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面神经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和恢复.方法报道3例原发面神经水平段的鼓室内面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经乳突入路3例患者均彻底切除肿瘤.切除肿瘤后,2例保留了面神经.1例进行了面神经移植术,术后功能为Ⅲ级.结论结合病史,及早进行CT及MRI检查可以早期诊断面神经瘤,切除面神经瘤后,保留面神经纤维或及时移植神经可较好的恢复面神经的功能.

  • 标签: 鼓室内 面神经鞘膜瘤
  • 简介:目的:探讨在鼻腔手术中联合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下鼻甲肥大及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91例伴下鼻甲肥大及变应性鼻炎的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患者,行鼻中隔成形术或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加筛窦开放术后,其中62例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消融组),29例未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价鼻塞的主观感觉。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疗效评定标准判断变应性鼻炎的疗效。结果:消融组术前鼻塞VAS评分左、右侧分别为(89.5±8.7)%和(90.3±10.5)%,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等离子 手术中 联合 鼻腔 疗效评定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联合应用嗜热菌蛋白酶和I型胶原酶消化对耳蜗基底上皮细胞的分离效果。方法分离P0-3天SD大鼠基底,并将其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胰酶消化组;B组嗜热菌蛋白酶消化组;C组I型胶原酶消化组;D组嗜热菌蛋白酶和I型胶原酶消化组。收集各组消化的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和诱导分化,分别计数各组形成的细胞球数目,应用免疫荧光对获得的细胞来源进行鉴定,并比较各组Cytokeratin-18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从4种方法分离得到的细胞经培养后均可形成细胞球,表达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和细胞分裂标记物BrdU。获得细胞大部分均表达上皮来标记物E-cadherin和cytokeratin-18,而不表达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经过诱导分化后可以分化成毛细胞样细胞。应用嗜热菌蛋白酶和I型胶原酶消化获得的细胞球数目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而采用胰酶消化获得的细胞cytokeratin-18阳性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嗜热菌蛋白酶和I型胶原酶消化耳蜗基底上皮细胞可以显著提高基底上皮细胞的分离效果,从而耳蜗前体细胞的研究提供有力研究基础。

  • 标签: 毛细胞前体细胞 细胞培养 上皮细胞 酶消化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耳内镜下鼓膜打孔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和/或下鼻甲消融术/功能性鼻内镜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并发症,优势及复发率。资料与方法分析研究156例病史超过3个月,由腺样体肥大和慢性鼻-鼻窦炎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有病例针对病因先行鼻内镜下等离子腺样体和/或下鼻甲消融术/功能性鼻内镜术,研究组(78例)患者同期行等离子鼓膜打孔术,对照组(78例)行鼓膜置管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时的检查结果作对比,研究组78例患者鼓膜打孔处约1-3月愈合,两组治愈好转率经比较,p值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以中耳感染、流脓为主要参考指标,对照组的并发症在不同时段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经卡方检验,术后1周p值为0.043,其余均p〈0.001,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腺样体和/或下鼻甲消融术/功能性鼻内镜术+鼓膜打孔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

  • 标签: 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等离子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56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基本等同对照组,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能够有效治愈患者的疾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早期声门型喉癌 临床疗效
  • 简介:迷路积水(endolymphatichydrops,EH),又称内淋巴积水,1938年由Hallpike和Cairns发现其为梅尼埃病(Meniere’Sdisease,MD)的基本病理变化。随着对迷路积水的不断研究探讨,目前认为迷路积水是一些由于内耳损伤所导致的不同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包括梅尼埃病、伴

