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瘙痒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现场收集60岁以上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皮肤基本状况,查看皮肤发病情况并做病种分类和统计。结果2家机构426位老人中患各种皮肤病122例,占28.6%,其中瘙痒性皮肤病97例,分别占皮肤病人数总人数的79.5%和22.8%。结论瘙痒胜皮肤病在养老机构中发病率较高,原因较复杂,给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危害,应当加强防护。

  • 标签: 老年瘙痒性皮肤病 临床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现状,探讨大学生性知识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性知识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选取北京市六所高校中的116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年级、来源地、家庭收入水平、专业、最早恋爱时间、父母文化水平、学习成绩好坏的学生间的性知识水平有显著差异;(2)性别、生活区域、父亲受教育程度、年级不同恋爱时间对学生的性知识的水平有重要影响。结论:大学生性知识水平的差异表现出多元化,大学性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展开。

  • 标签: 性知识 大学生 现状 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双白止痒洗剂治疗慢性手湿疹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60例慢性手湿疹患者纳入观察,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其症状转归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第1次复发的时间。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的CD3、CD4、CD8淋巴细胞。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6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53.3%。经Ridit分析,P=0.0075,P〈0.01,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检测四种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可见,治疗组的CD3+、CD4+均值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但对照组的CD3+、CD4+升高不明显,治疗后2组CD3+、CD4+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白止痒洗剂能迅速消除患者的症状,并能明显延长或阻止湿疹的复发,远期效果好,其作用机理与调节免疫功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

  • 标签: 双白止痒洗剂 外治 慢性手湿疹
  • 简介:对称性药物相关性间擦部屈侧疹(symmetricaldrug-relatedintertriginousandflexuralexanthema,SDRIFE)是2004年提出的一个新病名,是药疹的一个特殊表现。本文介绍了名称的由来、与狒狒综合征的关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 标签: 间擦部及屈侧疹 药物相关性 对称性
  • 简介:目的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i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中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评估合并感染的患病率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各医院在2006—2008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HIV感染病例,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登记;并进行HCV抗体、肝功能和CD4细胞检测;多元回归法分析HIV合并HCV感染风险因素。结果HIV感染者978例,合并HCV的感染率为33.9%,静脉吸毒途径感染HIV占合并感染者的81.3%,30~45岁年龄组HIV合并感染率为42.6%,无业人员HIV合并感染率为61.9%,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年龄30~45岁和无正当职业的人群HIV合并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是HIV合并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一、中国皮肤性病专业门户3G网站已建立,为中国皮肤性病最大信息平台,发布国内外皮肤、性病、美容信息,机构团体,人才资讯,求职招聘,药品、原料、器械、图书信息交易,求医问药,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

  • 标签: 皮肤性病 中国 科学史 通报 信息平台 图书信息
  • 简介:一、中国皮肤性病专业门户3G网站已建立,为中国皮肤性病最大信息平台,发布国内外皮肤、性病、美容信息,机构团体,人才资讯,求职招聘,药品、原料、器械、图书信息交易,求医问药,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

  • 标签: 皮肤性病 中国 科学史 通报 信息平台 图书信息
  • 简介:一、中国皮肤性病专业门户3G网站已建立,为中国皮肤性病最大信息平台,发布国内外皮肤、性病、美容信息,机构团体,人才资讯,求职招聘,药品、原料、器械、图书信息交易,求医问药,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二、图书邮购:①马振友主编的《最新皮肤科药物手册》88元;②《国际皮肤病分类与名称》766元;③《皮肤美容化妆品制剂手册》50元;④《皮肤性病图谱》(CD-ROM,上中下三集),300元:⑤《中国皮肤科学史》预购。

  • 标签: 皮肤性病 科学史 中国 美容化妆品 通报 信息平台
  • 简介:目的评价凉血活血复方治疗进展期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治疗进展期银屑病62例,凉血活血复方治疗组35例,安慰剂对照组27例,疗程8周,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凉血活血复方治疗组的有效率57.6%,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凉血活血复方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17.14%,未见毒副作用。结论凉血活血复方治疗进展期银屑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 标签: 凉血活血复方 银屑病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 安慰剂对照
  • 简介:卫生部发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002年第19号令)要求在医疗美容行业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即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对规范全国医疗美容服务、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全国医疗美容的发展。2011年10月15~16日,卫生部医政司在四川省成都市组织召开了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能力水平测试工作研讨会。

