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囊式加压包扎器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在腮腺术后减少并发症作用比较.方法选取同类患者进行不同包扎方法在可操作性、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气囊式加压包扎器在腮腺术后应用各方面均优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结论气囊式加压包扎器是一种在预防和减少腮腺术后并发症中一种新型、有效、优于传统方法装置。

  • 标签: 腮腺 术后 气囊式 包扎 比较。
  • 简介:中耳胆固醇肉芽(cholesterolgranuloma,CG)多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等中耳慢性炎性疾病并存,尤其在中耳通气受阻易发生,也有特发性颞骨胆固醇肉芽报道。中耳CG形成原因多认为与鼓室及乳突出血、中耳通气受阻和引流障碍有关。伴发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特发性血鼓室CG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鼓室负压和出血有关,三者可能是同一疾病不同发展阶段。通气受阻是与胆脂瘤、耳硬化症和某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存CG形成重要原因,而且阻塞部位也不仅仅局限于咽鼓管。Beaumont等在动物模型上成功再现了鼓窦阻塞后CG形成过程,王丹妮等临床资料也支持这一观点。Jackler等提出在颞骨含气腔形成过程,黏膜覆盖延迟,

  • 标签: 胆固醇(Cholesterol) 肉芽肿(Granuloma) 中耳炎(Otitis Media)
  • 简介:韦格纳肉芽(Wegener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小血管炎,病变可以累及全身小血管,其中上、下呼吸道和肾脏最常受累。WG男性多发,虽然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40~60岁之间为高发年龄段。WG病变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早期病变有时仅局限于上呼吸道某一部位,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 肾脏损害 坏死性肉芽肿 早期病变 小血管炎 高发年龄
  • 简介:患者,女。57岁,闵“双耳听力下降10天”为主诉2010年12月13日入院。入院检查:一般状态尚可,双肺呼吸音清晰。专科检查:双耳道通畅,双耳鼓膜混浊,光锥消失。电测听检查:双耳均为混合性聋曲线,平均听阈气导(L:85dBHL,R:90dBHL),骨导:(L:60dBHL,R:65dBHL);

  • 标签: WEGENER肉芽肿病 双耳 入院检查 耳听力下降 电测听检查 肺呼吸音
  • 简介:本文对50例平坦型感音神经性聋病人声反射阈以及AP-N1潜伏检查响度重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声反射阈重振阳性率为76%,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阳性率关系为:随着听阈增高声反射阈阳性率下降;耳蜗电图在高声强AP-N1潜伏完全在正常范围占56%,若以患耳与正常耳在同一阚上dB数比较,则100%小于正常耳,显示重振阳性.如果两指标结合检测,响度重振阳性率也明显提高.我们认为AP-N1潜伏检测响度重振方法可行、理论依据充分,且用它检测响度重振阳性率明显高于声反射阈.

