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2种预管路和透析器的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120例患者先进行10次肝素盐水预血液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然后进行10次单纯生理盐水预,监测每次透析后透析器的凝血状况(透析器凝血程度、透析器残血量、透析器血室容量下降率),同时测定每次透析后回血用水量压迫止血时间。结果2种预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血用水量压迫止血时间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盐水预方法相比.血液透析时使用单纯生理盐水预管路和透析器,可以减少肝素用量,且不会增加凝血现象发生,可考虑在有出血倾向需慎用抗凝剂的患者中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预冲方法 透析器 凝血
  •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在体检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并进行防治策略研究。方法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的诊断标准,对827例健康体检者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S的总患病率为6.0%,男性为4.7%,女性为1.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MS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肥胖和血脂紊乱为主。结论MS的防治应加强对肥胖人群的监控和干预,健康教育是MS综合防治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知晓护理不良事件定义的占90.60%、管理制度的占89.80%和上报流程的占86.20%,对自己和他人发生的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的分别占49.40%和25.20%;担心报告后会受到批评与处罚占82.60%,担心影响个人发展占81.40%,认为上报后得不到表扬占80.60%,不相信无惩罚报告制度占82.20%。结论护理人员对主动呈报不良事件关注程度较高,但仍有较多顾虑。建议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对上报者给予保护,完善上报反馈,提高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

  • 标签: 护理人员 不良事件 认知
  • 简介:目的描述我校大专毕业生在临床的工作情况,以反映目前护理大专毕业生的临床工作状态,为完善护理专科生的在校培养和临床职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专科毕业生评价量表,便利抽取北京6所三级甲等医院119名护士长对175名我校大专毕业生进行评价。结果量表总分为(3.31±0.47)分,75.4%的毕业生完全达标,24.0%的毕业生基本达标,仅1名不达标。得分最高的是工作态度,然后依次是沟通交流、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得分最低的是专业发展。结论护理专科毕业生基本达到我校教学目标,工作表现出色,能够得到临床的认可;毕业生今后的不断完善需要自身和临床护理管理者共同努力。

  • 标签: 教育 护理 临床工作能力 职业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生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情况、获取途径和法律知识应用情况。结果56.2%的护生了解各项护理相关法律法规;55.1%护生的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是从学校教育中获取;77.0%护生遵守规章制度,18.5%和29.8%的护生了解护理差错纠纷上报制度和能维护自身权益。结论护生的护理法律意识不强,护理法律知识欠缺。应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护生护理法律知识培训,以提高护生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

  • 标签: 护士学生 法律知识 护理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为优化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各校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相关课程87.2%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中医护理相关课程约占总学时比例的10.6%;理论与实践学时数之比约18∶1。结论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护理的优势与特色,但其在课程开设形式、课程比重设置、中医护理技能实践学时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 标签: 教育 中医 护理 中医院校 课程
  • 简介:从护士素质、法律意识、管理、物质、环境、病人方面分析了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护士的素质法律意识、加强管理、确保物品设备性能良好、创造良好的环境、服务好病人等对策,以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风险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为满足老年体检者体检需求,探讨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调查分析老年体检者心理状态及其心理需求,稳定他们的不安情绪,及时地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结果:通过心理护理,解除他们不良情绪,提高了老年体检者满意度。结论:应针对老年体检者的心理特点,在体检全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增加体检满意度。

  • 标签: 老年体检者 导诊 护理
  • 简介:为减少病人或家属到护理站问询时的不便,我科设计了一种护士所在具体病房的提示牌,通过1年的临床应用,受到病人家属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病房 制作 家属
  • 简介: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病死率在下降,致残率在不断增加,大部分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吞咽和认知等方面的障碍,需要长期康复锻炼。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住院费用等问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更多是在家庭中完成。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家庭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病人睡眠状况失眠的原因。[方法]对90例老年病人的失眠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影响老年住院病人睡眠状况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的改变和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两方面。护理干预后老年病人失眠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对老年病人失眠发生率、提高老年病人的睡眠质量。

  • 标签: 老年病人 失眠 护理干预
  • 简介:乳头皲裂主要表现为表皮脱落、乳头根部裂口或周围溃疡,多发生在母乳喂养早期,常见于乳头异常或哺乳姿势不当者。乳头皲裂时疼痛,国内产妇乳头疼痛占78%,发生在产后24-72h。

  • 标签: 母乳喂养 乳头皲裂 护理
  • 简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科学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必须重视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结合我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旨在对当前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医院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各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可靠依据,是指导并协调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参考资料,是在医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医院档案的管理不仅对医院自身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对于求医的群众也是重要的保障。

  • 标签: 医院档案管理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档案管理工作 医院科学管理 历史记录 医院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被山区毒蛇咬伤患者的急救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诊治的25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220例,发生肢端皮肤坏死11例,死亡27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循环衰竭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大出血3例,MSOF8例。结论:做好毒蛇咬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能减缓病情,增加治愈率。

  • 标签: 毒蛇咬伤 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透析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防范措施,以期提高透析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不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两年来,减少了不安全因素,从而减少了伤害事件的发生率。结论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健全的防护性措施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性教育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透析患者 危险性评估 安全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总体幸福感。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嘉兴市两家二级甲等医院6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总体幸福感评分平均为(112.03±14.35)分。结论护理人员的总体幸福感水平良好。

  • 标签: 护士 幸福感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隐性护理知识在护理管理中的开发运用效果。方法将护理人员隐性护理知识进行分类,实施分层次使用,分层级培养,能级搭配。结果隐性护理知识开发运用后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成绩从78.2分提高到88.8分,操作技能考核从85.6分提高到94.9分。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开发运用护理人员隐性护理知识对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隐性知识 护理质量
  • 简介:低体温是外科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0%~70%[1]。人体正常核心温度(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为36.5~37.5℃,临床上常将核心温度为34~36℃定义为轻度低体温[2]。有研究显示大约50%的手术患者核心体温〈36℃,33%患者核心体温〈35℃[3]。术中低体温可导致

  • 标签: 肝/外科学 低体温/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大肠癌晚期患者面临死亡时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方法用立意取样法,对15例大肠癌晚期患者运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用Colaizzi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终前情感痛苦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感受:对治疗护理丧失信心;缺乏舒适的感受;对人造肛门带来的麻烦感到无助。②对死亡的感受:对死亡恐惧的感受;对死亡迫近的感受;心里落差的感受;心里负担的感受;被迫接受的感受。③情感支持的需求:情感支持的感受;寻找一种解脱方式。结论应重视大肠癌晚期患者的主观感受,用爱心去倾听,以共情去感受,为其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帮助其提高舒适度。

  • 标签: 肠癌 临终医护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转运患者时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内科护理人员安全转运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0个内科科室的103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科护理人员转运患者时存在安全隐患,较为突出5个方面为:转运前,告知患者家属转运风险和转运路线评估的执行比例仅为1.94%,转运人员评估的执行比例为2.91%;转运途中呕吐急救处理方法的执行比例仅3.88%,而转运后环节中,确保患者安置安全的执行比例仅为7.77%。结论护理人员转运患者时存在不足,针对不足制订相应对策,对降低转运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患者转运 风险分析 安全管理