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腔镜下经后腹腔实施肾癌切除手术后治疗效果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肾癌手术女性患者50例,经过后腹腔实施腔镜下切除手术,对收集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年龄32~81岁,平均66.2岁。右侧26例,左侧24例。肿瘤尺寸4.1~7.5cm,平均尺寸4.9cm。结果顺利完成50例患者的手术,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病理报告显示透明细胞癌42例,嫌色细胞癌4例,肾粒细胞癌4例。平均住院日为7.6天,恢复情况良好。6个月后行腹部增强CT检查,无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结论该手术具有痛苦小、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的疗法,临床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 标签: 腹腔镜 肾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内镜甲状腺腺叶切除切除术的可行和安全及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临沧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于2013年1月-2015年9月,完成完全内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中出血约10-40ml,手术时间40-148min,术后颈部引流管留置2-3天,引流量30-166ml,术后45例平均住院3-4天,1例因胸部穿刺区域皮下积液住院6天。术后所有病例均无声音嘶哑、呛咳、手足抽搐等。病理诊断41例结节甲状腺肿;5例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随访1-31月,41例结节甲状腺肿无复发,5例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无复发。结论选择适宜人群,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常规显露并保护患侧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内镜甲状腺腺叶切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及美容满意度高等优点,是安全而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内镜 甲状腺 腺叶切除术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 简介:摘要对8例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前颅窝底占位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无一例脑脊液漏发生。提出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全面的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确保仪器性能良好,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熟悉手术步骤、术中配合要点并严格无菌操作是提高手术效率防止颅内感染的必须措施;加强各种术中护理,做好术中细节管理,是提高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神经内镜 锁孔入路 前颅窝肿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术中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术中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的程序并总结手术配合要点。结果手术术程顺利,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至关重要,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保护患者皮肤,正确摆放体位,控制好患者情绪,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术中唤醒 脑功能区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开放乳突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28例行开放乳突根治术的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实验组60例术腔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对照组68例术腔未应用任何贴覆物.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术腔愈合情况及上皮化时间.结果术后实验组术腔光滑、渗液少,易清理,平均上皮化时间为4.2周,对照组术腔渗出较多,清理困难、换药频繁,平均上皮化时间11.5周;两组术后上皮化时间行t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乳突根治术中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贴覆的术腔,上皮化时间短、干耳快,抗感染能力强、减少术后复发.

  • 标签: 中耳炎 胆脂瘤 乳突根治术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上皮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经口全麻气管插管引导支撑喉镜巨大声带良性肿物切除手术的方法及优势。方法对13例巨大声带良性肿物在气管切开后全麻经口气管插管引导支撑喉镜进行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对于巨大声带良性肿物,已行气管切开,在全麻经口气管插管引导下放置支撑喉镜进行手术,避免了插管风险,术中术野暴露充分,彻底切除病变,术后发音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巨大声带良性肿物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中耳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研究再次手术为了获得干耳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01—2009年间收治入院的资料完整的60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再次手术均采用乳突再根治术及开放式鼓室成形术。随访6月~8年,60例患者均获得干耳,干耳率为100%。在手术中发现60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中,外耳道口狭窄者53例(占88%),胆脂瘤残留者48例(占80%),术腔内肉芽增生者44例(占73.3%),面神经嵴高者40例(占66.7%)。结论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为病变清除不彻底和手术缺陷。乳突根治术后要想获得干耳,术中彻底清除病灶,保证术腔的通风和引流是干耳的基本条件。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胆脂瘤 感染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膜瓣遮盖术联合药物氟康唑治疗真菌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48只眼)真菌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每组各24例。手术组术中刮除溃疡表面坏死组织,予20g/L碘酊烧灼溃疡灶10s,50mL生理盐水冲洗溃疡灶。根据渍疡位置、大小分离桥状或舌状结膜瓣,缝合固定于溃疡面上。联合组在手术组的基础上并于术中,术后第3、10d前房注入氟康唑0.1mL(0.05mL2g/L氟康唑+0.05mL生理盐水)。结果联合组患者治愈率为67%,手术组为63%。联合组患者好转率为83%,手术组为83%。2组患者在治愈率、好转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炎症、虹膜前粘连、继发青光眼以及巩膜瓣下前房窥不清。联合组患者炎症、虹膜前粘连的发生率(2/24)显著低于手术组(11/24)(P<0.05),而继发青光眼以及巩膜瓣下前房窥不清的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矫正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真菌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同时,适时的使用氟康唑前房注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角膜溃疡 真菌 手术 氟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鼓膜置管脱出后复发病例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分泌中耳炎患儿经过鼓膜切开置管治疗自行脱管后复发的30例年龄3~9岁(46耳),不分性别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予以再次单纯鼓膜切开置管术,乙组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同时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均采用药物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甲组10例(15耳)治愈,好转2例(4耳),无效3例(6耳)。乙组治愈14例(20耳),好转1例(1耳),无无效病例。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腺样体切除术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能提高幼儿分泌中耳炎复发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控制降压及护理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就诊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控制降压并配合良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视野的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缩短,手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实验质量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Ⅰ级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控制降压,能有效的缩短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使患者受益。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及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及临床疗效。方法60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采用改良低温等离子刀头切除扁桃体及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结果改良低温等离子刀头用于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方法简便易行,手术切除干净,术中出血0.5~1ml,无原发及继发性出血,术后疼痛轻微。随访6个月,48例患儿睡眠打鼾及张口呼吸症状消失,12例在变应鼻炎发作时张口呼吸但无打鼾,术后无残留,无扁桃体再生及反复炎症发作。结论应用改良低温等离子刀头切除扁桃体及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OSAHS术野清晰,切除精确,腺样体残留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周围组织无损伤,适用于各年龄段的OSAHS患儿,是一种较好的儿童OSAHS治疗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内窥镜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 改良等离子刀头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63耳有迷路瘘管的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的同时用颞肌筋膜或同种肋软骨片加筋膜一期修复瘘管.结果1718耳慢性中耳炎中并发迷路瘘管63耳,其中胆脂瘤型60耳,在各型中耳炎中发生率最高,骨疡型3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56耳(88.9%),耳蜗2耳,上半规管3耳,外半规管和上半规管同时有瘘管2耳.63耳中术前有眩晕症状的37耳(58.7%),其中瘘管试验阳性13耳(35.1%).有眩晕症状耳平均骨导阈值为40.1dB,无眩晕症状耳为33.2dB.除1耳外,全部病例行瘘管一期修复后,眩晕症状消失.结论用同种异体肋软骨片加筋膜修复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是较理想的方法,对瘘管大、病变重者应行二期手术.

