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黄疸病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7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0例患儿治疗3d后治愈32例,有效114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6%。结论新生儿病理黄疸病因复杂及早治疗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诊治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病理突变发生特征。方法收集105例原因不明、非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及17例听力正常者,实施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及脑干诱发电位等听功能检查。采用Iontorrent半导体测序方法,检测GJB2、GJB3、GJB6、KCNQ4和SLC26A4基因全外显子和线粒体12SrRNA基因2个突变位点。结果①本组105例患者48例(45.7%,48/105)检测到病理耳聋基因突变,其中62.5%(30/48)为GJB2基因突变,31例(64.6%,31/48)为单位点纯合或双位点杂合突变,17例(35.4%,17/48)为单基因单位点突变。②23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者16例(69.57%,16/23)检出病理基因突变,其中10例为单基因双位点杂合突变、3例为GJB2c.235delC纯合突变、3例为单基因单位点突变。③43例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者,22例检出病理基因突变(51.16%,22/43),其中单基因双位点杂合突变12例(27.91%,12/43),2例(4.65%,2/43)为双基因单位点杂合突变,7例(16.28%,7/43)为单基因单位点突变。④39例单侧极重度、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10例(25.64%,10/39)检出病理突变;其中24例单侧极重度耳聋患者7例(29.17%,7/24)检出病理突变,15例单侧重度耳聋患者3例(20%,3/15)检出病理突变。结论GJB2基因双位点杂合突变最为常见突变类型;超过半数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者可检出病理基因突变;单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者病理基因突变检出超过1/3。

  • 标签: 耳聋 感音神经性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肿瘤出血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110例脑肿瘤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期其临床特点,并且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09%,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49.0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65.45%,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23.6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出血确诊后,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清除血块,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治愈,并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肿瘤 出血 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46例脑出血患者院外发生压疮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运用家庭访视方法,对出院后发生压疮出血患者,采用压疮高危因素量化评价表进行评价分析,查找危险因素。结果13项危险因素中排序前6为体位受限、年龄>70岁、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意识障碍、运动障碍,为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外压疮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脑出血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对患者及家庭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自身因素,提供社会支持等预防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外压疮有效措施

  • 标签: 脑出血院外压疮危险因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PPH术式、常规PPH术式与术中出血发生之间关系分析;方法我科室将300例PPH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0例采用常规PPH术式设为对照组,150例采用改良PPH术式(锯齿状荷包缝合,适当调整吻合口高度)设为试验组,对比术中出血例数,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PH术式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常规PPH术式 术中出血 改良PPH术式 混合痔
  • 简介:摘要分析了65例脑出血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溢尿原因,并总结预防及处理方法。长期留置导尿管脑出血老年患者漏尿发生原因主要有气囊内注入过多或者过少生理盐水、橡胶导管刺激膀胱及尿道、导尿管引流不畅、导尿管型号不适合等。预防及处理方法主要有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规范操作规程,选用优质及型号合适导尿管,合理固定,保持引流通畅等方法。

