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腹主动脉栓置管溶栓在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点,提高对患有急性腹主动脉栓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以我院从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20名患有急性腹主动脉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之前已经取得了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对这些患者在我院接受的治疗及护理过程进行了解调查。结果在对这20名患者进行调查之后,我们发现这些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后,其中有14例患者的主动脉栓完全开通,有6例患者的主动脉栓部分开通。结论通过对患者急性腹主动脉栓置管溶栓的护理研究,发现通过对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伤口愈合和控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地影响。

  • 标签: 急性腹主动脉血栓血栓置管溶栓护理
  • 简介:【简要病史】患者袁XX,女性,10岁,汉族,山东青岛人,小学生,以"颈部肿痛伴发热7天"入院。患者7天前感冒后出现咽喉痛、颈部疼痛伴发热(38度),吞咽时疼痛加重,但不伴呼吸困难、咳嗽等,在我院门诊按"颈部包块伴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症状无好转,遂急诊入院。

  • 标签: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梨状窝瘘 鳃裂瘘管 甲状舌骨囊肿与瘘管
  • 简介:儿童声门下狭窄按发生时间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与成人声门下狭窄不同的是,外伤性狭窄少见,最常见的是医源性声门下狭窄。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迅速增加,主要是因为在早产儿抢救中广泛使用气管内插管,且插管时间较长所致。由于婴幼儿声门下区相关解剖学的特殊性,如喉体的体

  • 标签: 喉狭窄(Laryngostenosis) 耳鼻喉外科手术(Otorhinolaryngologic Surgical Procedures) 儿童(Child)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尼莫同防治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26例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同注射液和口服尼莫同片,观察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26例患者均行头颅CT复查,其中5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96%;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34%。结论临床中尼莫同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能预防脑血管痉挛,并且联合临床护理,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

  • 标签: 尼莫同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但病因、病理机制未明.颈椎病大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临床缺乏客观量化的疗效评价标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颈椎病人颈部周围肌群生物力学性质发生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以及推拿手法作用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颈部肌群 颈椎病
  • 简介:恶性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疾病,几乎所有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生物学效应,最终都会集到细胞周期机制上来。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1→S期调控点,为G1期的限速步骤。研究CyclinD1与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对了解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以及基因疗法的开展提供依据。本文对CyclinD1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细胞周期(Cell Cycle) 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头颈部肿瘤(Headand NECK
  • 简介: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3%~5%的新发病例有盆腔外或远处转移,可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报道例数极少。本文针对1例子宫内膜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进行分析。

  • 标签: 颈部肿块 淋巴结转移 子宫内膜癌 化疗
  • 简介:《耳鼻咽喉头颈部变态反应病学》一书共120余万字,历经数年,在主编顾之燕教授和李源教授的共同努力下,近日终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顾教授邀请我参与该书写作,我先是一惊,后是一喜。惊的是本人才疏学浅,在学富五车的顾教授面前,做学生是否合格尚需斟酌,担当写书的任务实在有点力不从心,甚至有“班门弄斧”之嫌;喜的是耳闻目睹了顾教授的风采,又参与过顾教授牵头的部分书稿的编写、审阅及修改,此次如能参与写作一定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后来我如愿参加了该书的写作。现借此机会把写作过程中的一些“故事”讲出来,与读者分享。

  • 标签: 耳鼻咽喉 变态反应 头颈部 出版 病学 写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手术患者。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熟悉专科器械和手术步骤,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对患者做好健康指导,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患者术后行脑血管造影,血流均比术前增加,生活质量好。结论手术室的护理至关主要,术前访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术中熟练、灵活主动的手术配合、手术体位的摆放以及器械的清洗、灭菌及管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 脑缺血性疾病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8例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经验进行探讨。结果8例患者主要以声嘶和颈部包块为特点,其中7单发,1为多发副神经节瘤,7例为良性副神经节瘤,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散发患者7例,1例为家族性发病。6例肿瘤位于颈动脉分叉和颈静脉孔之间的上颈部或局限于颈静脉孔区,2例为咽旁的巨大肿瘤且其中1例伴有颅内侵犯,1例多发副神经节瘤患者同时伴有颈动脉体瘤。5例患者进行了琥珀酸脱氢酶相关基因筛查,3例患者携带有突变。结论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与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有相似之处,需加以鉴别。CTA和增强MRI对定性诊断有价值,增强MRI和颞骨CT则能提供较多的手术所需信息。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颈侧入路或辅以FischA型颞下窝入路切除肿瘤。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有一定恶性倾向,需注意全身筛查和随访以及家系检查。

