨耳源性颅内并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我科收治的21例耳源性颅内并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包括脑脓肿9例、脑膜炎5例、静脉窦血栓性静脉炎4例、硬膜外脓肿3例,继发于胆脂瘤型中耳炎14例、骨疡型中耳炎3例、隐蔽性中耳炎2例、Modini畸形2例。21例均行耳部及头颅cT平扫检查,其中6例未发现颅内病变,经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后确诊。分别行单纯乳突根治术8例、乳突根治术+脑脓肿穿刺引流6例、乳突根治术+颅钻孔脑脓肿引流1例、乳突根治术+脑脓肿切除术1例、乳突根治术+静脉窦切开脓肿清除及血栓取出2例、外淋巴漏修补术2例。结果随访1-2年,1例死亡,其余20例治愈,其中19例干耳,1例术腔仍有少量分泌物。全部患者颅内并发无复发。结论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仍是耳源性颅内并发的最常见病因,应提倡对这两种危险性中耳炎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并发,CT平扫阴性病例,需行MRI检查。乳突切除进路的显微微创手术有效,无需开颅。

  • 标签: 中耳炎 脑脓肿 颅内并发症 耳源性
  • 简介: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自溶(pneumococcalautolysin,LytA)核酸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肺炎链球菌基因组中克隆肺炎链球菌自溶基因,然后将该基因插入到pVAX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表达LytA的重组质粒,制备成超螺旋比例大于90%的核酸疫苗。实验组:BALB/c小鼠5只,对其分3次肌内注射核酸疫苗(100μg);对照组:BALB/c小鼠5只,肌内注射pVAX1空载体(100μg)3次。分别采集小鼠血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LytA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扩增出的LytA基因(957bp)与基因库中LytA的编码序列(957bp)一致。成功构建了LytA核酸疫苗。实验组小鼠的血清Lyt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克隆了LytA基因,制备了LytA核酸疫苗,后者可在小鼠体内诱导较强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

  • 标签: 中耳炎 链球菌 肺炎 疫苗 DNA
  • 简介:目的观察曲伏前列滴眼液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残余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超声乳化术后眼压控制不满意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5例(15只眼)。测量日眼压曲线后给予每晚1次0.004%曲伏前列滴眼液滴眼。分别于用药1周、4周、8周时测量日眼压曲线,比较用药前后的眼压峰值及眼压波动幅度。结果用药前平均眼压峰值(23.83±3.74)mmHg(1mmHg=0.133kPa),用药1周后眼压峰值平均为(15.25±3.71)mmHg,眼压下降幅度36.0%,眼压峰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1周眼压波动幅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眼压控制平稳,未见全身及局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伏前列滴眼液是治疗超声乳化术后残余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有效药物。(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7-228)

  • 标签: 曲伏前列素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青光眼 闭角型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对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舒缩因子的影响。方法:取第8代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用于实验。实验组中加入含不同浓度葛根的培养液,对照组加入不含药物、无生长因子及血清的培养液。培养48h后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各组细胞eNOS及ET-1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葛根组eNOS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1),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eNOS的表达也增加。葛根组ET-1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1),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ET-1表达下降。结论:葛根通过上调eNOS的表达,下调ET-1的表达,调节血管一氧化氮内皮(NO/ET)的比值,从而发挥松弛视网膜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 标签: 葛根素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舒缩因子
  • 简介:目的随访观察经巩膜固定结膜治疗结膜松弛的手术效果。方法手术治疗20例40眼,术后裂隙灯下脱察结膜松弛情况,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检查和症状评估。结果术后临床治愈36眼(90%),BUT≥10秒者28眼(70%),泪河连续完整者38眼(95%),自觉症状治愈或改善者37眼(92.5%),随访6-12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并发发生。结论经巩膜固定结膜治疗结膜松弛,效果良好稳定,操作简便,无并发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经巩膜固定结膜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