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喉咽反(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最早由Cherry与Margulies[1]在报道酸性反与喉后部肉芽肿病例时提出。本病未被正式命名前,曾有反性喉炎、胃咽反、咽食管反和食管外反等提法。已知LPR与某些呼吸道疾病有关,如哮喘。当哮喘患者出现咳嗽、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伴随症状时应考虑LPR。哮喘与LPR有定的相关性,但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 标签: 哮喘(Asthma) 胃酸(GastricAcid)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 简介:1概述喉咽反(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定义为胃内容物反至食管上括约肌(upperesophagealsphincter,UES)以上的咽喉部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的损害。1968年Delahunty与Cherry将喉咽反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refluxdisease,LPRD)这概念提出用以描述胃内容物反至咽喉部所引起的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LPRD作为咽喉疾病中组较特殊的疾病给予关注及命名,

  • 标签: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咽疾病(Pharyngeal Diseases) 食管括约肌 上段(Esophageal Sphincter Upper)
  • 简介:1前言喉咽反(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是不同于食管反的另外种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咽喉部并损伤咽喉黏膜,引起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种与酸相关性疾病。虽然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被人们所认识,到1968年Delahunty与Cherry率先报道了胃酸反与喉后部肉芽肿的关系,

  • 标签: 质子泵(Proton Pumps) 胃酸(Gastric Acid)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 简介: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持续清痰。检查后发现,咽部慢性充血,声带后连合区黏膜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右侧杓状软骨声带突可见白色肉芽肿。服用质子泵抑制剂2个月后复查,无咳嗽,无声嘶,发声疲劳、咽部异物感减轻。纤维喉镜检查示原声门后联合区的白色肉芽肿已消失。

  • 标签: 咽喉反流 声带肉芽肿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920001干祖望学术思想简介/申斌//中医杂志.-1991,32(3).-10~12干师医教五十余年来,勤求古训,博览众书,精研《内经》、《伤寒论》,深究各家学说,论医治病崇东垣思想,熔诸家之长;遣方用药撷古采今,以轻灵取胜。作者从“远攻经典创立新说”“近研诸家扬长避短”“撷古采今务在实效”三个方面对干老学术思想进行简介。(晓峰)

  • 标签: 东垣思想 干祖望 遣方用药 勤求 伤寒论 论医
  • 简介:92022925例尸头内耳门窥镜像/王胜资…∥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4).-197~199利用不同视角的窥镜,在对完整头颅内部结构无任何干扰的条件下,观察了25具尸头内

  • 标签: 尸头 内耳门 颅内部 内耳道 王胜 前庭耳蜗神经
  • 简介:920744CRW9001型系列多功能电刀的研制和临床应用/陈仁物//福建医药杂志.-1991,13(5).-40,42根据各专科手术特点,于1990年研制出新型系列多功能电刀。新型电刀细长的刀杆特别适用于刀口小、位置深的手术。因其具备电

  • 标签: 福建医药杂志 专科手术 刀杆 医学院学报 华西医学 河南中医
  • 简介: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世界各国耳鼻咽喉科专家讨论变应性鼻炎(AR)对哮喘(AS)的影响(ARIA)时,提出“同气道同疾病”(oneairwayonedisease)的观点。提出此观点的理由是上、下气道在组织结构上是连续的,上、下气道的疾病是密切相关的。但现实临床却分属二科,上气道的AR属耳鼻咽喉科诊治,下气道的AS属内科或呼吸科,好似铁路警察各管段,往往缺乏统的观念。“同气道同疾病”的提出是有依据、有道理的。

  • 标签: 下气道 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耳鼻咽喉科 变应性鼻炎 专家讨论
  • 简介:皮角(cutaneoushorns)为局限性、角质增厚的角样增生物。以40岁以上年龄多见,男多于女,好发于头皮、面颈、前臂和手臂等曝光处,偶见于眼睑、躯干、阴茎等处[1]尤其是受日晒的老年人中多见。我科1998年诊治例,介绍如下。

  • 标签: 皮角 耳后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