  • 标签: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主诊医师负责制 论坛 美容行业 医疗质量 测试工作
  • 简介: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对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的调节。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特应性皮炎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患者54例患者以复方中药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予以西替利嗪口服治疗,为期3周;治疗前后采血,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的比例,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的变化。结果对照组83.9%,研究组87.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治疗前后CD3变化不大。治疗后患者CD4、CD4/CD8上升,而CD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治疗后患者IgA、IgG、IgM较治疗前升高,而IgE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明显,具有上调机体免疫能力,特别是对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复方中药 特应性皮炎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银屑病特异表达microRNA(miRNA)与靶基因基因功能之间调控网络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银屑病皮损组织和健康皮肤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构建银屑病差异表达miRNA与靶基因基因功能调控网络,得到网络核心调控的miRNA和受调控作用的核心靶基因关键性基因功能。结果得出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明显上调的关键miRNA10个,调控的关键基因12个,主要功能21项,明显下调的关键miRNA21个,调控的关键基因22个,主要功能28项结论特异性表达的miRNA主要调控的靶基因及其基因功能与银屑病发病密切相关,为银屑病基因层面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 标签: 银屑病 MICRORNA 基因芯片 靶基因 基因功能 生物信息学
  • 简介: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皮肤疾病,古时已有记载,在希腊语中“Psora”一词寓意“瘙痒”。银屑病病情发展呈慢性反复发作性,尽管经过医学上多年的努力探索,它依然无法根治,其确切病因也无法明确。据西方文献记载,高加索人的银屑病患病率大约为1%~3%。

  • 标签: 银屑病 遗传 发病机制 药物
  • 简介: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照射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不同剂量UVB(30、60、90mJ/cm2)照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用MTT方法测定UVB照射后细胞的增殖活性,用RT-PCR方法测定HaCaT细胞中MMP-1mRNA和TIMP-1mRNA的表达。结果:UVB照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抑制,MMP-1mRNA表达增强,TIMP-1mRNA表达下降,90mJ/cm2照光组与未照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VB照射可诱导HaCaT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促使MMP-1mRNA表达增加,TIMP-1mRNA表达减少,二者比例失调,这可能与光老化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中波紫外线 光老化 MMP-1 TIMP-1 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对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穴位埋线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第4周和第8周进行疗效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治疗4周和8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1.06%和78.95%。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降低,且治疗8周时下降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穴位埋线能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且疗效安全、确切。

  • 标签: 穴位埋线 慢性荨麻疹 血清总IGE
  • 简介:目的从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以及瘙痒、睡眠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等方面,通过对照研究,观察抗敏一号方对青少年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t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门诊患者,按队列研究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运用抗敏一号方,对照组予以开瑞坦治疗,2组同时外涂樟脑霜。疗程为4周。每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皮损范围、严重程度瘙痒和睡眠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分别进行量化评分,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量化积分、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在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睡眠影响度的症状改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有效率分别为78.13%和46.88%;治疗组的疗效对皮损范围、皮损严重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1),而在瘙痒和睡眠的改善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抗敏一号方和开瑞坦治疗青少年成人期特应性皮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抗敏一号方对皮损范围、皮损严重度的改善优于开瑞坦,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青少年及成人期 抗敏一号方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Amyloidosiscutisdyschromica,ACD)的OSMR基因、IL31RA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用PCR扩增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两姐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OSMR基因第14、15外显子和IL31RA基因第12外显子并进行测序,以30个正常人的样本作对照。结果:患者及其家系成员OSMR基因第14、15外显子和IL31RA基因第12外显子均未发现明显突变。结论: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发生可能存在遗传学上的多变性。

  • 标签: 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 OSMR基因 IL31RA基因
  • 简介:报告1例白色丘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对患者家系进行疾病调查。先证者男性,36岁,反复躯干、四肝丘疹、水疱伴瘙痒20余年。表现为双前臂和双小腿伸侧见多数密集黄豆大至指甲大小坚实红褐色丘疹,白色丘疹样疤痕,腰骶部见多数密集斑片状浅红色萎缩性疤痕,并可见水疱、血疱、血痂,部分融合成片状。结合病理诊断为白色丘疹样营养不良在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调查不20人中7人患病,呈连续性垂直遗传,显示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 标签: 家系调查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营养不良型 白色丘疹样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不同浓度IL-4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氢氧压钠(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生成量,流式细胞仪检测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果IL-4对黑素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增殖能力降低,黑素合成减少,增加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论IL-4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黑素生成都有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应用IL-4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黑素细胞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s)活性,探讨PDEs活性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银屑病患者6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PDEs活性。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为(10.40±3.54)%,健康对照者为(8.60±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与银屑病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银屑病 磷酸二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