  • 标签: 膜迷路积水 手术入路 内淋巴囊 造模 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浸有药液的蚕茧生物蛋白制作鼓膜贴片,修复鼓室成形鼓膜修补术后的鼓膜再穿孔。方法对60例行鼓室成形鼓膜修补术后再穿孔的患者,治疗干耳后,使用蚕茧制作生物贴补修复鼓膜。结果治愈52例,有效5例,无效3例。结论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痛苦小,疗效好,避免了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了医疗纠纷。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鼓膜再穿孔 化脓性中耳炎 生物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前后凋亡诱导因子(AIF)在大鼠不同回基底外毛细胞的表达差异以及与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关系。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组给予声强为115dBSPL白噪声暴露,每天2小时,连续3天,对照组不予噪声暴露。分别于噪声暴露前1日、暴露后1、3、7、14日对两组大鼠行ABR检测,最后一次ABR检测后对两组大鼠耳蜗基底行鬼笔环肽一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染色。West—em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两组大鼠耳蜗不同回基底处AIF的表达。结果大鼠噪声暴露后与暴露前相比,ABR各频反应阈值于暴露后1天最高,随时间逐渐恢复,14天时趋于稳定,听力低频阈移约10dB,高频阈移有30dB(P〈0.05);基底铺片FITC染色示噪声暴露组底回基底毛细胞较顶回缺失严重,且有纤毛排列紊乱并出现融合,而对照组毛细胞排列整齐,纤毛呈v或w型,两组间外毛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示,在正常情况下,顶回基底的AIF表达高于底回,噪声暴露后,AIF顶、底回基底表达均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增高,且顶回较底回更为显著(P〈0.05)。结论噪声暴露过程中,AIF在促凋亡的同时更发挥出了氧化还原酶的作用,因而AIF在耳蜗基底顶、底回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细胞凋亡诱导因子 噪声性聋 基底膜 外毛细胞
  • 简介:目的评价低温等离子加中药外用在扁桃体切腺样体切除术后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为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含漱外用组,对照组为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后联合生理盐水含漱外用组;比较两组在术后出血、感染发生率、咽部水肿、假脱落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和疼痛时间等相关参数。结果研究组在术后出血、感染发生率、咽部水肿、假脱落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和疼痛评分等领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外用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临床治疗效果亦更佳,尤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不适感轻,恢复饮食快等方面,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外用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扁桃体腺样体 低温等离子 中药外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风清利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性肾病患者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在性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感染等手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风清利方,5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未见统计学差异,咽痛、咳嗽及扁桃体肿大等临床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常规白细胞及尿红细胞数均有所下降,治疗组尿蛋白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疏风清利法在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性肾病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膜性肾病 疏风清利法 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豚鼠行单侧蜗轴切除术后双侧蜗神经核复合体内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glutamatetransporter.VGluTs)表达的变化情况,以明确VGluTs阳性终末在第一级听觉中枢中的分布情况及功能。方法将正常成年豚鼠行单侧内耳蜗轴切除术,手术前、后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术后1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观察双侧脑干蜗神经核内VGluTs阳性终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正常豚鼠蜗神经前腹侧核、后腹侧核、背侧核内均可见丰富的VGluTl阳性终末分布,腹侧核内可见阳性终末环绕神经元胞体形成密切接触。VGluT2阳性终末主要分布于蜗神经背侧核中间层及腹侧核边缘小细胞壳区。豚鼠单侧蜗轴切除术后一周.手术同侧蜗神经腹侧核内VGluT1阳性终末几乎全部消失。与对侧及对照组蜗神经腹侧核对比鲜明。蜗神经核内VGluT2阳性终末在蜗轴切除术后一周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蜗神经腹侧核内大量的Ⅰ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GluT1)阳性终末起源于同侧耳蜗螺旋神经节:VGluT1是研究初级听觉传人通路中谷氨酸能神经元终末的良好标志;VGluT1和VGluT2在听觉传导系统及听觉中枢中的分布有差异,提示了功能上的不同。

  • 标签: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 耳蜗核 螺旋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中应用气体置换的方法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颅内压变化、所用气体的安全性检测,术后并发症及气体与残余血肿吸收时长的因素的比较分析,评价微创引流术中气体置换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安全性。结果30例采用微创术中气体置换方法治疗的慢性硬下血肿患者无张力性气颅、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发生,残余血肿吸收时长明显缩短,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引流术中应用气体置换的方法治疗慢性硬下血肿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等诸多优点。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气体置换 安全性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及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60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采用改良低温等离子刀头切除扁桃体及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结果改良低温等离子刀头用于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方法简便易行,手术切除干净,术中出血0.5~1ml,无原发及继发性出血,术后疼痛轻微。随访6个月,48例患儿睡眠打鼾及张口呼吸症状消失,12例在变应性鼻炎发作时张口呼吸但无打鼾,术后无残留,无扁桃体再生及反复炎症发作。结论应用改良低温等离子刀头切除扁桃体及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OSAHS术野清晰,切除精确,腺样体残留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周围组织无损伤,适用于各年龄段的OSAHS患儿,是一种较好的儿童OSAHS治疗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内窥镜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 改良等离子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