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气管、支气管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偶见于成人。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152例,均在内径为3~9mm的硬质支气管下钳异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支气管异物 硬质支气管镜 耳鼻喉科
  • 简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治疗近视的一种方法,因其术后有较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并发症少,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角膜屈光手术,但是LASIK手术后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屡有报道。因此在行LASIK术前应详细检查周边视网膜,及时处理有潜在危险的眼底并发症,从而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我院眼科对LASIK术前所有患者常规三面检查眼底,对眼底检查结果做详细记录,对所有视网膜裂孔及严重变性区均予及时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底三面镜 检查结果 准分子 术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途径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进路,去除部分鼻粘膜、鼻骨,将泪囊内侧壁切开造孔,从而解决鼻泪管阻塞,治疗泪溢、流脓。结果35例慢性泪囊炎式全部取得成功。结论腔鼻泪囊鼻腔造孔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孔
  • 简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虽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对激光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有可能应用于白内障手术,Nd:YAG激光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更加安全,对局部组织无损伤,手术时切口更小,手术后散光轻,操作简单.这一技术将使白内障手术效果更趋于完美.

  • 标签: 激光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组织损伤 散光 ND:YAG激光
  • 简介:目的:全激光TransPRK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疗效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12/2013-12在我院行全激光TransPR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随访1a,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视力、眼压、haze和屈光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无不适感54例108眼,14例28眼患者出现眼干涩、磨疼、异物感。两组患者术后3、6mo,1a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47)。术后3mo时裸眼视力最佳,术后6mo视力稳定。术后1a裸眼视力均达到0.8以上,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下降。haze发病率低,多数在0-1级。通过对夜间视力、干眼、视疲劳等进行调查问答。满意度达85%。结论:TransPRK中全激光,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干眼、haze发病率低,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其安全性高,疗效满意,是治疗高度近视较为理想的表层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TransPRK 高度近视 表层术 角膜 全激光
  • 简介:对近年来皮气管切开(又称快速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皮气管切开的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在支气管引导下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但在安全性和技术上仍需进一步改进.目前皮气管切开不能代替常规气管切开.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并发症
  • 简介: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是九十年代在我国兴起的角膜屈光手术。近年来有诸多成功报道。但是,对于PBK术后的远期疗效乃是医生和患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我院自1996年4月开始用PRK治疗近视,效果较好,现对PRK术后5年以上患者进行随诊观察345例671眼,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 标签: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近视 手术方法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成形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不同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在BDK-BS脉冲Nd:YAG激光治疗机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汽化、疏通,冲洗泪道有液体进入口腔或鼻腔确认泪道通畅。后根据病情定期冲洗泪道。结果81人84只眼(鼻泪管阻塞52只眼,鼻泪管及泪总管阻塞15只眼,泪总管阻塞10只眼,泪小管阻塞7只眼),治愈60眼(71.43%),好转16眼(19.05%),无效8眼(9.52%),总有效率90.48%。结论BDK—BS脉冲Nd:YAG激光治疗机在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泪道阻塞 激光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YAG激光与恶性青光眼的预防。方法:通过对恶性青光眼早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YAG激光虹膜根部造孔,从而使前后房沟通,促进前房形成。结果:对恶性青光眼早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YAG激光虹膜根部造孔,能阻止其发展。结论:YAG激光虹膜根部造孔能有效预防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 标签: YAG激光 恶性青光眼 虹膜根部造孔术
  • 简介: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治疗屈光性弱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5年4月LASIK治疗的24例(39眼)屈光性弱视病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0.25~0.5,平均0.43±0.09.术后随访3~24月,平均12月.结果术后3月,裸眼视力达0.5~0.8及1.0眼分别为64.10%和2.58%,平均0.55±0.19;最佳矫正视力达0.5~0.8及1.0眼分别为61.54%和17.95%,平均0.65±0.22.残余球度≤±0.5D及>±0.5-≤±1.0D眼分别为38.46%和17.95%,平均-0.43±1.61D;残余柱度≤±0.5D和>±0.5~≤±1.0D眼分别为30.77%和41.03%,平均(-0.75D.0.69D).结论LASIK可有效矫正屈光性弱视的屈光度,有效提高视力,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