  • 标签: 响度重振 检测响度 波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空气不慎进入滤器动脉端导致滤器凝血级别上升,有效使用面积下降,影响治疗效果方法。方法分离前置换接口,20ml注射器抽10ml盐水连接滤器动脉端置换接口将空气轻拍至滤器中间,注射器内10ml盐水先推人后回抽空气,关闭夹子连接前置换接口。结果滤器使用时间,滤器凝血级别比较,跨膜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方法可有效减少空气进入滤器防止滤器凝血堵塞,防止滤器有效使用面积下降,延长滤器使用时间,增加溶质清除,节约费用。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空气 滤器 凝血
  • 简介: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病(Wegenergranulomatosis,WG)眼部表现及其与鼻部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有眼部表现19例WG患者,回顾分析其眼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确诊途径。结果在WG患者,眼部受累表现多样,且常伴发鼻部和鼻窦改变。19例患者10例(52.6%)有眼眶受累表现并同时伴有鼻窦改变;有2例(10.5%)为慢性泪囊炎,1例(5.3%)为鼻泪管狭窄。17例(89.5%)通过对不同部位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得到证实,其中鼻粘膜活检有12例(63.2%);19例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16例(84.2%)患者符合WG影像学表现,其中14例(73.7%)单纯或合并有鼻窦表现。所有患者ANCA结果阳性。结论WG是一种严重临床疾病.需要得到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该病常伴发鼻部和异窦改变,可考虑将鼻粘膜活检、鼻窦影像学检查和ANCA检查作为该病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 眼部表现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土三七外敷治疗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患者疖80例患者,观察组、对照组各取40例。观察组采取鲜土三七外敷,加贴医用手术薄膜;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将鱼石脂涂在疖部位,无菌纱布覆盖,再贴上胶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例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觉症状好转时间、治疗天数、换药次数明显短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鲜土三七外敷法治疗早中期疖有良好临床疗效,经济适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土三七 外敷 早中期疖临床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塞通注射液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心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5例,占52.3%。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损害12例,全身性损害9例、神经系统损害7例、循环系统损害6例,呼吸系统损害5例,胃肠道损害3例,其他症状3例。其中自行好转6例,其余39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多以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为严重。应重视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减低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中药注射液使用规范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血塞通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分析
  • 简介:变应性鼻炎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为10%~25%,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重要上呼吸道慢性炎症。迄今为止,在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中,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颁布变应性鼻炎处理及其对哮喘影响指南和手册(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已经成为指导各国专科医师临床规范性文件。2006年,ARIA主创者Bousquet等学者根据新发表符合循证医学文献,总结提出了治疗新观点。2007年,Bousquet等学者总结了2241篇文献,对ARIA进行了更新,进一步总结了关于变应性鼻炎机制、诊断、治疗以及上下呼吸道炎症相关性进展。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规范化治疗 上呼吸道慢性炎症 吸收 引进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目的验证聋儿在口语发展过程获得呼吸支持重要性,建立学前和学龄低、、高年级儿童最长声(MPT)常模;体现最长声在聋儿言语呼吸指导价值;证明腹式呼吸较胸式呼吸能够提供更多言语呼吸支持.方法在上海市随机选取4-17岁640名健听儿童,从国内外数家省康复中心随机选出共29名配戴助听器且采用腹式呼吸重度聋儿,以及25名接受胸式呼吸训练重度佩戴助听器聋儿.方法:根据每个实验目的进行最长声时分组测试,测试设备采用"实时言语矫治仪".结果(1)最长声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2)耳聋组接受康复前,最长声显著低于健听组,经过一年康复之后,最长声重复测量显著高于健听组;(3)耳聋组胸式呼吸最长声明显短腹式呼吸.结论最长声作为衡量言语呼吸质量最佳指标之一,可以在聋儿康复得到广泛应用,指导聋儿在言语过程建立自然腹式呼吸方式.

  • 标签: 最长声时测量 聋儿 言语呼吸 腹式呼吸 呼吸支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rhinitis,NAR)是非感染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nonallergicrhinitis,NINAR)简称,包含了一组特征各异、由非IgE因素主导疾病实体,种类繁杂,病因各异,对其发病病理生理学了解甚少。NAR有可能发展成为变应性鼻炎(AR),并且也是哮喘发生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鼻炎(Rhinitis) 激素(Hormones) 药物疗法(Drug Therapy) 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
  • 简介:目的通过局部麻醉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对比,证明鼻中隔矫正术后行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更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科住院行鼻中隔矫正术成年患者分为甲乙对照组,甲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立即行鼻中隔缝合术不伴鼻腔填塞,乙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行双侧鼻腔膨胀海绵填塞。术后第1、2、3d对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并随访3个月观察有无并发症。所得数据应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乙2组患者在术后第1、2、3d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两组术后\,AS在术后不同处理方法下随时间有交互作用。即鼻中隔术后鼻中隔缝合术患者症状随时间减轻更明显;术后3个月随访,甲乙两组均未发现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塌鼻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鼻中隔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缝合术对比,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更能减轻鼻中隔术后症状。

  • 标签: 鼻中隔 缝合技术 疼痛测定 耳鼻喉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 简介:中耳胆固醇肉芽常存在于各种慢性中耳疾病中,如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特发性蓝鼓膜等。本文对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住院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中耳胆固醇肉芽并发胆脂瘤14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本病发病原因及诊断,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

  • 标签: 中耳胆固醇 处理治疗 并发胆脂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