  • 标签: 迷路瘘管 眩晕症状 半规管 慢性中耳炎 肋软骨 胆脂瘤型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分泌中耳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手术干预效果。方法将经226Hz及1000Hz声导抗、听脑干反应、听觉稳态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颞骨CT检查诊断为分泌中耳炎,观察4~6个月未自愈的43例婴幼儿,分为手术干预组(22例)及继续观察组(21例)。手术干预组在全麻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继续观察组只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听觉语言康复。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复查听力,并统计12个月内合并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结果43例婴幼儿226Hz及1000Hz声导抗、听脑干反应、听觉稳态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颞骨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异常;手术干预组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复查听阈明显低于继续观察组,12个月内并发急性中耳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继续观察组。结论手术干预有助于减轻持续婴幼儿分泌中耳炎的听力损害并降低急性中耳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诊断 听力损失 鼓膜置管 婴幼儿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耳内镜下鼓膜打孔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和/或下鼻甲消融术/功能鼻内镜术)治疗“分泌中耳炎”的疗效,并发症,优势及复发率。资料与方法分析研究156例病史超过3个月,由腺样体肥大和慢性鼻-鼻窦炎引起的分泌中耳炎患者,所有病例针对病因先行鼻内镜下等离子腺样体和/或下鼻甲消融术/功能鼻内镜术,研究组(78例)患者同期行等离子鼓膜打孔术,对照组(78例)行鼓膜置管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时的检查结果作对比,研究组78例患者鼓膜打孔处约1-3月愈合,两组治愈好转率经比较,p值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以中耳感染、流脓为主要参考指标,对照组的并发症在不同时段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经卡方检验,术后1周p值为0.043,其余均p〈0.001,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腺样体和/或下鼻甲消融术/功能鼻内镜术+鼓膜打孔术)治疗分泌中耳炎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

  • 标签: 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等离子手术
  • 简介:目的慢性中耳炎是常见的多发病,但治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探讨治疗慢性化脓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化脓中耳炎85例(耳),行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术,对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SPSS14.0统计软件统计,采用校正的chi-squaretest检验。结果85例(耳)总有效70例(82.4%,70/85),术前骨导听阈提高与病程长短、胆脂瘤无关(P〉0.05),与听骨链中断、固定有相关(P〈0.05),听骨链的破坏吸收、肉芽包绕、固定会造成术前骨导听阈提高,该术式带蒂的"袖状"外耳道、鼓膜上皮瓣覆盖移植膜,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较好地保留了鼓膜自然形态,听阈达到或保持在应用水平63例(74.1%,63/85)。鼓膜一期愈合率为96.47%(82/85)。结论手术适应证的正确选择的基础上,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最大限度地保留或还原了患者正常的中耳及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提高了听力功能。

  • 标签: 夹层法 鼓膜成形术 中耳炎 胆脂瘤 耳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