  • 标签: 弱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简介:我科行耳内下吸切器口腺样体切除4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4~10岁;病程3个月至6年。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32例,伴张口呼吸17例,听力下降、耳呜9例,鼻塞、鼻溢18例,嗅觉减退10例。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吸切器 耳内镜 腺样体肥大 2009年 睡眠打鼾
  • 简介:目的: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selectivelasertrabeculo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观察。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0例160眼,蓝黄视野检查未见明显损害或轻度损害,眼压〉30mmHg者20例40眼,眼压〈30mmHg者60例120眼。使用倍频Q开关,波长532nm,Nd∶YAG激光,照射180°-360°小梁网,光斑400nm,脉宽3μs,能量设置0.3-1.0mJ。光斑点数50-80点,术后1d;1wk;1,3,6mo测眼压。结果:对于眼压在〉30mmHg的POAG患者眼压控制不理想。眼压〈30mmHg的POAG患者效果明显。结论:SLT的降眼压效果,虽然针对性较强,适宜患者人群窄,但给POAG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希望。

  • 标签: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对52例(59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结果59眼一次手术成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简单、安全、有效。

  • 标签: ND:YAG激光 后发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LASE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半年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LASEK手术的109只眼进行半年的跟踪观察,将眼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三组,Ⅰ组(23眼):-6.00~-9.00D;Ⅱ组(56眼):-9.25~-12.00D;Ⅲ组(30眼):-12.00以上.对各组术后裸眼视力、HAZE、角膜曲率、回退率及眼压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1.术后视力各组均比术前有显著改善(P<0.001);2.术后HAZE发生率随度数增加而上升,且程度加重,但术后各组6个月时角膜混浊比第一个月有明显改善(P<0.01);3.术后各组回退率高,回退率随度数增加而上升;3.术后各组眼压与术前均有差异(P<0.001),术后各组第6个月时眼压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LASEK手术对高度近视及超高度近视均有明显治疗作用,但对超高度近视预测性较差,HAZE发生率较高且回退率高.

  • 标签: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屈光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自体筋膜加脂肪混合物,对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引起声门闭合不良患者,实施声带注射填充的治疗效果。方法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应用特制Brunning高压注射器,对12例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取自体筋膜加脂肪混合物注入患侧声带外侧的声门旁间隙,使声带游离缘内移至越过中线1.0~1.5mm。结果11例首次注射有效,1例重复注射有效。随访7~33个月,平均13个月。发现3个月内注射侧声带体积略渐回缩,3个月后声带体积及声门形态基本维持稳定,嗓音质量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筋膜加脂肪混合物是种较理想的注射填充材料,声带注射填充简单、疗效确切、微创、安全及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引起声门闭合不良的理想式。

  • 标签: 自体筋膜 自体脂肪 声带注射填充术 声门闭合不良
  • 简介:目的:探讨激光光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单用或联用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10/2016-10收治的DME患者150例156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52眼,B组50例51眼和C组50例53眼,分别采用激光光凝单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单用和激光光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C组患者治疗后3、6、12mo最佳矫正视力水平较A组均显著提高(P<0.05);B、C组患者治疗后3、6、12mo黄斑中心凹厚度较A组均显著降低(P<0.05);B、C组患者治疗后3mo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较A组均显著缩小(P<0.05);C组患者治疗后6mo和12mo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较A、B组均显著缩小(P<0.05);同时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光凝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DME可有效改善视力水平,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控制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效果优于激光光凝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单用。

  • 标签: 激光光凝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DME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治疗创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27例严重创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行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观察中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结果27例均一次清除完前房积血,无中并发症,中虹膜无脱出。术后随访6月,矫正视力0.8以上者7例,0.3-0.8者16例,0.05-0.3有4例,23例低于21mmHg。结论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房积血 手术并发症 角膜隧道切口治疗
  • 简介:<正>我科1997年开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放置改进的上颌窦冲洗留置管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其中Ⅰ型27例,Ⅱ型13例,上颌窦囊肿10例。选择粘膜麻醉+局部浸润+术前强化基础麻

  • 标签: 下鼻道 上颌窦病变 留置管 鼻内窥镜手术 强化基础 治疗
  • 简介:我科对53例(65侧)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下泪囊鼻腔开放,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共53例(65侧),其中男性8例(9侧),女性45例(56侧);年龄29~78岁,平均(53±4)岁,其中12例(14侧)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病程9个月至20年。单眼发病41例,双眼12例。单眼并发脓肿形成者5例,6例为传统手术后复发者。

  • 标签: 泪囊鼻腔开放术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下 治疗 手术后复发 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