  • 标签: 副神经节瘤 迷走神经 声带麻痹 头颈部肿物 琥珀酸脱氢酶
  • 简介: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临床上特征性地表现为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改变、多发性血管炎,和肾小球肾炎。该病由德国病理学家FriedrichWegener于1936年首次描述,学者Godman和Chury于1954年明确了WC的上述三大诊断标准。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病 颈部表现 耳鼻咽喉 FRIEDRICH 全身系统性疾病 WEGENER
  • 简介:眩晕是一种涉及多学科临床工作的常见的临床现象,通常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眼科以及心血管内科等学科。在神经内科门诊中,眩晕是仅次于头痛的常见症状,而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眩晕比例可达40%以上。然而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相应基础研究的相对滞后,这一常见临床症状给医师带来不少困惑并导致诊治混乱。长期以来大量的眩晕患者被冠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rbal.basilarinsufficiency,VBI)或颈性眩晕的诊断,而部分由脑血管病导致的眩晕也有可能被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概念或认识上的混乱很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检查和处理,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试图从脑血管疾病与眩晕关系角度对其概念和相应处理进行阐述。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病患者 颈性眩晕 神经内科
  • 简介:颈胸部各种创伤、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造成的气管狭窄是后天性气管狭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应用机械呼吸疗法,这种原因所引起的气管狭窄也日渐增多。气管狭窄为不可逆转的、进行性加重的病变,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狭窄组织,恢复气管管腔通气。因为病程是进行性加重,也有骤然发生气管完全梗阻的危险,所以手术宜尽早进行。

  • 标签: 气管狭窄 气管切开 治疗方法 T形管 外科手术切除 进行性加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头颈外科医师来说,头颈晚期恶性肿瘤和颈动脉体瘤的治疗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肿瘤及其包绕、粘连或侵犯的颈内动脉和,或颈总动脉是治疗的关键。目前公认的外科治疗方式有3种:①保留动脉完整性的肿瘤剥除术;②瘤体连同受累颈动脉切除术;③瘤体连同颈动脉切除加重建术。对于侵及颈动脉的恶性肿瘤来说,第一种方式属于姑息性手术,不能获得足够安全的手术切缘,不符合肿瘤根治性原则;而且剥除颈动脉外膜使肿瘤更易侵犯动脉,导致动脉破裂,并发致命性大出血。

  • 标签: 颈动脉切除术 一期重建术 晚期恶性肿瘤 肿瘤剥除术 治疗方式 致命性大出血
  • 简介:目的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的患者,实施外耳道成形术重建外耳道改善听力。对新外耳道的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对影响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外耳道畸形手术适应症选择、手术方案制定与决策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文收集07年9月—10年9月期间资料完整的73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行外耳道成形术者。入选标准依据Jahrsdoerfer的中耳评分法;术前伴难以控制的外耳道感染、胆脂瘤破坏鼓室者除外;平均随访时间22.0月、平均手术年龄12.8岁。治疗方法采用耳甲切口、上鼓室入路,常规替尔氏皮片外耳道植皮。新鼓膜采用颞肌筋膜或乳突骨膜外覆盖部分裂厚皮片,或小外耳道皮肤转位与小鼓膜形成新鼓膜;凡士林抗生素纱条紧密填塞固定外耳道植皮,如无感染发生3-4周后取出,取出后常规膨胀海绵或消毒棉球扩张。结果狭窄组19例(95.0%)达实用听力(ABG〈30dB),且长期结果稳定,外耳道并发症少。其中4例(20.0%)术后气骨导差小于10dB。新外耳道感染及耳甲腔耳周皮肤湿疹和鼓膜外移钝角化少见。闭锁组仅27例(50.9%)获实用听力(ABG〈30dB),并发症多。两组之间在听力改善、长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闭锁组的效果较差。结论新外耳道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与是否伴有小鼓膜和正常外耳道皮肤密切相关,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对完全闭锁者再造外耳道需要更慎重。

  • 标签: 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闭锁 外耳道成形术 小耳畸形
  • 简介:目的分析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耳蜗形态结构正常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5年在北京友谊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手术侧蜗神经管狭窄患者6例(6耳)及耳蜗形态结构正常患者6例(6耳),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和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得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蜗神经管狭窄组术后6个月的CAP、SIR以及IT—MAIS得分均低于耳蜗形态结构正常组,两组间CAP和IT—MAI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蜗神经管狭窄患者的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较耳蜗形态结构发育正常患者差,言语可懂度在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远期效果有待干进一步随访。

  • 标签: 蜗神经管狭窄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言语康复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心血管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通过分析我院心血管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

  • 标签: 心血管 老年患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