  • 标签: 脑出血 老年 尿管 溢尿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目的膨胀止血海绵鼻腔盲塞法治疗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方法将我科194例活动性鼻出血患者用膨胀止血海绵鼻腔盲塞法治疗出血,将红霉素眼膏涂于膨胀止血海绵表面,沿鼻中隔推入鼻腔,置入膨胀止血海绵内注射生理盐水2ml,即迅速膨胀,充满鼻腔,压迫止血。结果194例活动性鼻出血患者用膨胀止血海绵鼻腔盲塞法治疗出血后,3-5d后取出,无再次出血,治愈达95.9%。结论膨胀海绵鼻腔盲塞法治疗出血行之有效方法,技术要求低,操作简单,痛苦小,止血快,更安全,特别适合急诊、门诊病人,尤其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 标签: 鼻出血 膨胀止血海绵 盲塞法 推广
  • 简介:自发性扁桃体出血目前病因不明,临床少见,工作中常因症状不典型而延误诊治。本文报道三例考虑急性扁桃体炎引起自发性扁桃体出血,根据病情急缓,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并予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 标签: 出血 扁桃体 自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尿道肉阜这类疾病病因,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护理等研究和分析,从而了解这类疾病,更好患者服务。方法选取我院就诊106例尿道肉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同时给予患本组106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及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且本组患者97例患者治疗后术前症状消失,9例患者出院仍伴有尿频、尿急症状,但患者均在出院后一个月内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给予患者有效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尿道肉阜 病理机制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强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纤毛、胞体、及胞核损伤情况。方法听力正常豚鼠,体重在250~300g之间,经强度为170dBSPL脉冲噪声暴震200次后,取材作全耳蜗铺片行免疫组化检测(prestin和phalloidin);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受损毛细胞病理变化。同时做毛细胞纤毛、胞体及胞核标记染色。荧光显傲镜和电镜下观测结果:结果强噪声暴露后,毛细胞纤毛大部分消失,只有小部分表皮板存在,同时细胞核蹿裂消失,而此时胞体大部分存在,但有肿胀及变形等变化。结论噪声损伤后,毛细胞纤毛及胞核首先发生变化,随后胞体肿胀溶解,因此毛细胞胞核及纤毛变化最先反映毛细胞受损情况,但纤毛缺失并不代表毛细胞缺失和死亡。如果单从一种形态观测指标评估毛细胞损伤病理状况不全面的。

  • 标签: 噪声 毛细胞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孕产妇鼻出血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20例围产期孕产妇鼻出血诊治经过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孕产妇鼻出血均为原发性出血,与分娩方式无关,与气候关系密切。经过局部对症处理均结局良好。结论围产期孕产妇鼻出血为临床常见病症,但突发比较常见。不必过分紧张,以局部对症处理为主。请耳鼻喉科协助明确病因仍属必要。出血多为良性原发性病变,不影响妊娠分娩。对症处理,预防为主。

  • 标签: 孕产妇 鼻出血 围产期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喉癌前病变病理诊断差异性及预后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115例喉癌前病变患者,对其病理切片进行科学诊断和研究,进一步采用统计学分析方式对三位不同病理诊断医师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探讨,对其诊断结果以及预后分析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其前后不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发现其误差主要是存在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以及原位癌三组之间,其中初步诊断轻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6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6例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而初步诊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1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5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结论喉癌前病变患者诊断过程存在主观性差异给疾病分级过程带来了很大影响,同时喉癌前病变低风险病变和高风险病变之间癌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临床开展诊断工作和治疗过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喉癌前病变 病理诊断 差异性 预后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本院于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278例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39例、实验组1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平均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输血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呼吸衰竭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保守估计为1/5000,经常可以并发具有临床意义动静脉畸形,多见于脑、肺、胃肠道和肝脏。HHT患者常不能及时诊断,其家人也不了解现有的筛查和治疗方法,常导致儿童和成人患者发生中风和危及生命出血。HHT诊疗指南目的为HHT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建立循证共识和指南。主要方法结构式共识过程,利用达成共识组织结构(AGREEframework)、系统搜索策略、文献回顾和纳入专家意见等,制定产生总指南。指南工作组包括来自11个国家33名临床和遗传学专家,涉及HHT所有方面,包括指南方法学家、医护工作者、HHT诊所工作人员、医疗保健管理员学员、患者权益代表和HHT患者。工作组会议前确定了需讨论临床相关问题。文献搜索使用OVIDMEDLINE(1996~2006.10)数据库。工作组随后召开指南会议上分享了结构化共识过程,验证了从系统搜索生成证据表。本次会议重要成果产生了HHT诊断和治疗33项推荐,其中有30项推荐专家团同意为80%以上。

  • 标签: 指南(Guidelines) 鼻出血(Epistaxis)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 动静脉畸形(A~eriovenou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上消化大出血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采用有效、系统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康复出院。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采用传统抗凝治疗最主要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因此抗凝治疗方面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抗凝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制定落实有效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 标签: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 消化道出血 抗凝剂选择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