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受试者在噪声环境下使用蓝牙传输系统和无线调频系统(FM系统)言语识别率改善情况,了解蓝牙传输系统和无线调频系统在听觉辅助作用上差异。方法选择听力正常青年40名,在信噪比为一5dB室内分别测试受试者在不使用听觉辅助装置、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使用接收方式为FM接收器FM系统和使用接收方式为感应线圈FM系统时言语识别率,并记录受试者感受。结果受试者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使用感应线圈接收方式FM系统和使用FM接收器接收方式FM系统3种情况下言语识别率分别是78.3%。82.2%、88.1%,均好于未使用听觉辅助装置时44.3960言语识别率。使用FM系统时言语识别率好于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蓝牙传输系统和FM系统均具有良好听觉辅助作用,FM系统助听效果更好,但从经济角度来看蓝牙传输系统有一定优势。

  • 标签: 听觉辅助系统 蓝牙 言语识别率
  • 简介:本文从言语晌度异常临床表现和针对言语晌度异常常用促进治疗法设计原理出发,探讨如何选择恰当方法有效地矫治此类问题,为切实提高临床言语响度异常矫治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言语响度异常 促进治疗法
  • 简介:本文从呼吸支持不足临床表现和针对呼吸支持不足常用促进治疗法设计原理出发,探讨应如何选择恰当方法有效矫治此类问题,为切实提高临床矫治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呼吸支持不足 促进治疗法
  • 简介:本文从言语音调异常临床表现和针对言语音调异常常用促进治疗法设计原理出发,探讨应如何选择恰当方法有效地矫治此类问题,为切实提高临床言语音调异常矫治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言语音调异常 促进治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听障儿童单侧耳植入人工耳蜗(cochlearimplant,CI)后对侧耳联合使用助听器(hearingaid,HA)双模式助听策略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52,设实验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3组、听力正常对照组1组,每组13,按实验设计步骤随机测试。按对侧耳配戴HA不同将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分为A(CI+模拟HA)、B(CI+数字HA,未优化)和C(CI+数字HA,优化)3组,评估实验对象术后左右耳残余听力。分别设置和优化CI及HA技术参数并在声场中评估其助听后音频感知情况。测试并比较各组P300潜伏期及振幅。结果3组患者术后双耳均有残余听力。助听后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P300潜伏期比较A组〉B组〉C组(P〈0.05),A、B两组P300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P〈0.05),C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P300振幅A组和B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意义(P〉0.05)。C组P300振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部分听障儿童一侧耳植入人工耳蜗后对侧耳仍有可利用残余听力,可以联合配戴适合全数字编程助听器,大脑听觉中枢可以整合声电双模式助听设备上传听觉信息。

  • 标签: 人工耳蜗 助听器 电声双模式助听
  • 简介:甲状腺是人体中发病率最高内分泌腺体,病种复杂,近年临床上因患甲状腺疾病需要手术患者呈增多趋势,女性甲状腺肿块患病率大概是男性4倍,并且多为良性结节[1],据2009年美国报道女性患者中甲状腺癌已经是第6高发恶性肿瘤。

  • 标签: 甲状腺(Thyroid Gland)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瘢痕(Gicatrix)
  • 简介:在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机构中创设适宜室内外环境对于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教改思想贯彻与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教室内外环境创设既是班级管理延伸,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目的重要策略之一。如何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

  • 标签: 室内外环境 听障儿童 全面康复 教育机构 早期康复 班级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前庭神经切断及内淋巴囊手术治疗梅尼埃病效果。方法将所有梅尼埃病患者根据听力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期;根据分期情况予以非手术治疗以及内淋巴囊减压或引流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分析手术治疗梅尼埃病患者病史特点、手术情况;对于手术满24个月以上梅尼埃病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眩晕、听力及生活质量等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治疗梅尼埃病共77例患者79次手术(1例双侧梅尼埃病患者接受左右各1次内淋巴囊减压术;另1例双侧梅尼埃病患者接受了左侧前庭神经切断术及1次右侧内淋巴囊减压术),其中内淋巴囊手术34次,前庭神经切断术45次。术后24个月眩晕控制率为:内淋巴囊手术73%,前庭神经切断术100%。结论内淋巴囊减压或引流术可以减轻患者眩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前庭神法。

