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头面颈部皮肤病损较为常见,如色素痣、皮肤恶性肿瘤、皮脂腺痣、瘢痕等.因其影响外观容貌且可造成组织器官变形,故患者治疗愿望迫切.既往治疗多以激光、冷冻、高频及化学腐蚀药物为主,往往遗留明显的治疗后痕迹(瘢痕),效果不甚理想,患者难以接受.自1998年-2002年,我们应用整形外科理论,采用美容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头面颈部上述皮肤病损共278例,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头面颈部 皮肤病 皮肤外科 治疗 手术
  • 简介:梅毒做为一种世界性的性传播疾病已有数百年的传播史,至今发病率仍在逐渐增长。其中,心血管梅毒由于发病的隐匿性和治疗的困难性,给人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本刊上期报道了傅志宜教授、王佩显教授、车雅敏教授联合撰写的《心血管梅毒现状》的上半部分,总结了心血管梅毒的发病现状,分析了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本期述评栏目将刊登本文的下半部分,3位专家继续对心血管梅毒的诊断与治疗现状进行解析,其中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建议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梅毒 心血管病
  • 简介:患者女,49岁。面部蓝色结节伴疼痛十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的肿瘤团块,球细胞大小形态一致,其间可见狭窄血管腔。诊断:血管球瘤。治疗:手术完全切除皮损,随访2年,未见复发。

  • 标签: 血管球瘤 疼痛 面部
  • 简介:胚胎9周时阴茎头已发育并完全裸露,而包皮迟至12周时才形成并逐渐向阴茎头远端方向生长,至14周时才覆盖整个阴茎头并与阴茎头粘连。这种生理性粘连一直持续至出生时,伴或不伴有包皮口狭窄,随着阴茎发育多在17岁前自然消失,如不消失,就变为病理性;因炎症等因素成人原本已翻动自如的包皮可以再次发生包皮口狭窄及包皮粘连,此属于病理性。作为一门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学科,现代男科学应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重视包皮粘连及包皮口狭窄的诊断及处理,以期阴茎的结构及功能得到良好的保障。本文对包皮粘连及包皮口狭窄加以分析,对有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认为这两者在现代男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包皮 阴茎 粘连 狭窄 疾病 男科学
  • 简介:目的探讨手指甲下血管球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高频电刀切除术血管球瘤治疗手指甲下血管球瘤16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6~24个月,无指甲营养不良、残余痛及复发病。结论血管球瘤是一种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征的良性肿瘤,应用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球瘤 甲下 手术
  • 简介:报告2例女性外阴血管角皮瘤,患者分别为58岁和69岁,临床表现均为大阴唇出现多个紫红色、蓝黑色类圆形丘疹。病理表现均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增生,真皮浅层可见扩张的血管腔,内充满红细胞。诊断:血管角皮瘤。

  • 标签: 血管角皮瘤 女性外阴
  • 简介:报告1例网状青斑样血管病。患者女,21岁,四肢广泛的青紫色网状斑5年,伴足背踝关节复发性疼痛性溃疡3年,愈后留有瓷白色萎缩性瘢痕。

  • 标签: 网状青斑 溃疡 白色萎缩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自诉2个月前染发后,右侧额部开始出现片状水肿性红斑,无自觉症状。1个月后,红斑面积逐渐扩大,无渗出,偶有瘙痒,同时双眼部出现轻度水肿,遂到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染发皮炎',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明显好转。红斑进一步蔓延至头部,仍无自觉症状。于2013年1月到我院住院治疗。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头部、耳后可见境界清楚暗红色或紫红色浸

  • 标签: 血管肉瘤 头面部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比较评价阴茎皮片/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狭窄优劣。方法:利用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Scopu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阴茎皮片/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狭窄临床研究文章,提取资料,应用State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非随机对照研究和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99人。唯一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口腔黏膜组与阴茎皮片组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90.5%vs87.5%,P=0.07)。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表明,口腔黏膜组优于阴茎皮片组(RR=0.86,95%CI0.77-0.96,P=0.008)。按手术方式亚组分析表明,采用背侧镶嵌尿道成形术,口腔黏膜与阴茎皮片效果相当(RR=0.90,95%CI:0.77-1.06)。结论:阴茎皮片移植物与口腔黏膜游离移植物在前尿道狭窄一期背侧镶嵌成形术中效果相当,皆可选择。但此结论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尿道狭窄 尿道成形术 口腔黏膜 阴茎皮片 移植物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内镜治疗前列腺增生与尿道狭窄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与特点,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经内镜治疗前列腺增生与尿道狭窄后并发感染患者9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感染时间、尿液病原菌培养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98例感染患者中尿道炎患者65例,膀胱炎15例,睾丸附睾炎14例,肾盂肾炎4例。98例患者病原菌培养50株,阳性率为51.02%。50株中,革兰氏阳性菌11株占22.00%,革兰氏阴性菌31例占62.00%,真菌8株占16.00%。其中大肠埃希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共25株占50.0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各占10%。98例患者经治疗,治愈96例,治愈率为97.96%。结论:细菌感染是内镜治疗前列腺增生与尿道狭窄后并发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病原菌,临床上做好防治措施降低感染率,对感染患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合理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内镜治疗 前列腺增生 尿道狭窄 感染 临床特征 治疗方案
  • 简介:血管炎是指组织病理学上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改变,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红细胞外溢、血管壁及周围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者有血栓形成甚至整个血管的破坏[1].皮肤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是重要的靶器官,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溃疡、糜烂、坏死[2].我科于2015年3月收治1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下肢大面积糜烂,伴皮损部位剧烈疼痛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血管炎 变应性 皮肤 护理
  • 简介: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是儿童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北京儿童医院曾对皮肤科门诊的10万余首诊病例进行构成比分析,此类疾病就诊人次居于儿童皮肤科第6位。2008年,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问世,成为这类疾病治疗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也使这类疾病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脉管畸形 血管瘤 北京儿童医院 皮肤科门诊 构成比分析 就诊人次
  • 简介: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随着对该类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分类诊断不断科学、规范,治疗方法不断创新、优化、完善。尿素注射作为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方法之一,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发展。文中对采用单纯局部尿素注射、选择性动脉置管尿素注射、局部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等治疗脉管性疾病进行详述。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畸形 尿素 注射治疗
  • 简介:乙型肝炎X相互作用蛋白(hepatitisBX-interactingprotein,HBXIP)是一种新发现的癌蛋白,它能促进细胞增殖,过表达又可造成细胞变异,与血管异常增生以及癌症扩散相关。血管异常增生是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病理演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调节血管生成刺激性及抑制性因子成为这类疾病新的治疗途径。本文就HBXIP与血管异常增生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乙型肝炎X相互作用蛋白 银屑病 血管异常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