  • 标签: 梅尼埃病 前庭神经 内淋巴囊
  • 简介:处于言语发育期儿童,听力损伤将直接影响其语言能力发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是不可治愈,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可以进行有效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为听障儿童带来了福音。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与人耳功能仍有差距,听障儿童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还需要接受专业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可以忽略FM无线调频系统,它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听得更清楚,听障儿童只有在“听清楚”基础上,才能“说明白”。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于2008年开始为在训聋儿提供FM无线调频系统服务,笔者通过临床使用及文献学习.对该系统有了进一步了解,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系统 临床应用 调频 FM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1977年,一个名叫汉弗莱斯美国大学生在其毕业论文中,杜撰了一个英文单词“audism”,借以表达健听人士对聋人持有的高人一等态度.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但在1992年,这个单词成为聋教育和聋文化领域一部经典著作核心主题.

  • 标签: 释义 毕业论文 英文单词 经典著作 大学生 聋教育
  • 简介:长久以来.中度一极重度聋对于儿童发育影响已经受到医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在过去20年,儿童极轻度聋在国外也开始逐渐受到大家普遍重视,有证据显示极轻度聋有导致言语发育延迟和影响学业危险。本文简单阐述极轻度聋在国外研究进展,以引起大家对极轻度聋重视。

  • 标签: 极重度聋 国外 儿童发育 教育工作者 医务工作者 发育延迟
  • 简介:在电生理反应测听(ABR,CAP等)应用过程中,研究人员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寻求一种既能满足神经冲动同步化,又能反映耳蜗功能客观听力检测方法,而听觉稳态反应出现似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1]。

  • 标签: 电生理反应 临床应用 听觉 研究人员 神经冲动 听力检测
  • 简介:2010年4月.《Nature》杂志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10周年之际发表社论,“基因组测序完成了.人们原本期望测序结果能够很快地运用于医疗实践.但是我们希望破灭了。”基础与临床脱节,已严重阻碍了医学应有的快速发展。在传统分类中,基础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目的是认识世界,其表达方式是发表学术论文。临床学科属于应用科学,目的是服务于人群,改善其生存质量,表达方式为诊治、预防疾病。两者各有发展轨道,最终产生了距离和鸿沟,有人甚至称之为“死亡谷”。

  • 标签: 转化医学 耳科学 《NATURE》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测序 医疗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听力重建手术疗效,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97例(99耳)慢性中耳炎患者均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并重建听骨链、成型鼓室,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听力重建疗效10项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纯音测听示术前气导平均听阈(47.3±9.0)dB,术后(32.1±8.7)dB;术前ABG平均为(31.7±9.3)dB,术后ABG平均为(16.7±8.8)dB。其中镫骨存在、咽鼓管通畅、鼓膜张肌腱存在对听力重建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个因素影响听力重建手术疗效,其中镫骨情况、鼓膜张肌腱、咽鼓管功能是较为主要因素。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听骨链重建术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
  • 简介:如何为听障儿童提供全面而专业听力学服务和管理是听障儿童康复工作者要解决首要问题。广东省残疾康复中心从2010年起对中心听障儿童实施听能管理,并制订了相关服务流程及实施细则。通过一年多试行,听力师、家长、康复教师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使听力学服务得到了有效落实,听障儿童助听效果和康复效果得到了有效保证。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能管理 听力师 教师 家长
  • 简介:目的考察对听障儿童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时,在减少测试人员情况下。能否得到可信清晰度结果。方法选择新乡市聋儿语训中心30名3.5~7岁听障儿童,用《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三级人员清晰度测试法对他们进行语音清晰度测试,计算出标准清晰度测试值;将第三级测试人员测试结果去掉,计算出“去3清晰度测试值”;将第二级测试人员测试结果去掉,计算出“去2清晰度测试值”。采用SPSS16.0将“去3清晰度测试值”“去2清晰度测试值”分别与标准清晰度测试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去3清晰度测试值”“去2清晰度测试值”与标准清晰度测试值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语音清晰度测试应严格按照标准测试方法进行,去掉任何一级人员测试方法都是不可取

  • 标签: 听障儿童 语音清晰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